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嘟与哼鸣
www.xzbu.com

摘要:打嘟与哼鸣练习虽然都是声乐技术训练中的常规练习方法,在目前的声乐文论中尚无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的实践训练呈示。这一训练方法在学习初期虽有一定难度,但长久的坚持学习对气息与共鸣的有效融合具有较大的作用,对学习者气息与共鸣的同步提高具有单纯的打嘟练习、哼鸣练习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打嘟;哼鸣;有效融合

对于演唱者来讲,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古到近,从国外到国内,不论是声乐专著还是音乐史论中有关歌唱的章节,很多与音乐有关的文献都会提及歌唱的呼吸问题。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之气”①,今人说“只有知道怎样呼吸的人才知道怎样歌唱”。[1] 关于歌唱中呼吸重要性以及如何控制呼吸的研究始终都没有停止过。对于呼吸到底该如何运用?气息到底该吸多少?气息吸得是否越多、越深越好?气息与声带该如何阻抗?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每位演唱者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不同的感觉。

1 “打嘟”与“哼鸣”的实践引入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认为:“有一百位歌唱者,就会有一百种歌唱气息的经验体会,对每一位歌唱者的培养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关于歌唱的共鸣,也有更多的论述,如意大利美声学派的“面罩唱法”强调,歌唱的共鸣就像在面罩有一个“哇哇作响”的罩子;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认为:“嗓子是本钱,共鸣是利息,我的感觉共鸣不只是面罩,眉心这点共鸣,而是整个头腔的后部、上部都有共鸣”。[2] 在演唱声音的共鸣上,到底共鸣是在咽部?在头部?在后脑勺、在胸腔等等,到如今也没有一个实证的、能让大家都信服的结论。虽然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明亮的、有穿透力的、结实的声音,是每一位演唱者所追求的观众听觉结果,即使一个演唱者具有这样的声音效果,恐怕他(或她)也很难详细的讲清楚具体是哪些部位发生了共鸣。因此,一切结果的判定还是要靠听觉来拟定。那么,这美好的声音听觉效果主要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关于这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气息与共鸣的有效融合(当然,声带的良好闭合震动是前提),本文的生发处就在于此。很多声乐教师认为,“打嘟”练习是声乐演唱气息训练的有效途径,“哼鸣”练习是获得“高位置共鸣”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平时的常规声乐教学过程中,也都采用了这些训练手段。那么,这两种侧重点不同的声乐练习方法能否进一步融合、达到合二为一的效果呢?也就是说,能否在同一个音阶练习中实现“打嘟与哼鸣”的转换,并且对声乐的技术训练更有效呢?带着这样的创新性思考,笔者在多年声乐学习、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性教学,经过两年的教学实验总结,确认这一练习不但行的通,而且更有利于在练习中向咬字的转换。能达到技术训练中气息运用微观的区别与歌曲演唱中共鸣、咬字宏观不同的有效融合,使声乐技术训练更有效。下面,笔者将自己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呈示。

2 “打嘟”练习作用及向“哼鸣”的靠拢

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主张“歌唱一口气”“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为声之源”“气为歌之魂”等等。可见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关键。而“打嘟”练习则是一种用最接近自然的发声方法来体会歌唱时的用气状态。具体而言,所谓“打嘟”,它是由横膈膜扩张产生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同时又受到放松的双唇阻爆而形成一连串的“嘟噜”声。它至少有这样三个好处:第一,有利于练习呼吸,使歌唱者建立良好的运用气息和控制气息的能力;第二,有利于使唇齿等相对放松,使气息在根据作品的实际需要,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寻找气息的控制与发声的感觉;第三,为建立头腔共鸣和高位置起到铺垫性作用。[3] 从生活中的打嘟到气息练习中的打嘟也会有一个比较短的练习过程。关于打嘟练习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打嘟”与“哼鸣”练习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一文论述的较为详细,该文认为:打嘟练习有助于体会正确的气息支点,能使隔膜、腹部的肌肉有机地结合产生强气流冲击声带。形成较强的气流冲击力必须利用胸腹吸气肌肉群的收缩运动,使胸腔下部(软肋)和腹腔上部扩展,模脯膜中心下降。通过这部位的协调运作,落实“气息支点”。长期坚持“打嘟”练习,学生对气息支点的概念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嘟练习有助于喉头的相对稳定,运用“打嘟”练习时,由于呼吸器官产生较强气流冲击声带,这种高频基音激起上部声音通道中空气柱共振产生的气压随之增大,并伴随着来自横膈膜的强气压,同时作用于喉头,能使喉头相对稳定;同时,打嘟练习还有利于训练声带的灵活性,声带是发声的振源体,要使声带产生纯净的基音,必须找到声门的“适度感”,通过“打嘟”练习可以使声带始终处于一种“自由振动”状态。[4] 对于气息比较浅的初学者,学生在练习中可以体会到没有深的气息支持,长时间的“嘟噜”是打不出来的,即便打出来,也是短暂的。虽然在上下嘴唇合拢的状态下吹气,但很难发出“嘟噜”声,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强气流的冲击迫使上下嘴唇发出“嘟噜”声,但这种“嘟噜”声,队声带的冲击力较大,所以必须使学习者尽快掌握在气息的支持下进行打嘟的练习。其方法是:让学生坐在凳子上,适当的弯下腰,用鼻子缓缓吸气,同时在意念上专心致志的将嘴和鼻安放在腰部,这样很快就能体会打腰部的膨胀感,经过几天的(通常三到四天就能掌握)练习就可以掌握,然后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站立练习了。在声乐教学中,“打嘟”是在自然状态下打嘟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夸张化了的。学生在练习中如果没有到没有深的气息支持,长时间的“嘟噜”是打不出来的,即便打出来,也是短暂的。

在声乐教师的常规思维中,打嘟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气息保持,是为发声练习做准备的,是声乐技术练习的前期准备,这种思维观念在声乐教学中基本上已经成为共识,学生在课下也这么练习。当然,打嘟练习能起到练习横膈膜肌肉的作用,使气息的保持时间更长久,但单单从保持气息的角度来讲,任何一种发声练习都能够起到横膈膜肌肉的锻炼作用。那么,打嘟练习在气息训练作用之外,还是最佳的向哼鸣靠拢的练习。不论是同度单音,还是三声音阶,五声音阶抑或是八度音阶的跑动,也不论是上行音阶还是下行音阶,都可以实现从打嘟练习到哼鸣练习的靠拢,例如:以五声音阶为例:123454321为例,从开始的第一个音“1”用打嘟练习,到下一个“1”用哼鸣保持两拍。在练习的时候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对于没有练习过哼鸣的同学,可能不能将最后的靠拢做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需要将最后一个音往鼻腔哼一下即可,其感觉是面门有震动感;其二,对于哼鸣练习做的正确的同学,可以在打嘟练习气息的支持下转换为哼鸣练习,并在保持气息的同时,将最后“1”音延展的更长,体会打嘟时的气息与哼鸣时气息的强弱对比,一般情况下,从打嘟转换为哼鸣后气息的力量会明显减弱。这种从打嘟到哼鸣的靠拢练习,可以为打嘟和哼鸣的互换练习做好准备。   3 “哼鸣”练习作用及“哼鸣”向“打嘟”的靠拢

“哼鸣”练习也是我们声乐教学中的常规练习方法之一。从现有的声乐理论文论和著作中,有较多对哼鸣练习的方法和效果的论述,如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认为:歌唱技术中的 “哼鸣”练习同一般的哼没有什么两样,只是要求在“哼鸣”时,喉咙要放松,把“哼”的感觉叹在呼吸上,这样用“哼”所带的声音也就对了,嘴巴在做咬字动作和表情之时也不会影响声音。关于 “哼鸣”练习的作用,金铁霖教授认为:哼鸣对调整声音的平衡,找到歌唱的整体感觉比较有效。[5] 从金铁霖教授对哼鸣的论述上可以看出,哼鸣能起到“高位置、念字、深气息”的协调统一,在客观现实的教学中,哼鸣的感觉对于每个声乐学习者可能会有较大不同,或者大同小异。我们认为,虽然哼鸣练习具有诸多的作用,但最根本的是声乐教学中常说的调节“高位置”的作用,也就是意大利美声学派所强调的“面罩”作用,有了哼鸣的高位置,再有比较深的气息,就可以在发声练习中比较容易体会到气息与声音的“阻抗”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息与声音的有效结合。哼鸣练习除具有以上作用外,还能可以体会身体用力的支点,建立起正确的身体肌肉力量的运动震动规律,从而不断地锻炼加强正确的发音机能。在进行哼鸣的练习时,一般学生会有明显的由内向外扩张感。在具体指导学生练习“哼鸣”时,并不需要哼多高,关键是体会“哼鸣”时身体内部力量的有机运动规律。当学生掌握了“哼鸣”时正确的力量支点后,在力点不变的前提下再练习张开口腔的发声练习,咬字歌唱练习,才能做到形成声音的咬字部位不变,咽腔形成声音的部位不变,气息的支点与肌肉用力支点不变。[6]

4 以“哼鸣”向“打嘟”靠拢为基础的二者的转换

“哼鸣”练习起初可以以比较简单的三度练习进行,较多采用下行,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气息的上体从而造成喉头的紧张,随着学生气息控制能力的逐步增强,可以从三度音阶逐步扩展打四度、五度及八度(当然,在具体训练中应视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当哼鸣练习掌握的较为熟练之后,就可以实行哼鸣练习向打嘟练习的靠拢练习,其方法与打嘟练习向哼鸣练习的方法同理。例如:以五声音阶为例:123454321为例,从开始的第一个音“1”用哼鸣练习,到下一个“1”用打嘟保持两拍。在练习的时候也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没有练习过打嘟的同学,也可能不能将最后的靠拢做好,可能打不出气息保持练好的“嘟噜”,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将最后一个音打出“嘟噜”即可;对于打嘟练习做的正确的同学,可以在哼鸣练习气息和共鸣的支持下转换为打嘟练习,并在保持气息的同时,将最后“1”音延展的更长,体会哼鸣时的气息与打嘟时气息的强弱对比,一般情况下,从哼鸣转换为打嘟后气息的力量会明显增强。打嘟向哼鸣的靠拢训练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一般一到两周),即可以进入到打嘟与哼鸣练习的转换(或哼鸣与打嘟的转换)。

打嘟与哼鸣练习虽然都是声乐技术训练中的常规练习方法,但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的实践训练尚无(据笔者的目力所及),这一训练方法在练习的初期会存在一定难度,但对于学习者的气息与共鸣的有效融合具有较大的作用,对学习者气息与共鸣的同步提高及作品的咬字吐字具有单独的气息练习和哼鸣练习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嘟”和“哼鸣”训练气息,让你的专业基本功更加牢固
声乐艺术的练习方法等
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有哪些声乐上的知识,没有声乐知识的人一定不会相信?
最新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大全!爱音乐的转起来哟!
通俗歌曲演唱秘诀_流行通俗歌曲演唱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