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地勘行业总是大起大落?


随着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从2012年顶峰的510亿元下降到2015年的326亿,降幅达36%(社会资金投入293亿元,下降161.6亿元,降幅达45%),地质勘查行业的寒冬猛然间到来了。冰冷的市场让人又想起20世纪90年代漫长的地质严冬。许多人都在问这一次行业寒冬会持续多久?许多人都在好奇为什么地勘业总是这么大起大落?本人尝试从几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受时间和精力限制每次只能从一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本人先从产业关联的角度进行初步讨论。


一、逻辑前提


我国矿产勘查投入占地质勘查总投入的比重一直高于70%。社会资金勘查投入来源于自筹资金和矿山开采利润,各省地勘基金的投入也主要来源于资源补偿费的收入。因而分析矿产资源采选业的形势是研究地质勘查投入趋势的前提。



中国地质勘查投入专业结构变化图

(图表来源: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


二、讨论


感应度系数是衡量某一产业受其它产业影响程度的系数,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感受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受其它产业的影响越大。


从下表(表1)我国28个行业感应度系数表(胡剑波等)可知,感应度系数排名前8位的部门中只有化学工业不属于资源产业。排名前三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均属于资源产业中的初级产业。介于排名第四与第八之间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属较高一级的产业。

 

感应度系数排序表表明资源产业特别容易易受其它行业影响,而资源产业中的初级产业——采掘业更容易受社会其它行业影响。地质勘查业作为采掘业的上游产业,其受影响程度只会更大。


如果地勘业也加入到感应度系数计算的话,感应度系数排序只有一种可能。地质勘查业>初级资源产业>高级资源产业>其他产业。


每一次经济危机到来时受影响最大的是资源产业,资源产业中以采掘业等初级产业最易受影响。地质勘查业又处于采掘业的上游,因而波动更大。当经济波峰到来时,地质勘查业成为最风光最火爆的行业;当经济波谷到来时,地质勘查业又变成了最凄冷最苦逼的行业。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持续探底,“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我国经济不可能是V型和U型而是L型,统计局公布的PPI指数已长期处于50附近。在如此弱势的经济形势下谈论地勘行业的复苏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应做好地质勘查业漫长冬季的思想准备,等待其它行业的好转带动采掘业以及地勘行业的恢复。


表1   28个行业感应度系数

行业部门

感应度系数

排序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18902

1

金属矿采选业

2.027708

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487293

3

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

1.364178

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290655

5

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

1.175194

6

化学工业

1.163361

7

非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22724

8

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034128

9

其他制造业

1.011637

1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011229

11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976017

1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939595

13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0.906591

14

金属制品业

0.887596

15

农业

0.873767

16

纺织业

0.859592

1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851817

18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0.827626

19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0.822148

2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772361

2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751578

22

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0.729803

23

批发零售及餐饮业

0.719534

24

其他服务业

0.63732

2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

0.631954

26

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制造业

0.579092

27

建筑业

0.356485

28


其次,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转移的角度讨论矿产资源消耗随产业结构变化关系,最后探讨在该过程中地勘业所蕴藏的新机遇。


一、主导产业的转换规律与衰退产业的转移再生


通常一个产业会经历从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在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后该产业会向次发达国家及落后国家转移。下图表明了产品生命的完整周期。


图1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百度百科)


主导产业也会经历上述的过程。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一般主导产业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以下转换规律。


最初主导产业是农业,然后开始发展轻纺工业。第三阶段轻纺工业发展速度放慢,以原料、燃料、动力、基础设施等基础工业为重工业心的重化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取代轻纺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第四阶段机械钢铁造船等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五阶段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飞机制造、机床等高附加值组装型重化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第六阶段第三产业成为主导。


在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呈现二三个阶段并行的态势。最初改革开放确实是从农村改革和农业丰收开始,随后开始了轻工业化阶段。加入WTO后轻纺工业很快达到成熟期,而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同时高速发展,进入了一个超高速资源消耗的时代。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已面临着向第四、第五阶段的过渡,但由于四万亿经济刺激又在第三四阶段停留了五年。近两年的经济危机正是第三四阶段不可持续,第五阶段即将到来的过渡时期。以第三产业为特征的第六阶段也在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第二、三阶段产业的成熟和衰退,许多产业正在向东南亚、印度和非洲转移。这也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印度的原因。考虑到这些国家的落后局面,我们只能说潜力很大。然而真正的发展还要等很久,毕竟许多国家还处于农业占主导阶段。


二、主导产业轮换过程中的矿产资源消耗规律(资源产业雁行式演进规律)及地勘投入规律


上述主导产业转换的过程也是产业演进的过程。不同的产业消耗的矿产资源是不同的,随着产业的演进,资源产业也有一定的演进规律。中国地质科学院陈其慎等人通过对完整工业化过程的美国、日本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资源产业的雁行式演进规律。美国30种矿产有历史的消费数据,其中20种矿产40%以上的消费量集中在某一部门。日本25个矿种中,有22种矿产40%以上的消费量集中在某一部门。矿产资源消费历史与产业演进历史吻合。主导产业与矿产消费顶峰关系见图2。


图2 资源产业雁行演进规律(陈其慎等)


根据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资源产业演进规律,陈其慎认为2010-2015间建筑冶金所需的锌铁锰矾镉硒硼等消费达到顶峰,2015-2020初级电子、化工肥料所需的间磷、硫、铝、钼、银等达到顶峰。2020年以后汽车、飞机、电力及其它新兴产业所需矿种才陆续到达顶峰。见图3



图3 中国消费图谱(陈其慎等)


我们知道中国非油气固体矿产投资中在过去十年一直集中寻找与重化工业、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的矿种。勘查投入一直到2012年均处于快速上升阶段。2012年后,相关产业发展逐渐停滞,所需矿种的投入也迅速下降。


三、经济危机中蕴藏的新机遇


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清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矿种的不同,相应的地勘重点也不同。同时由于产业转移作用,后发国家将会复制原来的发展阶段,其它国家所曾经需要的矿种将再次成为主流。正是由于产业转移的原因,矿产资源产业才会成为强周期行业。在一轮一轮经济周期中极速增长、极速下跌。地勘行业因而也是强周期行业。


所以,在当前经济危机中地勘行业的机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来自于产业转移带来的周期效应,耐心等待新兴国家的市场需求,只是这往往需要多年的忍耐。第二,着眼于中国的产业调整升级,专注新兴产业所需的矿种勘查。


其实第二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在开始布局,近年来在内蒙颇受重视并有重要成果的锂矿、晶质石墨矿便是例子。而国外的必和必拓更是提前布局钾盐产业,冀图下一个产业必需矿种。


地质队员们,你看到自己的机会了吗?


文章整理自微信平台:地动翼

作者:张恒 didongyi_zhanghe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搞清楚这些问题,才会明白地勘单位的出路在哪?
进一步加速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
关于我省矿业权市场化配置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地勘单位必须由单一地勘服务向“大地质”转型?!
2007年度全国矿产勘查投入分析及启示
河南:地质找矿力求重大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