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边游边学—茶山游学·武夷文化之旅(中)

找茶  ∕ 说茶  ∕  学茶

------------------------------------

如果您喜欢我们服务平台的内容,点图片上方蓝色小字【弘音定制】即可一键关注


茶盏初相

   吃过丰盛的武夷山当地特色的晚餐,学员们来到“毛坪7号”建盏工作室,由“建安太守”创始人和制作人林熙为大家介绍目前较为流行的建盏制作工艺,如何识别真假建盏,以及烧窑的温度和上釉对建盏表面形成的各种花纹颜色的知识普及。




   在建盏工作室里,学员们对制作拉胚、上釉等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个个都跃跃欲试,亲自体验一把做建盏的乐趣,虽说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感受,但也都做的有模有样,毕竟都是有天赋的哦!


   体验制作好的建盏,等待进窑烧制,不管成品出来窑变的色彩如何,毕竟都是学员们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那种期待的心情可以想象。



   大约经过1天的时间,在学员们结束游学前便可以拿到自己的作品了!


寻韵问源

   武夷山是一座文化名山,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之鼻祖,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武夷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众多的小气候,让制茶大师们造就了武夷岩茶的灵魂“岩韵”。岩韵离不开独特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和品饮方法,因此我们要了解岩韵,必须了解岩茶的本源——山场。武夷茶的品种繁多,由于产地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韵味,虽然都在景区内,但不同的山头、坑涧、峡谷、田地,不同的土壤、气候、光照、湿度等,都会造成不同的韵味。要摸清这些茶叶在岩韵上的同与异,自然要从最基本的了解山场开始。


       1119日上午终于可以游历武夷山最传奇的山场“牛栏坑”,作为本次游学的山场导师李导从小在武夷山长大,生活工作了多年,对武夷茶山的地貌和地质环境,品种特征都相当的熟悉,对学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专业性的解释。

   一进入武夷山自然风景区内,就感受到周围大自然的负氧离子给我们带来的清新和愉悦,“碧水丹山育灵牙,海枯石烂化岩土”便是描述武夷山丹霞地貌的生态环境。











   学员们行走于牛栏坑之中,山涧中溪水淙淙,两边的茶树已被刚刚修剪过,李导带大家现场辨识品种肉桂,还有少许的老枞水仙和梅占,从茶树的枝干上就可以看出武夷山特殊的气候造成的植被、苔藓,它们对茶树的生长和后期加工起到了关键的因素。




  

走出牛栏坑,便来到了天心永乐禅寺,时间不早,刚好到了午饭时间,大家便进去享用了一顿斋饭,继续往倒水坑行进。由于天空下起了小雨,地上湿滑,便折返回寺庙下山,结束了上午的茶山游。


解疑答惑

   下午,来到香江茗苑观看由印象大红袍演职人员带来精彩的斗茶表演。



   看完表演之后,由大红袍非遗传承人刘安兴师傅带来的本次游学最核心评茶课程。

   刘师傅首先将茶叶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讲述,接着将武夷岩茶分三轮进行教授,第一轮是:外山茶、洲茶、半岩茶和正岩茶,用最直接的闻、看、品、摸几种对岩茶的鉴别方式,让学员们了解武夷岩茶各个种植区域、小气候的区别,第二轮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商品大红袍、纯种大红袍(奇丹)、水仙、肉桂的审评,让学员们明确武夷岩茶的大品种口感和外观上的差异,最后一轮是小品种茶:向天梅、状元红、九龙兰、雀舌、雪梨、百岁香,不同品种的茶给学员带来不同的香气、滋味、回甘的感受。




   同学们在边品边看还详细记录下每泡茶的感受,看到本次学员们如此热情和好学,刘安兴师傅还专门为学员记录笔记,将茶叶采摘的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画下来,告知不同开面茶叶采摘对品质的影响,如此详尽的教程,对学员们来说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夷岩茶:有人模仿我的味?休想模仿我的 “韵”!
茶山游、茶学班、高温焙茶,三伏天的武夷山,都有什么特别之处?
正岩、半岩、洲茶、外山怎么区分?关于武夷岩茶山场的最全手册
武夷岩茶山场体系简要表述
什么是岩茶,和石头有关吗?
武夷山天心村斗茶赛唯一85后状元——陈志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