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叔敖的现代

《孙叔敖的现代

崔小红

孙叔敖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令尹,一代名相。他主持兴修的安丰塘,至今已有2600年历史,仍然为寿县发挥着重要的水利调节作用。

若想进一步了解孙叔敖,就需要走近安丰塘,来到孙叔敖纪念馆。

在走进纪念馆之前,先来普及一点历史知识。众所周知,明君身边通常围绕着贤臣良将,写孙叔敖自然离不开楚庄王。霸主庄王即位时年龄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他一面佯装沉溺声色犬马,一面在暗中观察。审视实际控权的令尹斗越椒等人。

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斗越椒趁庄王北伐,作乱杀死孙叔敖的父亲——楚国司马蔿(wěi)贾。孙叔敖的母亲带着儿子避祸到云梦大泽隐居起来,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一带。随后,斗越椒的反叛又被楚庄王一举粉碎。

有一天,少年孙叔敖哭泣着跑回家,他的母亲忙问缘由。原来孙叔敖在野地里看见一条两头蛇。当时的人们认为,两头蛇是不详的怪物,谁看到谁就会痛苦的死掉。母亲忙着问他后来呢?孙叔敖说,后来他把那条蛇打死埋掉了。为什么要埋掉?因为不想让其他人看到,不想让其他人也死掉。他的母亲马上微笑起来,说孩子你不会死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你小小年纪就能不顾念自己,心系他人,长大后楚国会重用你的。

孙叔敖慢慢长大了,一边发奋学习,一边和当地百姓一起开荒种地,兴修水利。

楚庄王在忠良们的辅佐下治理朝纲,国势日渐昌盛。贤臣虞丘又留心查访民间贤士,筛选到孙叔敖后,及时向楚庄王推荐。说此人虽然相貌丑陋,有点秃顶,两个手臂长短不齐,却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楚庄王召见孙叔敖,君臣畅谈一天的治国之道,孙叔敖不卑不亢,从容作答。楚庄王便拜孙叔敖为令尹。

孙叔敖没有辜负楚庄王的信任。上任后,发展生产,整修武备,改革弊端,征服南方部落,窥觑中原地区,大败晋军,为称霸中原铺平道路。

中国循吏第一人孙叔敖高瞻远瞩,重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又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定胜天。当时的安丰塘地区是楚国的粮仓。这里粮食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军粮供应和国家是否稳定。于是,孙叔敖建议楚王兴修水利。委任他率领民众变自然水利为人工水利。

领命后,孙叔敖召集水工,收集水文资料,选择湖泽,测量地形。然后带领数万百姓挖土方,夯堤坝。他日夜操劳,节衣缩食,面带菜色,耗尽家产,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当时乃至今日都堪称浩大的水利工程——安丰塘。

这个工程,雨季可有效缓解洪峰,旱时可确保农田的灌溉。比西门豹修建的漳河渠早200年,比都江堰、郑国渠早了近400年。名列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首。

这个水利工程的原址叫“陂”( bēi)。我专门查阅了这个字的意思。一是山坡,二是湖泽。安丰塘原址地形起伏,水灾时,百姓有地方避险。旱灾时,有水源供给农业。那时那里有一座白芍(què)亭,因此它被命名为芍陂。

芍陂的兴建,使楚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期的军事大国。这位后来迁都寿春打下经济基础。因为芍陂在一定程度上安全地保障了农业的丰收,所以唐朝的时候又被称作安丰塘,并沿用至今。

孙叔敖重农、清正、所居民富、所去人思。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700多年前的北魏之前,为了纪念孙叔敖,当地百姓们就在芍陂之北修建了孙公祠。关于孙公祠的实物遗存,最早的好像是一块明朝万历年间的石碑,我在纪念馆里看到了这块石碑。还有清朝乾隆年间以及其它年代重修孙公祠的碑记若干许。

6月的天气燥热许多,今天的纪念馆里人员稀少,没有相应的热度。在纪念馆高高的门槛上,一个幼儿正在翻越。工作人员友情提示我们

出示身份证件。纪念馆的粉墙黛瓦四周植满绿树,一棵高大的侧柏已经有260年的树龄。天空深蔚,漂浮的白云被洁白成彩云。没有风,热气在纪念馆里的稻菽和我的耳边蒸腾。

出纪念馆,扑面而来的是安丰塘的水波浩渺。凉风阵阵,我的裙裾飘扬。水边的望湖亭上挂着木匾——天下第一塘。天下第一的豪气穿过2600年的时光之后,更加浩浩荡荡。亭子里人来人往。有附近的村民,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两个女儿在这里等快递。有远道而来的观光者。她们惊讶地说这是天下第一塘!手机这样拿拍摄,这样拿。

远处的湖心岛与波浪同时起伏。波浪涌过来,一道接一道,湖水哗——的喧腾起来,哐——的一声撞击在望湖亭两边的石阶上,惊涛不断,连续拍岸,如翡翠四溅。

在望湖亭右侧的石岸边,波澜起伏,一片片金光闪耀。我的脑际歌声响起,那是小时候收音机里教唱的歌曲——尼罗河水闪金光,家乡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这是一首埃及歌曲。在商品粮大县寿县,在美丽的安丰塘里,场景被神奇的再现。安丰塘在寿县古城南约30公里处,周长24公里。如果把34平方公里的水域比作一块玉璧,那一条条呈辐射状的灌溉水渠,就是环绕在这块玉璧上的飘带。

插秧季节到了,水渠里水声哗哗。在周边的田野里,一番忙碌的插秧景象。因为安丰塘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灌溉功能,确保千里稻花香,所以黎庶至今怀楚相。如果再过两三个月时间来的话,还可以看到一幅生动而壮观的稻田画。

湖边的风很大,吹来湖水的味道,吹来小鸟的鸣叫。两只水鸟上下一绕,快速飞走,无处落脚后,又倏地一下飞回来,站在望湖亭的斗角。

1949年以后,政府多次投入资金对安丰塘进行维修,古塘被修成了一口名副其实的大塘,被修成了一口结结实实的缸。24公里的周长被石块水泥砌的严严实实。不生一棵芦苇,不长半寸蒲兰,不见衔接水域与农田的湿地。岸上水柳婆娑,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心满意足地行进在缸沿上。

孙叔敖如果有现代,他的水工们会不会在灌溉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水体资源?会不会提出湿地概念?他会不会高瞻远瞩,想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鸟类留下家园?

孙叔敖的现代,是一个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是营建大生态系统的眼光。如果孙叔敖回到现代,在目前基础上,他可能会补救性地封闭安丰塘的湖心岛。据说塘中岛上还有岛中塘,面积约为2万多平方米。封闭湖心岛,把它辟为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天地。天上飞的,树上落的,地面爬的,水里游的,让生态系统链条上的物种丰富,物竞天择。

在离开安丰塘的路上,我看到一块水泥碑。这块陈旧的水泥碑的底座用石头砌成。碑上凸起文字,写着“为人民服务”。它大约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这就是孙叔敖的现代。

壮举是需要持续的。在孙叔敖纪念馆里,那一块块石碑已证明历朝历代对水利设施再修的重视。庞大的工程是政权干预的产物。商纣王命造摘星楼,孙叔敖督挖安丰塘,秦始皇修长城,被孟姜女哭倒八百里。执政者有无水平都体现在了这些工程里。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凝聚力极强,融为一体后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孙叔敖的现代是万众一心,是执政为民,是尊重科学的精神。孙叔敖有现代吗?有。

孙叔敖的现代如水一样博大,善于容纳多方意见。是水在前行中的灵活和至坚。是透明如水的光明磊落,是物斜水不斜的当代法治公平。

《孙叔敖的现代》   2019.6.18

作者:崔小红,淮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芍陂
叙叙淮南⑤ 这俩字我猜你不一定读的对
我一生的智慧,只明白了“利益“二字
楚国的一位圣贤之臣,修建的水利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可惜英年早逝
楚国第一名相,精于水利营造,鞠躬尽瘁,仿佛诸葛亮
【众望所归】喜讯|世界第一塘—六安寿县安丰塘申请“世界遗产”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