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密中国青花青料之洋蓝篇
X




























解密中国青花青料之洋蓝篇
文、图/永乐收藏网瓷版(明清)版主 陈平
洋蓝是清代中晚期从德国、日本等化工染料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化学料(分析纯或化学纯氧化钴),呈色虽然也蓝中泛紫,但因非常纯净,没有天然矿物料苏麻离青中的杂质和微粒,也没有铁锈斑。洋蓝俗称“洋料”,它由景德镇查裕顺颜料店总经销,其中以“墨鹤牌”为名牌。。由于洋蓝价廉“物美”,受到市场的欢迎。国产青料(珠明料)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每况愈下,逐渐淡出了景德镇釉下装饰材料市场,只有脱胎和粉定厂家仍使用珠明料。
洋蓝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同苏麻离青料、回青和珠明料在呈色(色感)上产生混淆。因为四者的呈色都是青中泛紫。若认真观察,它们还是有显著性差异的。这是因为青料产地的不同,则青料中所含的不同元素有高低,故它们发色是丰富多彩的。“至正型”元青花用的苏麻离青料、明代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用的回青料和清末民初用的“洋蓝”都属于进口料。苏料含铁量高,烧成后釉面有“铁锈斑”出现,而回青和洋蓝都没有“铁锈斑”。它们的呈色都有青中泛紫现象,但苏料微紫、青翠靓丽,回青紫色较重但纯正沉稳和耐看。珠明料发色蓝正且美(乾隆青花开光描金粉彩大碗),与洋蓝较易混淆,但珠明料纯正沉稳;“洋蓝”色泽显得过于艳俗、不雅,青花飘在釉面之上,有扑面而来之感。回青料只在明代嘉、隆、万三朝由官府进口并限于官窑使用,文献有对其严格控制的记载,但仍不断流入民间配入民窑青花中使用,特别在隆庆朝六年中御窑厂烧制官窑器的仅区区一次任务,所以回青料流入民窑就很多。同理也证明回青器物不全是官窑器。
青料对比鉴识方法很重要,也是收藏家的基本功。掌握各种彩料的创制时间和使用年份(区间),非常有助于我们判断瓷器真假和断代。洋蓝大约是在清中晚期才发明出来的,如果一件署着清顺治或明代的瓷器纹饰中有洋蓝出现,就可断定为赝品。
现代收藏家不喜欢洋蓝器物,当然洋蓝料青花瓷也有精品,如一些胎料精细、制作雅致的晚清民国洋蓝料烧制小件,已经越来越受收藏家亲睐。

上图为同治10年(丁卯年,1867年)的制品。

上图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青花花卉纹笔筒
上图为民国十八年粉彩山水双耳瓶

↑清代嘉庆粉彩描金样盘(西方古董公司藏),为当年瑞典的订货样品盘。在盘的板沿上用蓝(洋蓝)、绿、浅红、褐色和金色几种彩料,精心绘出四种不同风格的装饰纹样。买家者可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花纹,选定后便交中国卖家制作。盘上这些纹饰图案一直流行至道光初年。 





↑清代乾隆青花开光描金粉彩大碗,使用的是国产珠明料,色调纯正深沉,与洋蓝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特别是碗内沿锦地上的青花花卉纹,发色与洋蓝迥异。

上图为清代中期祭蓝釉钵式炉,使用洋蓝料。






↑民国青花山水纹温酒器,使用洋蓝料。
古代的酒,多是 “米酒” ,不是通过 “蒸馏” 制造的。酒里面有一些 “甲醇” ,甲醇又叫做 “盲精”。人喝了甲醇会中毒,可能使眼睛失明。另外人喝了冷酒,手会 “打颤”。
甲醇在 50--60 °C会 “挥发”,热酒里面的甲醇大大减少了,喝酒的人就安全了。
所以,古人喝热酒。【三国演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充分体现了这种习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读懂:明清代,青花瓷的色泽和胎釉
青花瓷钴料发展史与鉴定实战技巧
浅谈历史青花瓷所用青料,读懂后藏家基本都能判断手中瓷器年代
极品中国古玩艺术
瓷器文献:清代同治、光绪两朝瓷器收藏鉴识要点
明萬曆霁蓝釉高足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