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酉霜降 草木无霜


        2017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四)13:26,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空气中的水分在草木上结一层白霜,标志着气候寒冷到一定程度。霜降即是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描述。


        可是,丁酉年的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见不到草木之霜。这是“秋行春令”的缘故。


        霜降至立冬仍在今年'五运六气”的五之气之中,地气(主气)是“阳明燥金”,即燥气偏胜的深秋时节;天气(客气),也叫“当令之气”是“厥阴风木”,即初春时节的气候。地气不敌当令之气,春之气在秋冬时节当政,无疑给生、长、收、藏的时序提出了挑战。


        今年木运不足,金气偏盛,带给人燥气;下半年主政的“在泉之气”是少阴君火,与心脏相应,易使人心气在深秋收敛不利,反而外泄。


        这些反季节的气候相互克制、交错,会给人带来的各种不适,考验着我们住在北半球的人的智慧。面对这种天地对立的气候,智者见利,不智见弊。



        当下节气已到深秋,还有半个月立冬。可是草木二次发芽,应该春季开花的树木,此时又冒出花朵。本是阳气收藏的季节,以躲避寒邪伤害,可是“秋行春令”的影响,植物阳气收藏不利,反而外泄,为明年阳气匮乏埋下了隐患。


        这段时间,有阳光时天气偏暖,无阳光时则偏寒;白天暖,夜里寒。这增加了人感冒的概率。所以,出门要关注天气,适时换衣裤,防止寒邪伤害。


        在霜降至立冬半个月,人易出现腹胀、不思饮食、失眠、感冒、低烧、喉咙痛、牙痛、皮肤诸证、心脏不适、咳、胸憋闷等多种证状。这些皆是气候反常引起的不良反应,既可以套进现代医学病名录的筐里,也可以通过顺应时令的饮食、睡眠得以缓解,甚至纠正。



        中医时令养生的十二字方针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吃饭睡眠。”


        对气候的了解,平和心态的把握,落实在正确的饮食和睡眠上,通过人自身免疫力纠正各种失衡。是时令养生之魂。


        当下时令养生,不宜温补,适当吃些水果去燥。其中梨为首选。梨清肺润燥,滋阴凉血,利于当下气候收阳,降低阳气外泄。砀山梨最为有利,其特点是抗氧化。将其切开放一两天仍为白色。而且在网上订购比蔬菜还便宜。


        饮用有机绿茶,清虚火,润肠胃,去燥便;茶渣冷藏积攒,用时装入小袋熬汤,可去一切腥气,减轻体内污浊。


        晚上睡前少吃饭,或者不吃饭。饿时可适量吃点水果或干粮,减轻体内热量,以防止失眠。睡前不宜兴奋,不宜大量运动,尽量不看电视剧,以静为主,做好睡眠准备。



        种地节气不饶人,养生时令不饶人。顺应时令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的身心健康。中医“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原刚,贯穿于时令养生的全过程。所以,养生者应重视与本地时令养生师的交流和及时沟通,获得最新的养生方法。时令养生借天力还以人力;借天力还食物药力,以偏纠偏,令人平衡。今年的处暑至秋分一个月时令养生者借多年才遇一次的特殊时空打了一场“辣椒会战”,使许多人受益。今后这样的会战将成为常态,让大众用日常食品,借天力纠偏,促进身心平衡,减轻痛苦,节约个人和国家的医疗支出。


道養生堂劉承恩中醫師寫于

2017年10月19日



附:拯救“大汗亡阳” 彰显中医之力


承恩老师:


        推荐一篇第三期时令养生培训班学员的文章。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联想起曾经听过的一个案例:有位台湾议员,在台上做精彩的演讲,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下讲台,仅十余步便突然倒地,情况非常危急。正好现场有一位卫生部官员,是一位资深的西医专家迅速冲上前,一面令人马上叫急救车,一面亲自实施心肺复苏术。几分钟后,急救车火速赶到了现场。这一切可以说都是在第一时间内,然而却未能挽救议员的性命,医生遗憾地宣布病人死亡。


        相比之下,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中医时令养生学员通过培训,却能够在关键时刻学以致用,以食疗方挽救家人性命,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老师多年的夙愿是把中医时令养生的世界观、方法论,还给人民大众。二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养生师队伍在成长,更多的养生学员和顾客融入时令养生中,老师的辛勤劳动形成结了果,根植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展现出新的魅力。

 

北京 刘歆苏

2017年10月20日

 

 

拯救“大汗亡阳”彰显中医之力

 

歆苏老师好!


        我于2017年9月19日和爱人一起去英国看女儿,在那里发生了一件令我一生难忘的大事,在此向您汇报一下。


        9月24日周日,到英国的第五天,喝过茶吃过早饭后,我们准备去女儿家。刚出楼门口,我爱人突然感觉胃部不适,霎那间脸色惨白,手脚冰凉,大汗淋漓,手背胳膊都出冷汗,眼球向上翻,瞬间失去意识,身体站不住直往下坠。


        当时我意识到这是出现了承恩老师讲过的“大汗亡阳”的症状,虽然心里害怕极了。关键时刻我没慌,头脑很清晰,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



        我一边用身体顶着爱人靠住墙没倒下去,一边马上打电话叫女儿来帮忙。因为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找急救怕说不清楚情况而延误救治的宝贵时间。情急之下首先想到自救,我按老师教的,把食品“人参茯苓茶”往爱人嘴里倒了两袋,让女儿拿来红糖姜茶用热水冲好往下送,稍有缓解,接着又吃了一袋。


        大约五分钟左右,爱人脸色缓过来了,冷汗也收住了,意识恢复了,但是腿仍没劲,内衣全湿透了。缓了十几分钟后,我和女儿把他搀扶回了房间,换过衣服。他感觉很累,上床睡着了。


        女儿征得我的同意,打了当地急救中心电话,请医生来查了心电图,量了血压和体温,抽血化验,结果一切正常,只是体温略微有点低,已无大碍。这个时候我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来了。



        经过几天的休息和调理,爱人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状态。这次突发事件在我没有任何心里准备的情况下在语言不通的国外发生了,想想都后怕。如果不是这十多年来一直在大道养生堂养生,跟着承恩老师时令养生培训班学习近三年,学会了及时处理,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真不敢想。


        当时能让我想起来的是老师讲过的 “大汗亡阳”用人参茯苓救急的案例。危急时刻,我也用人参茯苓茶和学到的知识做了一次“120急救”,挽救了爱人的生命!关键时刻真是没白学,老师教的方法真管用!


        我和爱人都进入生命脆弱的老年期,这次事件的发生更加激励我努力认真跟着老师学习更多养生知识,让自己有能力为自己和家人保驾护航,去解决生活中的小事和难事,过好幸福的晚年时光。


        我非常感恩伟大的中華优秀时令养生文化!感谢承恩老师!感恩歆苏班长!


北京学员 王蔷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八日

 


承恩点评:

        中国古语讲:“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意为文化人学中医很简单。


        古语还讲:“学得医术,孝慈两全。”意为用医术使长辈康复,使晚辈病愈,是较高层次的孝道和慈爱。


        基于上述原因,文化人懂得一些中医知识,是中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下的气候是“秋行春令”,主宰下半年气候的“在泉之气”是少阴君火,内应心脏。深秋季节肝气、心气外泄,疲劳之下“大汗亡阳”并不奇怪。此证救急最快且无危险的即是用长白山人参。长白山脉的脉气有托举人脱离危难之力。这是古聖先賢教给我们的道理。所以,我叮嘱学生无论走到哪里,身上要带点人参茯苓茶食品。本案例又一次证明了中医理论的广阔内涵。


        庆幸自己是中国人吧,吸吮着五千年灿烂文明长大。有文化的人才会走得长久。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丁酉寒露 温水煮蛙
久久重阳到养生须有道
平旦華语:不知运气 张口便错(庚子67)
中医理论 指导四季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
(8)[转载]樊正伦讲座:春季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