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返街头 理光GR Ⅲ深度体验

        传统摄影中,肖像和风光是地位牢固的主流,而随着时代变迁和影像文化发展,街头摄影成为了最具革命性的摄影方式。不拘于题材和主体,不被环境和时间所束缚,走在街道上,拿起相机,按下快门,就是自我愉悦和纪录发生的仪式。

        摄影器材在摄影文化变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还是柯达盒子相机的时代,连底片的冲洗都要寄回厂家,街头摄影可能是单纯的先锋与艺术试验,但是一架容纳镜头、传感器和一切应有组件的相机,可以缩小到巴掌大小,轻松纳入口袋,那么街头摄影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创作的唯一束缚就是你是否愿意走上街头。

        如果说街头摄影已经是成熟的摄影文化,那么理光GR就是这个摄影文化中最突出的符号之一。

        1996年发布的GR1,是最成功的自动对焦Point & shot相机,而数码时代的GR/GR Ⅱ也备受街头摄影师的喜爱,只不过进入数码时代后,GR的迭代速度没有跟上整体的节奏,GR Ⅱ发售后时隔多年,我们才迎来最新一代数码GR,GR Ⅲ。

        我自己也很想知道,相比起GR Ⅱ,GR Ⅲ得到了什么样的进化,又失去了哪些优势。

规格 参数

外观 操控 | 更便携的GR来临,但代价是什么? 

        从整体外观来说,我们在去年Photokina上就已经看到,GR Ⅲ的体积要比GR Ⅱ更为紧凑,主要体现在了宽度减少。

        正面GR Ⅱ和GR Ⅲ实际上是看出来明显的区别的,除非并列放置,可以通过体积宽度来判断,另一方面就是GR Ⅱ镜头前组铭文是红色的,GR Ⅲ则没有特殊颜色字体,这是一个小细节。

        对比GR Ⅱ以及GR Ⅲ的三维数据可以发现GR Ⅲ的宽度收窄了一些,虽然机身体积减少会带来便携性的提升,但是我们很早就知道,小的相机不一定是握持感最好的相机。所以机身体积尺寸的改变也对GR Ⅲ的握持产生了新的反馈。

        从市售相机的范畴来说,GR Ⅲ的握持感受依旧是小尺寸相机中最好的,手柄处恰当的凸起对于手持手感来说,恰到好处,不过机身右侧空间减少,意味着很多人持握相机,难免遇到“两手攥空拳”的尴尬,手掌尺寸较大的摄影师,在抓着GR Ⅲ的时候,的确会觉得手掌贴合相机的面积更小了,握持的稳定性不如GR Ⅱ。

更大尺寸的触控屏 全新的对焦体验

        GR Ⅲ带来了一块看起来尺寸更大的触摸屏,让这架相机的后背看起来本体就像是屏幕,按键和拨轮成为了点缀。但实际上和GR Ⅱ对比,两架相机使用的LCD屏幕尺寸都是3英寸,3英寸的百万级像素点 TFT LCD现在具备了触控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加入是使得触摸操作大大提升了拍摄时对焦的感受。

        当一架相机没有专属的物理对焦拨杆的话,想要快速调整对焦点或者小对焦区域,总归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论是方向键并不算灵活的手感,还是交给广域对焦系统自己判断,总是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摄影师只能选择中央对焦点固定不变,通过先对焦再构图的方式完成拍摄。

        在GR Ⅲ发布之前,我也并不认为这块触控屏能有什么大的改变,因为不论是使用单反还是无反,我都偏好用对焦拨杆进行单个焦点的调整,触控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例如容易误触、多对焦点系统下不够精细等。但是在GR Ⅲ使用了一个多月之后,我完全被触控对焦所降服,因为我忽视了GR Ⅲ是没有取景器的相机。

        在有眼取景器的前提下,眼睛贴近取景器,而拇指位置的物理对焦拨杆的确是最好用的操控方式,但通过LCD取景的GR Ⅲ则更适合用触控屏快速点击来移动、更换对焦点/区域。一方面,以GR Ⅲ的体积来说,单手持机的握持下,移动拇指会有一定降低握持感的可能,另外就是理光为GR Ⅲ搭载的这块触控屏反映的确非常灵敏,很快就让你接受触控调整对焦点的操控逻辑。

        触摸AF可以设置为单独的对焦点移动,或者对焦点移动+自动对焦,以及对焦点移动+自动对焦+拍摄三种模式,对于我来说我仍然喜欢只调整对焦点,对焦的过程和触发快门,仍然交给快门上的食指。

操控逻辑革命

ADJ.拨杆

        如果你已经熟悉了GR Ⅱ的ADJ.拨杆操作逻辑,我这里要提醒你,GR Ⅲ的ADJ.拨杆操控逻辑、内容已经发生了一个小变化。

        GR Ⅱ可以通过“直接通过ADJ控制ISO”这样的逻辑, 左右拨动ADJ拨杆,来完成手动ISO的调整,但在GR Ⅲ上,ADJ拨杆左右方向的拨动被设定成为了曝光补偿操作,同时取消了原先右侧的上下曝光补偿按键。

        同样ADJ.拨杆依旧支持五个功能模式的自定义设置,按下ADJ.拨杆,然后通过左右拨动完成自定义模式的切换,配合拨轮或者完全使用触摸完成选择切换。

AEL/ AFL按钮

        这个按钮及拨杆已经在GR Ⅲ机身背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FN按键,原先的操作逻辑也基本消失不见。不过FN按键默认为AF+AEL。

四方向键和拨盘

        -ISO 
        上面提到了GR Ⅱ的ISO调整主要依靠的是ADJ拨杆的默认操作,而在GR Ⅲ上则改变了ISO调整的侧重,提升了自动ISO的重要性,手动的ISO调整增加了一级逻辑,需要按下ISO快捷键,通过转动拨盘调整ISO数值进入手动ISO状态,而想回到自动ISO模式,则是按下ISO快捷键,然后再按一下上方的FN按键,通过FN按键进行手动ISO和自动ISO的切换。

        -微距与Snap模式

        上方向键依旧是微距模式按钮,在GR Ⅲ上可以通过微距模式按钮和前拨轮的配合,完成默认的Snap拍摄距离设定。在按下微距模式按键时,调整前拨轮,可以看到屏幕右上角FS图标前,Snap拍摄距离在1m、1.5m、2m、2.5m、5m、无穷远间切换。

        而在你正常拍摄时,半按快门完成对焦,全部按下完成拍摄,如果你想要快速捕捉瞬间,希望超焦距拍摄或估焦拍摄,只需要快速设置好Snap距离,然后完全按下快门,不触发半按快门的自动对焦逻辑,相机就会按照你设置好的Snap距离,快速移动焦点,完成拍摄。

        通过这个逻辑,我基本已经抛弃了对焦模式切换的功能,全部都在AFS模式下拍摄,需要Snap快速拍摄时,就通过微距按键+前拨轮设定好距离,然后完全按下快门触发。

        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追求无延迟的拍摄,仍然推荐你进入Snap模式,因为在AFS或者AFC模式下,Snap距离虽然已经提前设定好了,但是在你完全按下快门的瞬间,相机仍然需要驱动镜组达到预设对焦距离的状态,在Snap模式下对焦距离的调整是和镜头镜组移动同步的,按下快门即完成拍摄,不会伴随镜组移动,因此延迟更低。

取消了内置闪光灯

        上面提到的这些,更多的都是GR Ⅲ得到的东西,那么GR Ⅲ失去了什么?

        GR Ⅲ没有了内置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很多中低端单反其实毫无用处的配置,很多高端相机不屑于搭载的配置,但在GR Ⅲ上面取消了。从键盘相机设计学来说,GR Ⅲ似乎没必要更窄,因为之前GR Ⅱ放不进去的口袋,现在GR Ⅲ依旧放不进去,如果没有现在这么窄的话,或许就能容纳下一个内闪?

        但无论如何,GR Ⅲ的确取消了内闪,而理光希望用更好的感光度和机身防抖,来代替闪光灯的作用。

画质 核心 | 人人都想体会高像素的好

镜头

        GR Ⅲ的镜头为4组6片,2片非球面镜片,而GR Ⅱ的镜头结构为5组7片、2片非球面镜片,从镜片数量上来说,GR Ⅲ减少了一个镜片。从GR Ⅱ和GR Ⅲ的官方镜头剖面图来看,理光这次用第2片镜片代替了原先第2、第3片镜片的作用。当然作为GR来说,镜头仍然是18.3mm等效焦距为28mm F2.8的镜头。

焦外

F2.8

        GR Ⅲ的焦外一如既往的保持了原有的风格,毕竟让一个28mm F2.8镜头追求特殊的焦外风格也并不现实,焦外风格依旧很平淡,点光源虚化浑圆,可以视为和经典的5组7片结构GR 28mm F2.8风格基本一致,焦外表现也一致的镜头。同时带着老款GR扫街,焦外风格基本上很难区分,不过这架相机并不是以焦外著称。

近摄

        其实最考验焦外效果,就是最近距离拍摄时最强烈虚化的表现了。GR Ⅲ的近摄能力提升非常大,从GR Ⅱ的0.1m提升到了0.06m,其微距模式的工作范围是0.06m~0.12m,也就是6cm的最近对焦距离。而GR Ⅲ近摄能力的提升和其镜片结构的变化也不无关系。

        而GR Ⅲ的正常AF范围起始距离为0.1m,也就是GR Ⅱ的微距工作范围,在日常拍摄时你几乎不需要使得GR Ⅲ进入微距模式,就可以极为贴近主体进行拍摄。

        特别要提到的是,GR Ⅲ的近摄能力基本上处于便携相机的金字塔顶端,比富士X100F的10cm、徕卡Q2的17cm都要更好一些。而且从近摄的画质来看,相机进入微距模式所拍摄出的画面,并不会有画质下降的问题,画面的解析力并不会随着镜片移动到微距状态而下降,这是GR Ⅲ镜头方面最值得称道的一点。

传感器及ISP

        和汽车一样,便携相机也有三大件,分别是镜头、传感器、ISP(影像处理器)。

        GR Ⅲ比较GR Ⅱ来说,三大件都有更新,镜头的调整前面提过了,而传感器也从1600万像素提升到了2424万像素,此外传感器还支持了机身传感器位移防抖系统,三轴防抖机构支持约4挡的手抖补偿效果。ISP则更新到了第六代GR ENGINE,也就是GR ENGINE 6,新的ISP自然提升了处理性能和处理速度,支持14bit的RAW输出,最高ISO也提升到了102400。

高画质的GR让人泪流满面

        在拿到GR Ⅲ之前,我坚定的认为,GR的核心是“胶片质感”般的数码出片风格,色调、过渡、高光、暗部等等,但是用上24mp的GR Ⅲ一个月之后,我坚定的推翻了我之前的想法,更高画质给摄影师的反馈是最直接、也是最愉悦的变化。

        曾经有人鼓吹高像素无用论,但是随着观看设备分辨率的提升,高像素带来的愉悦感越来越重要,且不说高像素传感器带来的信号增益、缩图优势,就单说细腻、锐利、清晰的画面纪录,就提升了你对于拍照的兴奋感和成就感。因为高像素的到来并不是以其他特性消减而换来的,GR Ⅲ的2424万像素传感器,配合新的镜头,无论从JPG色彩还是镜头立体感,都延续了理光一贯的风格。

        2424万像素的优势除了整体画质让你眼前一亮之外,裁剪或者放大之后的细节呈现也比前代16mp的GR Ⅱ有着明显的不同,使用GR Ⅲ拍摄后,二次构图裁剪也可以更随心所欲了。

ISO 6400

放大

        新传感器和新ISP带来的不只是ISO上限的提升,ISO的“下限”也提升了不少,在GR Ⅱ时代,很多摄影师还在讨论ISO 1600是不是完全可用的,而GR Ⅲ已经做到了ISO 6400的画质都让你觉得似乎还可以啊!在ISO 6400阶段,GR Ⅲ已经有一些彩噪出现,不过JPG机内的降噪和涂抹还是表现不错,让高感出片的效果达到我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所以,在GR Ⅲ上,自动ISO基本上是我的默认操作,不太会出现连ISO 6400也控制不了的场景,即便有极为暗光的条件下,我也通常会采用黑白模式,把噪点当颗粒来看,这不就是GR Ⅲ的魅力之一吗?

        细腻的低感画质表现和噪点控制优秀的高感画质,让GR Ⅲ在技术的道路上又追回了许多年,虽然不能说是画质综合最佳的便携相机,但是不会再沦落到GR只有特色的境地。现在的GR Ⅲ在图像方面,依旧有着自己传统的色彩风格、模拟滤镜以及镜头表现,但不止于此,GR Ⅲ的像素数量、高感表现也符合当下对于专业相机的要求,适用人群也更为广泛。

实拍及体验感受

RICOH GR Ⅲ / F5.6 1/1250秒 ISO200 正片模式

        主观感受来说,GR Ⅲ的画质比起GR/GR Ⅱ的确有很明显的提升,这一点在取景时就有清晰的反馈,一直到回放和后期在电脑上观看,都会有“高像素还是好”的感受。另外我很喜欢GR Ⅲ的正片滤镜,在GR Ⅱ时代,由于像素不如GR Ⅲ高,正片效果并没有GR Ⅲ上这么惊艳。像素更高的GR Ⅲ起码在画面表现方面对于GR Ⅱ来说是绝对的进步,绝不会存在所谓的“胶片质感”降低的问题,大颗粒和像素低带来的劣化,绝不是胶片质感。

RICOH GR Ⅲ / F5 1/250秒 ISO 200 正片模式

        自从感受到GR Ⅲ的画质有明显的提升后,我比较多用的滤镜就是正片模式,而且在调节菜单中,正片模式的上方就是高反差黑白,我惯用的两个滤镜都可以快速的切换调整。GR Ⅲ的正片模式比起普通或者鲜艳模式来说,会较为克制的控制颜色和高光的溢出,直出对比普通模式和正片模式,还可以看出明度方面正片模式也极为独特,的确有类似胶片正片的观感。

RICOH GR Ⅲ / F2.8 1/2000秒 ISO 200 正片模式

        GR Ⅲ的人像肤色和前代相比,白平衡会微偏冷一点,肤色会更讨喜一点。在用GR的时候,不论是普通模式还是鲜艳模式人像肤色都不算讨喜,当时和富士X100相比,GR人像肤色自然是不如的,不过现在来看,全新的ISP、算法让GR Ⅲ的白平衡稳定了许多,观看感受也好了很多,尤其是高光控制要比现在的富士X100系列要从容,高光部分的过渡在JPG直出的表现上来看我是很满意的。

RICOH GR Ⅲ / F2.8 1/1600秒 ISO 200 正片模式

        画面的色彩、滤镜的表现,其实是比较主观的感受,不同人对于不同品牌的白平衡、色彩倾向都有不同的体验和好恶,但单纯从特色来说,GR Ⅲ还是具有自己个性的一面,不仅仅是有高反差滤镜的加持,整体来说画面的颜色表现和别家风格还是有所区别的。此外除了画面、成像之外,GR Ⅲ更重要的是拍摄、使用的体验,或者说轻松的拍摄体验,是许多人钟爱GR系列的原因之一。

RICOH GR Ⅲ / F2.8 1/40秒 ISO 12800 高反差黑白

        前面提到GR Ⅲ得到了高画质、机身防抖、更好的对焦,但是取消了内置闪光灯,那么得到了那么多,又失去了一个内闪,对于拍摄来说重要吗?

        其实认真思量就会发现,对于一架相机来说,高画质、机身防抖、更好的对焦和内闪不是二元对立的,闪光灯的作用绝不止暗光补光这一点,即便是GR Ⅲ高感可以像华为手机有40多万,也不能代替闪光灯对物体纹理、质感的改变。

        不过闪光灯同样也不是GR Ⅲ的唯一,如果让我权衡我还是会选择GR Ⅲ,但是依旧对于闪光灯这件事耿耿于怀。

RICOH GR Ⅲ / F2.8 1/50秒 ISO 200 正片模式

        GR Ⅲ的防抖自然是有作用的,但是我可能习惯了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去模仿微微抖动,有些模糊的画面,所以到没有觉得防抖对我有太大的帮助,如果我希望得到稳定的画面,我还是会毫不留情的用上最高的感光度——哪怕给我更大的颗粒。

RICOH GR Ⅲ / F2.8 1/100秒 ISO 200

        最后,矫情一点说,GR Ⅲ具备了其他相机不具备的一个特性,就是让你愿意无论什么天气、什么季节、什么目的,都带着它出门,上街,拍照。在GR Ⅲ评测之前,我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命题,就是GR Ⅲ能不能再次把摄影师吸引回街头、户外,让摄影师再次燃起更多的冲动和愿望,在街头拍照。

RICOH GR Ⅲ / F2.8 1/250秒 ISO 200 高反差黑白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相机的性能越来越强悍,但相机的出货量和使用量都走在下坡路上,人们现在走在街头上,随手抬起手机纪录发生的事情,相机成为了专业摄影师的武器,爱好者相机,玩家相机这一概念迅速被市场抛弃。

        而GR数码更新到了第三代,无论我们对这相机有什么样的期待,这架相机都真实登场,并且可以被你拿在手里拍照了,被街头摄影拥上神坛的GR系列,能否让你再次重返街头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森山大道选择理光GR
关于器材的思考 理光GR是不是扫街神器
理光GR 高端体验
一起用GR2扫街吧!——不完全gr2介绍
RICOH ELNICA 35M
史话 | 夹缝中的理光——GR启示录(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