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延喜老子学院分享:《道德经》师资骨干的基本素养

      讲座一开始,董延喜老师从师资一词的来历进入话题。他说,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27章)有道者是失道者的老师,失道者是有道者的借鉴;学道者如果不以有道之人为师,不从无道之人身上吸取教训,虽自以为聪明却是个大迷瞪。所以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是学道之人的诀窍。这就是“师资”一词的来源。老子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强调要“贵其师,爱其资”,老子是提出“贵师”思想第一人。

        董老师说,道高德高学高者为师,按照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解释,在座的都是传道者,我们第一等的任务就是传道。要传道首先要学道!人类的最高智慧被称为道,有了大道文化的滋养,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具备大心量、大视野、大气场、大格局,才能够成大器,做大事。而离开大道文化的滋养,我们的下一代长不成参天大树。

        接着,董老师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学道行道传道的实践,从认识《道德经》走进课堂的伟大意义,知道当代教育与老子文化的关联,吃透老子的九大教育智慧,明白尽快读懂《道德经》的方法,学会把《道德经》讲得生动活泼等五个方面详细讲解了《道德经》师资骨干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他的讲座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生动活泼,不断引发阵阵笑声和掌声。这里整理董老师讲座的只言片语,与道友分享。

    中华道统,一脉相承。老子故里,千古道源。鹿邑是老子从出生到升仙,长期学习、生活和传道的地方,是老子文化的发源地,道德文化的摇篮。鹿邑人为拥有老子这位伟大乡贤而光荣、而自豪,我们要在传承、延续和践行老子文化中有所建树。

    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一部《道德经》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万物得其道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前些年教育界出现的种种乱象,就是因为丢了育人这个根本。教育改革需要从《道德经》中汲取营养,以道为本,以德育人。

    国家决定让《道德经》走进中学课堂,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千秋大业的战略决策。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一定会载入史册。这意味着,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中国将进入全民学习普及践行《道德经》的新时代。

    人,与道共生,与德同行。天人合一,人道合一。是什么原因让人和道渐行渐远了呢?是错误教育,阻断了人和道的联结。过分注重知、重术的教育,让孩子们远离了生命、远离了自然、远离了本性、远离了道。《道德经》是一部幼儿养性、少年养正、成年养德、老年养寿的宝典。一部宝典,可以让人一辈子与圣贤连根,与经典同化,与大道同行。“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人高远见识和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赋予孩子一个“经典”的背景,可以开启生命的无穷智慧。青少年把《道德经》融化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绽放在生命里,可以变成做人骨气底气和正气。

    青少年的精神血统在哪里?就在我们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道德经》就是我们的精神血统、精神命脉和精神家园。在中国人精神气质结构的最深层,我们总是发现老子在起作用。中国人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我们为拥有老子这位世界级的精神导师而自豪。   

    一部《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灵魂的文化支撑,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无尚法宝,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根底。《道德经》师资骨干担负着为天地立道心,为学子铸道魂,为中华续道统,为往圣继绝学,为社会臻和谐,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让《道德经》走进青少年,也是应对西方文化侵略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构筑青年人精神支撑和精神防护体系意义重大。《道德经》师资骨干要把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变成文化担当、文化自强的实际行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学道人、行道人、传道人、种道人!(明荷文/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24章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圆其说能力上升为哲学的整体性
泰山碧霞祠己亥年道祖太上老君圣诞庆贺祈福法会
传统文化新岗位适时推出,职业前景广阔
老子《道德經》第廿四章解读
【老子道德经微言】第一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