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对中国父母,闪婚爱玩一生嘻嘻哈哈,却把四个女儿都培养成教授

很多人都听过“虎妈”的教育模式,抹杀孩子的天性,用严厉的手段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更别说现在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好像家长不严厉不苛刻孩子就上不了好大学,有一个好的未来。

但在民国时期的一对传奇夫妻,他们从不束缚孩子的天性,一辈子嘻嘻哈哈、风风火火的,却将四个孩子都培养成了知名院校的教授。

他们是谁?又是如何在快乐教育中把孩子培养成才的呢?这对我们今天培养孩子方面又有什么借鉴之处呢?

民国才子众多,各类优秀人才数不胜数。1910年,国家组织“庚子赔款”留学生计划考试,大才子胡适考了第55名,可他有一个好朋友,仅仅拿着英语书复习了一个月,就在考试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个让胡适都称为学霸的好朋友,就是刚刚18岁的赵元任。

1892年,赵元任出生于有“相声之都”称号的天津市,然而由于赵元任的祖父在地方任官,根据清廷的规定,地方任职的官吏每隔几年都要换地任职,所以赵元任年幼的时候就跟随祖父,在各地东奔西走。

出人意料的是,年纪不大的赵元任在语言上却体现了惊人的天赋,他的大姨是常熟人,只到过他家几次,赵元任就学会了常熟话。

而且,基本上每个到过他家的外乡人,赵元任都能从他的话语中学会当地的方言。

更为难得的是,长大后的赵元任接触了不同国家的语言,并熟练掌握。他的熟练程度就连本国人都察觉不到他是个中国人,为此还发生了不少趣事。

二战结束后,赵元任到法国参加会议,到达巴黎时,由于赵元任戴着礼帽,又围着厚厚的围脖,让人看不清他的面容,这时赵元任的身旁,走过一个帮忙提行李的侍者,他听见赵元任用纯正的巴黎土语在讲话,认为他是在巴黎长大的中国人,立刻对赵元任亲切地攀谈起来,并对他说:

“你终于回来了,可惜现在国家的变化很大。”

不仅是这一次,他后来到德国柏林工作,让他的邻居误以为他是从小生活在柏林,才能说这么流利的德语。

赵元任每到一个地方,几乎都会被当地人认为是老乡,每一个人都会对赵元任说“恭喜你回到家乡”,这让赵元任哭笑不得,语言易学难精,要想让人听不出半点差别,可想而知赵元任的语言能力有多强。

赵元任最知名的一件事,是他曾经写过一篇极为有趣的文章,当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废除汉字,主张学习日本,欧美等国家的文字。

他们认为中国字太过于复杂,同一个字就有不同的音,这样大大增加了学习文化的难度,所以才导致中国人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强烈建议用拉丁字母代替汉字。

这样的意见一经提出,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然而知道此事的赵元任却气愤异常,在他看来汉字博大精深,优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语言,怎么在他们眼里就成了落后的文化?

于是赵元任愤而写出了一篇《施氏食狮史》的文章,全文只用了一个“shi”的音,却用文言文写出了一篇经典文。

文章诠释了汉字语言独特的魅力,以及它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果然此文一出,时人阅之瞠目结舌,无不赞叹。

然而出身于传统封建家庭的赵元任,内心却具有强烈的反叛思想,他对于父母给他包办的婚姻十分不满,甚至多次想要悔婚。

然而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他结识了那位与他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相伴一生的妻子。

说起他的妻子——杨步伟,称民国时代的传奇女性,虽然民国时期,民众思想得到解放,很多女性也可以抛头露面,不必束缚在家庭里。

但在传统思想的桎梏下,女性始终要保持大家闺秀的气质,不能越矩半分,但杨步伟偏要活出自我,勇于对一切封建教条说不。

有一次她在私塾读书时,老师给她讲孔圣人的教导,其中有一条叫“割不正不食”,意思是吃肉的时候一定要将肉割的方方正正,这样的肉才可以食用,如果歪七扭八的就不要吃。

读到这句话时,杨步伟拍案而起大声说道“这是浪费食物的表现,所有人只吃方正的肉,那剩下的肉又是谁来吃呢?现在很多穷人连肉都没有尝过,他却如此浪费,真是可恶。”

面对如此离经叛道的言论,老师当然也没有客气,当即打了她一顿板子。

与传统思想中认为女性应当依附于男性思想不同的是,杨步伟认为女性有属于自己的光辉,不必依靠男性。

当年她报考南京女校时,学校的入学考试题目出了一道《论女子读书的益处》。

其他考生大多答的是增长见识、培养气质或者光宗耀祖之类,只有杨步伟惊世骇俗地写出:

女子者,国民之母也。

在她看来,女性是时代的光芒,女性的整体进步,才能体现出时代的整体发展。

杨步伟

杨步伟不但思想前卫,学识也非常渊博,30岁时就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而且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西医院院长。

而且和赵元任认一样,杨步伟对包办婚姻深恶痛绝,为此多次逃婚。就是这样两个世人眼里离经叛道的人,却彼此情投意合,一见钟情。

当时赵元任来到舅父家里,打算劝说舅父为其解除婚约,却意外遇到了杨步伟。

两人都对彼此互生好感,在之后的接触中,赵元任得知了杨步伟,多次对家人给自己包办婚姻提出反抗,他十分同情杨步伟的遭遇,他明白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女人,想要冲破传统礼教,有多么的不易和勇敢。

彼此相爱的两人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他们一致的要求下,对所有参与他们婚礼的宾客不收取任何的贺礼,除非宾客送的是诗文书信或者是乐谱。

结婚后的赵元任和杨步伟,生活非常幸福,相继生下了4个女儿。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里,4个女儿的降生,反而让赵元任和杨步伟非常高兴。

有了孩子的生活,忙碌而幸福,为了更好的照顾家人,杨步伟转身投入家庭,然而这并没有掩盖她身上的光辉,在家庭中她仍然发挥着自己的价值。

在照顾家庭的同时,杨步伟还写了《一个女人的自传》、《中国妇女历代变化史》等书。

在照料家庭的同时,杨步伟也没有放弃思考和学习,而是将自己的理解写成了书籍,留存了下来。

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俩也发挥着各自的特长。赵元任喜爱音乐,因此他时常亲自作曲,写出朗朗上口的儿歌。

有时一家人就这样边弹边唱,孩子们还会随意给父亲修改乐谱,赵元任也非常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创作。

除此之外,赵元任还会搜集不同国家的文学名著。让孩子从小就通过书本,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文化。

母亲杨步伟,早先是医学博士,在饮食上颇有研究,为此还专门写出了《中华食谱》一书。详细解说了饮食上的各种搭配以及如何烹饪,才能既保留营养,又不失其美味。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书籍,无疑是开创了营养学的先河。

然而杨步伟的事业,却经常引来女儿们的抗议。因为女儿们总觉得妈妈的烹饪手法,没有自己厉害。甚至有时经常要求杨步伟将书中的内容,换成女儿们自己的理解。

每当这时杨步伟总是寸步不让,母女间难免引起纠纷,这时赵元任就会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一面安抚妻子,一面照料孩子,家庭氛围很是和谐。

更为难得的是,夫妻俩在教育孩子的想法上出奇的一致,他们从不逼迫孩子学习,也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对于他们而言,在生活中活出真我、恣意洒脱,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母亲杨步伟常说的那样:我就是我,不是别人。女人不必为了家庭和伴侣而放弃自我,只有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才能赢得更好的生活。

在教育孩子上夫妻俩人认为,只有父母自信乐观、以身作则,孩子才会效仿。相反,如果父母都没有做到,反而要求孩子,孩子自然会叛逆。

在四个女儿的眼里,她们的母亲散发着新时代女性的光辉,不矫揉造作,反而神采飞扬,母亲俨然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四个女儿非但没有荒废学业,反而各个出色。

长女赵如兰是哈佛大学第一位华裔女教授,在那个华人普遍被人瞧不起,认为智商低下的时代,赵如兰却成为了哈佛大学首位女教授,其学识地位不言而喻。

二女儿赵新那,是中国化学计量学的奠基人。三女儿赵来思,一生致力于写作,是儿童文学的先驱。四女儿赵小中,是国内最早研究天体物理的专家教授。

四个女儿,个个出色,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是佼佼者。谈及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四个女儿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四女儿赵小中是天体物理学的专家,然而她的启蒙老师却是她的父亲。小时候的赵小中喜欢看星星,她经常对着父亲说“我想把星星抓在手里。”

面对孩子的童言无忌,大部分父母都会选择一笑而过,然而赵元任对女儿的话却十分上心。

他经常带着女儿在夜晚的星空下散步,教女儿认识不同的天体。在父亲的带动下,女儿的想象力越来越发达。

赵新那教授

有一次赵元任蹲下来对女儿说道:“这世界很大,远比你认识到的和我认识到的加在一起还要大。然而现在的我们只能知道,我们的外面有星星环绕着,但是星星的外面有什么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就留给你去探索,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了答案,请一定告诉我好吗?”

年幼的女儿听了父亲的话后,眼睛散发出憧憬兴奋的光芒。一颗求知的种子在她的心中种下,到了大学后,四女儿便选择了天体物理专业。

赵如兰教授

在孩子们看来,父亲总能找到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赵元任经常说,他希望孩子能够好好玩耍,这个玩不是胡闹的玩,而是指天马行空的创造力,真正抛弃一切烦恼,释放内心的奔跑玩闹。

比如三女儿爱美,赵元任也不加以斥责,反而经常拿古时候有才情的女诗人做例子。

赵来思教授

有一次他对三女儿说道:“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很少有人见过李清照,却都认为李清照一定是一位美女呢?”三女儿摇摇头说不知道。然后赵元任故作神秘地说:

“这是因为李清照学识深厚,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她的诗词,让人即使没有见面却感受到她内心的温婉和美丽。”

听了父亲的话,三女儿每天都忘我地研读起课本,长大后在写作方面也颇有心得。

二女儿爱玩儿也时常生病。好多次二女儿生病时,赵元任就把她抱在腿上。一边和她玩一些自己发明的小游戏,一边和她比赛背诗词,看谁先背的快,转移女儿的注意力。

治疗的过程总是有些痛苦,然而在父亲的带动下,女儿沉迷于游戏的乐趣,不仅学会了知识,也感受不到生病的痛苦了。

有很多人认为,赵元任和杨步伟两个人成就斐然,他们教育下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差。

然而很多高智商的父母,生下的孩子却往往有着性格缺陷,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要想让孩子智商和情商双商发展,离不开父母的正确教导。

很多父母为了照顾孩子而委屈自己,其实这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实现自我的价值,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我的重要性。

将自己的生命强行捆绑到孩子的身上,不但会委屈了自己,还会加重孩子的负担。

赵元任和杨步伟,两个人都活出了自我,并没有因为孩子而委屈半分。他们对待生活的豁达,将生活过成诗歌的日子,也启发了他们孩子乐观向上的品质。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束独特的光。先照亮自己,才能照亮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国民御姐到最牛妈妈,看她完美平衡事业和家庭,有孩子的都该看看
看完赵丽颖生的娃,再看杨颖生的娃,到底有没有整容真的一目了然
《一个女人的自传》杨步伟
民国才女杨步伟:19岁当校长,32岁嫁学霸,4个女儿全是名校教授
翁帆父亲翁云光:目睹女儿贴身陪伴杨教授的17年,她的婚姻我放心
厦门女童遇害案续:全家连夜开会共同决定抛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