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瓴又出大手笔,张磊投资这家公司的逻辑是什么?

导读:本公众号专注于优质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和价值投资理念传播,我会尽量去分析一些估值在合理区域的股票,但有时候找不到这样的公司,只好分析一些在高位的股票,此类文章仅仅是作为分析公司的一个笔记,以便隔段时间有记录可查,对于这种类型的股票,大家千万不要买,如果是离买点不远的股票,我会在文章结尾明确说明可买入的估值。

西瓜君近期没有买入任何新能源行业公司股票的打算,本文仅仅是作为研究动力电池行业的笔记,不构成买卖依据。

我一直强调分析一家企业要全方位、多角度去论证,如果每个角度论证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那这家企业是好公司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在分析宁德之前,我想先抛出一个问题:高瓴为什么不在两年前投资宁德时代?那个时候宁德不是更便宜吗,现在投资的逻辑又是什么?其实在2018年的时候我是简单看过这家公司的基本面的,当时并没有觉得特别优异,但最近又重新看了下,发现公司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改善。

首先,从财务数据来看,宁德的表现更好了,虽然财务数据不能代表全部,但能从侧面反映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光看财务显然不行,但完全不看财务,等于就放弃了审视一家公司的一个很好的视角。

动力电池处于新能源产业链的中游,一般来说,在产业链中游的企业会比较苦,上游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自己没有销售渠道,下游受终端产品制造商的压款,现金流比较差,但是宁德在这方面却比竞争对手要好很多。

从预收账款来看,宁德要远远好于其竞争对手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尤其是近两年动力电池需求井喷的情况下,比如18/19年宁德的预收账款达到49.9和61.6亿,占营收比重高达16.9%和13.5,而亿纬同期这一数值低于1%,国轩高科为1.3%和2.1%。

收现比也是逐年提高,近两年达到1.14,净现比上升的趋趋势更加明细,15~19年净现比分别为:0.7/0.72/0.51/2.69/2.34

在预付账款方面的优势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也是优于大多数竞争对手的,宁德18/19年预付账款为5.38和8.65亿,占营收比重为只有1.82%和1.89%。
正是由于较少的预付款和很多的预收款,公司在上下游话语权比较强,所以,虽然公司的资本性支出比较多,但利息支出却并不多,远好于同行业的其它公司。在18年公司IPO后,资金比较充裕,近两年财务费用甚至为负的2.8亿和7.8亿。

在有息负债方面的情况也非常优良,2019年有货币资金322亿,短期借款21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0.77亿,长期借款49.8亿,应付债券15亿,有息负债合计96.6亿,我们保守起见,把IPO募集的54.6亿剔除掉后,公司账上还可有170亿的资金,这笔钱虽然不是自由现金流,但一家公司能做到帐上有这么多净货币资金,也体现出它在产业链上的强势地位。其实,从经营的角度来说,公司根本不缺钱。

从公司近5年的各项财务指标来看,从18年开始明显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大概是这一次定增如此受机构追捧的原因吧,参与申购的机构多达38家以上,其中包括UBS AG,J.P. Morgan这些资本大鳄,最终认购最多的前两家机构是高瓴和本田,分别为100亿和37亿,至于有人说锁定期只有6个月,所以担心6个月后高瓴会不会退出,这个我觉得是多余担心了,百亿级别的资金参与定增,怎么可能半年就退出呢,必定是长线投资啊,再者说,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想退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出来的啊。

那问题来了,既然公司在经营层面并不缺钱,但为什么这次要定增募资200亿呢?这个问题等我们分析完公司业务方面的情况自然就找到答案了。

前面我说过,动力电池在产业链中处于中游,上游受锂、钴等原材料涨价的制约,下游可能受到整车企业的压款,这个产品并没有说存在非常深的技术壁垒,核心竞争力还是体现在规模效应上,加上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要想形成规模化优势,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现在不缺钱,不表示将来不缺钱。

公司除了扩大电池产能规模以外,也开始在上、下游拓展,在正极、负极、电解液、锂矿、镍矿等方面都有产能布局,比如,与德方纳米设立合资公司投建1 万吨/年磷酸铁锂正极项目,通过子公司宁波邦普生产正极材料、三元材料及前驱体,上游矿产方面,公司分别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尼参股锂矿、镍矿企业,保障原材料供应。

在下游,公司从 2017 年起先后与多家国内车企成立合资公司。

可以看出公司对上下游这些业务的拓展都需要资本的运作,光靠公司自己的投资部门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有专业的机构牵线搭桥,和长期机构投资者形成战略利益共同体,显然是一个更好的办法,而高瓴又是一家非常擅长业务整合的长线投资者,最著名的就是对腾讯的电商业务和京东的整合,腾讯卖流量给京东,京东出让股权吸纳了腾讯的电商业务,实现了双盈。

而且,公司近两年也开始拓展国外业务,公司从 2017 年相继在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成立子公司,有跨国投资机构的入股,显然也是有利于发展国际业务的。2018 年,公司在德国成立了子公司,建设首个海外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分两期建设,计划 2021 年投产,2022 年达产后形成14 Gwh 的产能。

客户方面,公司目前已进入特斯拉、宝马、大众、日产、通用、本田和戴姆勒等一流车企的供应链。2018年 3 月,公司拿到大众集团 MEB项目的 200 亿欧元动力电池订单;2019 年被宝马集团追加动力电池订单至 73 亿欧元,供货时间为2021-2030年;同时公司将会为国产特斯拉供货,按照上海工厂短期 50 万辆的规划,预计每年电池需求 30Gwh,折合约300 亿人民币,公司有望拿走部分订单。

产能方面,截止 2019 年底,宁德时代已投产能58.5GWh,其合资子公司已投产能 22GWh,两者合计80.5GWh,全球第一,远超 LG 化学的 65GWh、松下的47GWh、三星 SDI 的23.6GWh。截止 2020 年 6 月,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规划产能达344GWh,领先于 LG 化学的 167GWh、松下的123GWh、三星 SDI 的48.4GWh,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综上,无论是从行业、财务、产能、订单等几个方面来看,公司的成长性都是非常好的,而且最关键的是,从18年公司的基本面变得越来越好,财务指标大幅改善,现金流的优异程度有质的飞跃,订单大幅增加,获得一线车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上下游布局正在顺利进行,就像是一个经历过残酷厮杀的人,脱颖而出,未来成长的确定性很高,符合高瓴一惯的投资风格。

唯一的缺点可能目前100xPE估值太高了,对于这种高估值股票,我更喜欢在深度调整后的低风险区域介入。

历史优质文章:

从现金流中发现牛股(4)-八方股份

从现金流中发现牛股(3)-小熊电器

从现金流中发现牛股(2)-昭衍新药

从现金流中发现牛股(1)-欧普康视

  两支明年可能迎来双击的的小盘股

 《西瓜君的财务分析课》开课啦(视频版)

  复盘2019年发掘的翻倍大牛股

  如何快速高效地阅读财报(两条主线、四个步骤)
  财报排雷手册
  几支高成长次新股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一季报,看宁德时代(300750.SZ)的产业信仰
重估宁德时代 | 品牌新事
宁德时代的壮年危机
投资最重要的事儿
聊聊“一路起飞”的行业!
为什么动力电池将再造一个亿纬锂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