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一字一故事(324)
编者按:近日在大道传薪博客中看到有关对奥妙无穷的中国汉字的介绍,觉得很有价值。文字不衰,国运长存。我认为推广文字知识,很有必要,因此通过简单编辑将大道传薪的介绍献给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馆友。感谢大道传薪的辛勤劳动。--冷月无声
一日一字一故事(324)
作者:大道传薪  渔(yú)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出自《吕氏春秋·义赏》。意谓把池塘弄干了来捕鱼,怎能不获得鱼,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喻指凡事要作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这里的“渔”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渔”字有好多种字形,或水中游鱼,或用于捕鱼,或以网捞鱼,鱼的数目也由一条到四条不等。其实多种形体所表示的是一个意思。即网鱼、钓鱼或双手捉鱼之形。到小篆形体时,左侧水形没变,右侧却变成了两条鱼,而且下端的两只手也简省掉了。楷书字形删繁就简,最后写成了现有的“渔”字。
“渔”字的本义是“打渔”。如陶渊明《桃花园记》:“见渔人,乃大惊。”意思是说:他们看见打渔的人,大为惊讶。”
也可以引申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也称其为“渔”。如《汉书·何并传》:“以气力渔会闾里。”意思就是:用武力去掠夺乡村老百姓的食物。
渔民笑意
朱冼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生前对家鱼人工养殖方面的研究,解决了淡水养殖鱼苗的问题,渔民们从心里感谢这位为我国渔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过去每到夏季,渔民们都要到长江、西江等天然产卵场打捞鱼苗,运回来饲养。这样既费工费时,鱼苗死亡率也高,还供不应求,极大地影响了人工养殖和市场供求需要。怎样能解决这个问题?1956年朱先生毅然决定对人工繁殖青草鲢鳙鱼的研究,首先抓鲢鱼鳙鱼。
朱先生了解这两种鱼的生态特点,就近建造环形水道,把性成熟的鱼捕捉到环形水道中,“骗”他们产卵,受精,育出鱼苗。为了观察鱼回游规律,他常常带领一些同志跣足赤膊跋山涉水,栖身在漏雨的草棚下,有时半夜起来坐在水边观察潮改动向,分析鱼情。
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杭州和诸暨用绒毛膜促性腺素试验成功,完全探索出一套青鱼培养、催产、孵苗的操作方法,渔民们笑了,从此,淡水养殖的鱼苗再也不用依赖长江等自然水域了。
你在本篇停留
 
·
冷月无声欢迎您
更多精彩等待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国风光(4685)宁德大黄鱼之乡
两万六千尾“媳妇鱼”放流鸭绿江
蓝子鱼的养殖技术
爱恨交加养殖路
太湖重现“亚洲美人鱼” 渔民转手卖了100元
扶不起的大黄鱼:我国咬牙放流30年,为何始终救不起一条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