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弘毅老师讲《学记》

炎炎夏日,年轻博学的弘毅老师为张家口的国学爱好者送来了《学记》。

张美英老师:

今天有时间上网查了一下,弘毅老师给大家讲的《学记》,是《礼记》49篇中的其中一篇。是冬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则分为五类,其中:一通论礼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等篇…………敬请同学们阅读一下我下载的这篇“《礼记》内容简介”。感恩大家的赏析[咖啡]

若水老师分享:

酷暑渐远,凉意微微。慵懒了一夏的大脑,在清秋的气息里,伴着风轻云淡的心情缓缓复苏了。适时,弘毅老师送来了经典解读《学记》。身为27年教龄的老教师,让我侃侃而谈教育理论,我实在汗颜。充电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有位学者很深刻地提出:如果不学习传统文化,中国人的灵魂就会漂移。可见,传统文化之于我们的重要。因此,国家从上至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意在传承。那么,何为传统文化?从甲骨文到篆书的会意功能都在告诉我们:传即双手恭敬地呈上。应该首先继承,继承之后再批判。批判之后再也无法继承了。所以,“传承传统文化”,应该是“承传”。先承才能后传。而我们这代人“承”得很不够,就无法“传”。“统”是一条贯穿所有的主线。分为道统、政统和学统。而承传道统叫传统。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大概念。文化,人们天天谈论,何为“文化”?承传道统,以文化人叫文化。被文所化,叫“有文化”;没被文所化,叫“没文化”。

《学记》仅仅一千多字,却胜过所有的教育理论,其深刻透彻可见一斑。弘毅老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准确解读文意,并传达给我们字面含义之外的深意。正本清源,学养深厚。弘毅老师的解读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其中几个观点,我很认同。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与同仁分享。
一、学习经典的几个阶段及其作用。《学记》中:“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修—息—游,是学习经典的一个完整链条。四个阶段次第展开。“藏”,就是读诵经典。为何提倡读乃至背会经典?这个最好在小学阶段完成的学业,可谓童子功。年龄幼时,记忆力好,能记尽可能多的东西最好。尽管理解力不够强,但达到一定年龄时,记忆库里的储蓄一定转换成生活中的应用。由此,我想到民国时期为何出现了那么多大师?就是在这些人幼年时深厚的国学经典给了他们大师的内涵。“修”即解读经典。由于时代原因,这些经典离我们较远,我们必须对它们解读,才能继承。这就需要学养深的人引导。对经典的解读尽管没有唯一的标准,见仁见智,但我们需要查阅资料,尽量减少错误。“息”是转化的过程。好多人都在学习经典,甚至叫做研究。但能做到研修的人才能称得上“息”。因为他们对照经典,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对号入座,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点很具有实践意义。现实中,我们太多人埋怨国民素质不高,但他(她)却无视自己的行为违背秩序。没有实现真正的转化,即无“息”。最后一个阶段是“游”。它是力行之意。在生活中按照经典所讲去做,受益匪浅,证明老祖宗的话是对的,然后继续学习经典,继续力行。而如今的我们教师,在“藏”的阶段,却“呻”,即照本宣科;在“修”时却“讯”,即训斥孩子;在“息”和“游”的阶段全无内容,无休止地重着“呻”和“讯”,致使链条中断,违背规律,何以成功?
二、不能很好地解决在校学习与在家学习的矛盾。《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时教”指在学校学习,就是真正的学校教育。“居学”是在家学习,即在玩中学。二者相辅相成,“居学”是对“时教”的有效补充。而现在的孩子只有“时教”,没有“居学”,在校时间太长,反而效果不佳。纵观各个教室,学生上课犯困现象普遍,令我们头痛脑伤而不得解决。学生犯困原因,深究无外乎归结于信息不匹配。老师讲的信息量大,而学生能消化的信息量小。呜呼!“时教”长焉!学生汲取营养的通道堵塞,屏蔽老师传达的讯息!
三、如何走进孩子的心里?如何做合格的老师或家长?《学记》中谈到:“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观”在甲骨文中很形象地展示为一双猫头鹰般的大眼,盯看着一只手上托起的小鸟,意会给我们:这是远看,并且看得十分准确、清楚。“存”是温存、体恤、体察之意。这就教给我们教师时时观察学生,并不轻易发言,而是体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这同样适用于“居学”时的家长。而作为老师或家长的我们,总以及时纠正孩子的偏差为已任,并美其名曰“负责任”。甚至有时性子太急,误判误打的冤案时有发生。我们就像一架直升机,盘旋在孩子生活的上空,时时监控、处处轰炸。
跟着老师一起研读《学记》,受益良多。它传达给我们的主要是“术”,“道”的东西很少,无疑是教育的法宝。从建国初期的仿苏教育,到后来的美式教育,我们“拿来”了不少别人的东西,对教育的投入力量不小,无论是体制内、体制外,还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收效却不尽如人意。看来,方法和规律是关键。《学记》把最本质的教育规律告诉我们,让我们有“法”可依。其实,教育是最朴实的东西。把教育搞得很玄乎的大抵是骗子,把教育搞得很艰难的可能是傻子。而我们既骗人又变傻,却不能自救。企盼着用中国教育智慧培养有中国智慧的人,用中国教育智慧培养有中国文化的人。
——与同仁共勉

开心老师分享:

酷暑渐远,凉意微微。慵懒了一夏的大脑,在清秋的气息里,伴着风轻云淡的心情缓缓复苏了。适时,弘毅老师送来了经典解读《学记》。身为27年教龄的老教师,让我侃侃而谈教育理论,我实在汗颜。充电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有位学者很深刻地提出:如果不学习传统文化,中国人的灵魂就会漂移。可见,传统文化之于我们的重要。因此,国家从上至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意在传承。那么,何为传统文化?从甲骨文到篆书的会意功能都在告诉我们:传即双手恭敬地呈上。应该首先继承,继承之后再批判。批判之后再也无法继承了。所以,“传承传统文化”,应该是“承传”。先承才能后传。而我们这代人“承”得很不够,就无法“传”。“统”是一条贯穿所有的主线。分为道统、政统和学统。而承传道统叫传统。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大概念。文化,人们天天谈论,何为“文化”?承传道统,以文化人叫文化。被文所化,叫“有文化”;没被文所化,叫“没文化”。
《学记》仅仅一千多字,却胜过所有的教育理论,其深刻透彻可见一斑。弘毅老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准确解读文意,并传达给我们字面含义之外的深意。正本清源,学养深厚。弘毅老师的解读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其中几个观点,我很认同。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与同仁分享。
一、学习经典的几个阶段及其作用。《学记》中:“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修—息—游,是学习经典的一个完整链条。四个阶段次第展开。“藏”,就是读诵经典。为何提倡读乃至背会经典?这个最好在小学阶段完成的学业,可谓童子功。年龄幼时,记忆力好,能记尽可能多的东西最好。尽管理解力不够强,但达到一定年龄时,记忆库里的储蓄一定转换成生活中的应用。由此,我想到民国时期为何出现了那么多大师?就是在这些人幼年时深厚的国学经典给了他们大师的内涵。“修”即解读经典。由于时代原因,这些经典离我们较远,我们必须对它们解读,才能继承。这就需要学养深的人引导。对经典的解读尽管没有唯一的标准,见仁见智,但我们需要查阅资料,尽量减少错误。“息”是转化的过程。好多人都在学习经典,甚至叫做研究。但能做到研修的人才能称得上“息”。因为他们对照经典,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对号入座,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点很具有实践意义。现实中,我们太多人埋怨国民素质不高,但他(她)却无视自己的行为违背秩序。没有实现真正的转化,即无“息”。最后一个阶段是“游”。它是力行之意。在生活中按照经典所讲去做,受益匪浅,证明老祖宗的话是对的,然后继续学习经典,继续力行。而如今的我们教师,在“藏”的阶段,却“呻”,即照本宣科;在“修”时却“讯”,即训斥孩子;在“息”和“游”的阶段全无内容,无休止地重着“呻”和“讯”,致使链条中断,违背规律,何以成功?
二、不能很好地解决在校学习与在家学习的矛盾。《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时教”指在学校学习,就是真正的学校教育。“居学”是在家学习,即在玩中学。二者相辅相成,“居学”是对“时教”的有效补充。而现在的孩子只有“时教”,没有“居学”,在校时间太长,反而效果不佳。纵观各个教室,学生上课犯困现象普遍,令我们头痛脑伤而不得解决。学生犯困原因,深究无外乎归结于信息不匹配。老师讲的信息量大,而学生能消化的信息量小。呜呼!“时教”长焉!学生汲取营养的通道堵塞,屏蔽老师传达的讯息!
三、如何走进孩子的心里?如何做合格的老师或家长?《学记》中谈到:“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观”在甲骨文中很形象地展示为一双猫头鹰般的大眼,盯看着一只手上托起的小鸟,意会给我们:这是远看,并且看得十分准确、清楚。“存”是温存、体恤、体察之意。这就教给我们教师时时观察学生,并不轻易发言,而是体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这同样适用于“居学”时的家长。而作为老师或家长的我们,总以及时纠正孩子的偏差为已任,并美其名曰“负责任”。甚至有时性子太急,误判误打的冤案时有发生。我们就像一架直升机,盘旋在孩子生活的上空,时时监控、处处轰炸。
跟着老师一起研读《学记》,受益良多。它传达给我们的主要是“术”,“道”的东西很少,无疑是教育的法宝。从建国初期的仿苏教育,到后来的美式教育,我们“拿来”了不少别人的东西,对教育的投入力量不小,无论是体制内、体制外,还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收效却不尽如人意。看来,方法和规律是关键。《学记》把最本质的教育规律告诉我们,让我们有“法”可依。其实,教育是最朴实的东西。把教育搞得很玄乎的大抵是骗子,把教育搞得很艰难的可能是傻子。而我们既骗人又变傻,却不能自救。企盼着用中国教育智慧培养有中国智慧的人,用中国教育智慧培养有中国文化的人。
——与同仁共勉

侯老师分享:

浅谈《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乃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当时学生的必修课。它作为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被誉为“教育学的雏形”。其全文虽不过1229个字,但却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学记》全文言简意赅,详细阐述了诸多教育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等。本文主要论及其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教学原则、以及师生关系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系统地阐述教育思想的文献,《学记》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中公讲师侯婷婷带领大家共同回首这一经典论述,不仅有助于我们感悟古人教育思想的真谛,而且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有重大的启迪。
(一)《学记》中强调的教育的地位与重要性

1.教育的地位
《学记》的开篇首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战略地位。“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就告诉我们,统治者懂得发布政令、善于谋划国家大事,只能获得小的声誉,不能耸动民众;招贤纳良,体恤反对者,可以耸动民众了,但还不能教化百姓。统治者如果想把统治思想贯彻下去,并且充分地体现出来,必须首先做好教育事业。这实际上表明了作者的一种价值观,即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教育的重要性
《学记》还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居民,教学为先。《兑命》日:‘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玉石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好玉;人如果不学习,就不可能知晓真理。因此,古代的统治者建立国家、统治百姓,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即使在《兑命》上,也始终念念不忘的是教育。教育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国家的命运也系于教育。
(二)“善喻”的教育方法

1.“善喻”教学法的特点
孔子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还没有完全想通的时候给予启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思考已有所得,但不十分明确、还表达不出来的时候给予开导。《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喻”即启发。“善喻”即善于启发。
“善喻”教学法包括三个要点:
一是“道而弗牵”。“道”即“导”,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不能牵制束缚学生的思维,拉着他们的鼻子走
二是“强而弗抑”。“强”即鼓励、督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以鼓励和督促,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信心。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我能我行,而不能压抑学生的思维,妨碍发展。
三是“开而弗达”。“开”即“开端”,指提出问题;“达”即“通达”、“到达”,指问题的结论、答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必马上提供答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钻研。去探究,力求自己解答。
2.“善喻”教学法的核心
“善喻”教学法强调“道、强、开”,禁止“牵、抑、达”。其核心在“道”(导),其目的在“和易以思”,要求在和谐的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这不仅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本质特征。两手多年来,它一直为教育家们所推崇并付诸实践。
宋朝朱熹很重视“善喻”教学法。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又说:“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予始,而正之于终尔。”朱熹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道”,在于“指引”,而不是“牵引”,这和“道而弗牵”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现在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师应营造和谐氛围,在课堂上当好组织者与指导者,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记》中教育教学原则

1.“豫时孙摩”与“长善救失”
《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紧接着,《学记》从反面加以论证。“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之所由废也。”“豫、时、孙、摩”的教育思想包含着四条教育原则。而一“兴”一“废”,则指出了“豫时孙摩”的极端重要性。
“豫”即“预”。《学记》谈及对学生教育,应该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如等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制止,就格外费力。
“时”即“及时”。《学记》认为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教学,便会获得最佳效果。如错过时机,再勤奋费力,也难以取得成效。
“孙”即“顺”。“循序渐进”。要求循序渐进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不能好高骛远。如“杂施”无序,学生学得夹生,只能事倍功半。原苏联巴甫洛夫曾经再三告诫青年“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就是这个道理。
“摩”即“观摩”、“切磋”。主张同学之间相互观摩,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否则,独学而无友,必将孤陋寡闻,影响进步。当然,《学记》还认为,交友要慎重,不要因为交友不慎,走上歧途。
“豫时孙摩”四条原则方法,置之当今,可以视为教学指南。“教之所由兴”,在于它符合教学认知的一般规律。“教之所由废”,在于它不“豫”违“时”、不“孙”无“摩”。
为使教学更有效地进行,《学记》还提出“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善”即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这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教育者的明智、技巧和艺术,就在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特有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趣,大胆地让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尽量的发展。甚至是在最平庸的、智力发展上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其实是“长善”的最好注脚。
“救失”即补救过失。《学记》分析了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的毛病,总结出了四种类型。一为“或失则多”,表现为贪多务得,过于庞杂,缺乏专精;二为“或失则寡”,表现为学习单一,知识面过于狭窄;三为“或失则易”,表现为对学习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浅尝辄止;四为“或失则止”,表现为在学习中畏难退缩而裹足不前,缺乏积极进取的勇气。
这四种类型的缺点与毛瘸,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有张三的,有李四的;有“多”的,有“寡”的;有“易”的,有“止”的,正是“心之莫同也”。作为教师,就得深刻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2.“教学相长”与“藏息相辅”
《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还全面论证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指出了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知识是无穷的。教学是无止境的。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这就是“教学相长”。现在,“教学相长”仍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提倡,只是语意有所偏重,着重指师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而已。
《学记》又说:“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藏息相辅”的原则要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劳与逸相结合。学习时要尽心学习,休息时要尽心游乐。
这段话深刻的阐述了“正业”与“居学”——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学记》认为,课外若不练习好调弦,课内就完成不了乐教的任务;课外若不练习好声乐歌咏,课内就完成不了诗教的任务;课外若不练习好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日常礼仪,课内就完成不了礼教的任务;课外若不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艺活动,就不能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正业”与“居学”是教育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藏修息游”,虽然只有4字,却全方位地探讨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学习与游乐、亲师与乐友等诸多关系,同时指出它们是相对的统一体,是整个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很了不越的立体构建,它与我们现在倡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四)《学记》中的师生关系论

1.“知其心”与“安其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所谓“知其心”,是指以爱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育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指出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存在四种心理缺点:有的表现为贪多求全,不求甚解;有的表现为知识面狭窄,智力得不到发展;有的表现为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有的表现为畏难而退。这四方面是学生不同心理状态的反映,教师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心之其同”才能做到教之各异.对每个学生做到长其善而救其失。
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差异,学生本身的优劣,才能因材施教,才能补其所知,展其所长,知人才能善教,才能为人师。正如《学说》所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学记》把“知其心”和“知其美恶”分别看作是教师进行“长善救失”和“博喻”的重要条件,并以此作为教师的重要条件.这是颇有见地的。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引

安迪老师分享: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记》的简单介绍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是阐述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的根本原则以及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中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学记》虽然篇幅很短,然而立意高远、观点深刻、内容丰富,可谓字字玑珠。很多我们所熟知的教育名言都来自于《学记》,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

尽管如此,然而实际上《学记》中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引起普遍而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切实地融入到实际的教育实践当中。教育实践中的核心角色是教师,《学记》中一半以上的篇幅也都是在论述如何“为人师”。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算得上一个好老师呢?笔者根据《学记》的内容,将其归纳为如下四个主要的方面。

一、熟谙教育兴废之原理

一个好的老师,必须熟悉教育之所以兴(成功)或废(失败)的原因,这是施行好的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学记》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那么影响教育兴废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我们先来看教育成功的原因。《学记》中认为有四点:

第一,预先防患。即所谓“禁于未发之谓豫”。“豫”就是“预先防患”的意思。这说的是,教师必须在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和品性之前就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他们养成这些不良习惯和品性。

第二,适时而教。即所谓“当其可之谓时”。“时”就是“及时、适时”的意思。这一点说的是教育必须抓住最合适的时间及时地施行。

第三,循序渐进。即所谓“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陵节”是“超越等级”的意思;“孙”通“逊”,是“循序渐进”的意思。这一点是说教育必须依循知识的深浅层级与学生理解力的发展程度,逐渐向前推进,而不能过早教授那些学生还没有能力接受的内容。

第四,群学共进。即所谓“相观而善之谓摩”。这一点指的是学生学习应该要有学习的伙伴,且伙伴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同样是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果与上面的做法相反,就会成为教育废败的原因,即所谓“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除了这四点之外,致使教育废败的原因还有两个方面,即所谓的“燕朋逆其师”与“燕辟废其学”。所谓“燕朋逆其师”,意思就是学生结成朋党,专门与老师对着干。而“燕辟废其学”,意思是学生总是一起有一些不端的行为,荒废学业。这两点说的是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合理的引导,或者由于其他一些原因,学生之间不但不能组成一个良性的“共学”团体,反而是组成一个集体“废学”的团体。

二、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学记》中提到的主要有三点:

第一,要善于利用儿童的模仿天性。《学记》中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工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这三点说的是早期阶段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同样的道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做一个好的榜样,做出好的示范,让学生来效仿。

第二,要善于诱导启发。《学记》是断然反对填鸭灌输的教学方式的,主张“诱导启发”式的教学。而施行“诱导启发”式的教学,要遵循三个核心原则,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即是“导”,“道而弗牵”意思就是“要引导而不强拉”;“强”可以理解为“鼓励”,“强而弗抑”的意思就是“要鼓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但不能挫伤学生的信心,不能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即是“启发”,“开而弗达”意思是“要启发学生思考,但不能把什么都说尽了,要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第三,要善于“问”“答”。这一点其实和上面一点很相关。合理的提问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的好方法,著名的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对话者不断深入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见解或者否定不正确的见解。《学记》中也指出了正确提问的重要性,里面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意思就是善于提问的老师,通过一系列先易后难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很自然很顺畅地获得理解。这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非常一致。除了提问方面,《学记》中还指出合理“答问”的重要意义。“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待问者反此。”“待问”就是“答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如果学生只是随便问一下,那么就简单地回答(因为学生此时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冲动,即使详尽回答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孔夫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学生很严肃很认真地问,那么就给予详尽而透彻的回答。

三、善于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不同的学生在个性、才能、思维方式方面各有不同,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其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与此相关的,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而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长其善”、“救其失”。

“因材施教”方面,《学记》中对教师的要求是“博喻”。“喻”就是“明白”、“理解”的意思。“博喻”,意思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得学生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习惯用这种方式来理解,而有的学生又习惯用那种方式来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方式,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适合该学生方式。

“长善救失”方面,《学记》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四种过失:“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多”是指“贪多求全”,“寡”是指“孤陋寡闻”,“易”是指“轻忽随便”,“止”是指“固步自封”。这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容易犯的四种失误,但是不同的学生犯的错误不同,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犯那种失误,然后采取合理的方式来加以纠正。

关于“因材施教”和“长善救失”,《学记》所论述的内容比较有限。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必须超出《学记》论述的内容范围,应该将其作为两个重要的原则,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和运用。

四、能够使学生继志不反

“继志”和“不反”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反”指的是学生离开老师之后,依然能够自己进行学习,不因为上完课了就不再进行学习了。《学记》里指出,不善教的老师,会致学生厌学,其结果就是“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相反,一个好的教师则能够使学生“虽离师辅而不反”。

《学记》中还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一个好的老师,能够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能够让学生领略到知识的价值与思想的精妙,从而能够让学生将“为学”作为终生的志业来追求。因此,能否使学生继承其为学的志趣,也是评判一个教师是否“善教”、是否是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标准。

小结

综观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康德就曾经指出,完善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毕竟可以通过努力不断趋向完善。教育是培养更加完善的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的根本手段,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因此,教师不断追求其自身的完善,其意义就更显重大。愿天下教师共勉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的影响
36年教龄退休教师说:只有坏学生惦记着我
“三美”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基
英国的“英文诵读教学法”
学生对任课教师教育教学满意度测评表
立德树人,做好传统文化教育 | 刘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