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佛幸福公开课 | 乐观的人,特现实
userphoto

2022.05.08 海南省

关注

全文大约2500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提到乐观主义者,你在想些什么?

是嘴巴从不撅着

字典里没有伤心这个词,每天

25小时保持微笑,一遇到什么开心好玩

的事就笑得前仰后合让人生怕他背过气去?

是考试挂科、恋爱分手、手机碎屏后,只要

跑去甜点店大快朵就能满血复活,

嘴角沾着一抹奶油慢悠悠地

感叹生活真不错?

但其实,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们(Benefit finders)不是盲目乐观,他们只是很能认清现实罢了。

关注现实,从不代表只关注消极

首先,小丘想先介绍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博士,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的讲师——Tal Ben-Shahar:

笑起来温暖又腼腆,有没有很可爱?

诶,积极心理学研究些什么呢?

如果说许多临床心理学研究指向治愈创伤和矫正病态,那么积极心理学就专注于如何让你更快乐更幸福。

Tal博士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支持者,认为当前心理学领域倾向于治疗,而对人的积极性的关注似乎不太多,于是就有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

该课程与他另一门心理学课程位列哈佛大学课程受欢迎率第一名与第三名,其中23%的学生向学校教学委员会反应这两门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回到正题,即为何乐观主义者擅长认清现实。

他们能认清现实,是指的能全面认清现实。

他们不是没有不高兴的时候,他们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既有弊端也有益处,并不存在完美也并不存在绝对的坏事。

关注现实,从不代表关注消极。

Tal博士本人有着注意力缺陷障碍(ADD),这让他难以集中精神,脑袋经常神游。

可他却在课上说到:“这很棒,强迫我专注于真正热爱的事物,因为做不喜欢的事情我就会分心。”他看到了缺陷带来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其苦恼。

加州的一场大火让许多人失去了家园,有的人沉浸悲痛,也有的人伤心一把后说“好在,我可以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了”。

“反正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时好时坏,不如开心一点?”

  怎么做一个乐观主义者呢?

那么,乐观有些什么好处呢?

实际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美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Marva Collins用她的积极教育法让一个又一个“差生”奇迹般地走向成功。

再比如横跨70多年的修女实验,发现乐观和长寿有积极的紧密关系。

既然大家都在说乐观好积极好,那么怎么做一个Benefit finder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Tal老师在课程中的说法:

1

小心非理性想法

大家都会有过一段“钻牛角尖”的时候,那段时间啊,无论是遇上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尽管他人看来是件小事,可自己就是心里烦得很。

等大脑咔嚓一下想通问题了,我们就会发现那时想不通的自己特不理性、特别傻。

要避开非理性想法,就要警惕三个陷阱,即3M。

Magnifying:放大

归纳是人类的天性,没有归纳我们就得不到规律,小时候第一次摸热水壶手烫着,下次就老实了。

可有时我们也会错误地归纳(巴浦洛夫的狗对此很有发言权)。

比如我们寻求陌生人帮助时,多次遭到了冷漠的反应,立刻判定其他陌生人也是不友好的,这就是错误放大的例子。

其实啊,这可以是因为单纯运气不好,导致总遇到冷冷的人,或者是寻求帮助时方法不对。别着急瞎推理,你还没遇到友好的我呢!

Minimizing:极小化

做presentation时,课堂上有100人,93人听得蛮认真,5个人玩手机,2个人睡觉,你疑惑自己是不是讲得让人乏味。

又或是,80个人干起来其他事,其余的人睡大觉,只有1个人听得认真极了,你飘飘然感觉自己“哇塞!我讲课超好的”。

以上可能夸张了点,但我们一不注意确实会踩进极小化的陷阱——也称为隧道化视野。

时刻提醒自己,放宽眼界,看清全局,你会越来越熟练地避开它。

Making Up:虚构

虚构相对上面两个M出没频率少一些,常见于如下情况:

“他不回我消息了,是不是不爱我了?”

“大家都这么强只有我这么菜,我肯定要挂科了。”

上面的话看似可笑,可我们在情绪低落时,的确容易陷入自我幻想的坏场景中。

那么应对方法是什么呢?也简单,改善心情,或者迎“虚”而上:

  • 你可以做点愉悦身心的事,身体状态好了,坏想法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 如果还是深陷其中的话,那就去验证这个坏想法吧。停止偷偷怀疑,主动找到他问问怎么回事;停止自怨自艾,去图书馆泡个两三小时,信心就回来了。

等过一段时间你回过头来,就会发现之前自我纠结的状态纯属傻得可爱,担心的事一件都没发生~

2

感激

我曾经生过一段挺长的病,期间磕了各种药片,五颜六色的让我怀疑在吃彩虹糖。我一边应付学业一边频频跑医院,治疗期间因为忌口,几乎顿顿青菜稀饭配上苏打饼。

终于熬到病好后,我从医院走出来感觉人都是飘着的——一花一草都在对我笑,路上的行人那么和蔼可亲;丽娃河荡漾的水波里肯定掺了糖,不然怎么拂过水面的风儿都是甜的?

食堂的咕咾肉简直绝了,汤汁和着软硬适中的脆皮在齿间咔嚓炸裂开,幸福得快要昏倒过去。我想趴在地上给地球一个拥抱,这个世界太棒了!

那么为什么我,或者和我一样的许多人,之前没有发现这么多美好,感谢周围这一切呢?

Tal博士说,人类是强大的变化适应机。

适应力强显然有好处,它能帮我们快速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也让我们面对伤心事时可以缓过来。

坏处呢,就是我们会对生活中美好的存在变得习以为常——我们需要学会感激,才能不变得麻木,不要等到以后再取出落满灰尘的记忆,怀念逝去的美好

另外,在这个媒体充斥了更易唤起情绪的战争、灾难、丑闻、攻讦的年代,人们对积极的事情关注太少戾气太重,我们更是要学会感激。关注现实的人,可不会只把眼睛对焦一处。

那么如何将感激培养成我们的第二天性呢?我们可以审视自己“平凡的一天”,去关注那些不费心力、不自觉就投入的事情——早晨喝的热豆浆,或是和朋友在校园里说笑。

感激需要重复的练习,我们可以一天两三次地有意去专注于这些事情,直到感激成为我们性格的一部分。

此外,Tal还推荐了记录的方法——每天记日记时,记录五件今天你感激的事情,无关大小,多么琐碎都可以。

为了避免身为强大适应机的我们连记录美好也给一起“适应”了,可以不停变花样:比如这周每天做美食风景专辑,天天记录好吃的和好看的,下一周做人物专题,写下和周围可爱人们之间的事。

Tal老师的课程不仅仅止于此,想成为一个乐观现实的人也需要长期的练习——不过好消息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就做起来,世界的好与坏,全交由你自己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为什么要力推“积极心理学”?它到底有什么用?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
没钱的时候不快乐,有钱了同样不会|如何过上真正快乐有又钱的生活?
幸福课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书
遇见积极心理学之后,我成为了一个幸福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