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状元胡同的两位状元


友情提示:本文1200字左右,阅读需3-5分钟

曹鸿勋

状元胡同里考中的第一位状元名叫曹鸿勋,生于1846年2月3日,卒于1910年9月9日,清光绪丙子状元。


第二名状元名叫王寿彭,生于1875年4月,卒于1929年7月,出生在贫民的家庭

王寿彭

在山东潍县科举历史上,有名有姓可考的文状元共七人。其中,仅清光绪年间在老潍县西南关一条百米长的胡同里,就出了两名状元:一名是光绪二年的曹鸿勋,家住巷子道南;一名是光绪二十九年的王寿彭,家住巷子路北。


曹鸿勋的中榜也破了潍县自古以来不出状元的尴尬,要知道从隋朝开始到民国结束,全中国一千年来全国不过700来位状元(武状元不算),而小小潍县城在三十年间而且在同一条巷子里就出了两名,在中国历史、地理上绝无仅有。


  闻名中外的老潍县状元胡同,大致位置在今潍城区爱国路东,胜利街南,党家湾小区西,柳树行子北,原来叫新巷子。曹鸿勋、王寿彭两家,南北相对,也就成了闻名遐迩的“状元胡同”,一时传为佳话。


   潍坊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先前古迹文物多的是。新巷子,由于出了两个状元而声名鹊起。状元巷一直保留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后来又由于旧城改造而被拆毁。使这一历史文物荡然无存,令人遗憾和惋惜。五道庙小区后来修建了一个凉亭,取名状元亭,一个书卷状的雕塑,左边是曹鸿勋简介,右边是王寿彭简介,除此之外,再无他物。曾经辉煌一时的状元胡同---新巷子,永远消失了。


PS:小贴士(曹鸿勋状元和王寿彭状元简介)

曹鸿勋(1846--1910),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为庆祝光绪皇帝承嗣大位的恩科考试中以一甲一名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后,先任云南永昌知府,继而调任云南知府。因其政绩突出,五年后升任云南按察使。随后分别出任贵州、陕西、湖南布政使、巡抚等职。曹鸿勋居官清廉,有耿直之风。清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九日,病逝于北京。其擅书法,为当时的书法名家,除为皇宫大臣书写外,首都故宫、颐和园、东华门、西华门、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家乡有《重修玉清宫碑》(俗称四面碑)、《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现在潍坊的收藏家手中,还存有不少他的墨宝。

王寿彭(1873——1929) 1903年王寿彭中状元后,曾出任湖北省提学使,创办“两湖优级师范学堂”,为两湖培养了一批教育人才。他在兼署藩篆期间,创立预算制度,并制定学款独立章程,使办学经费专款专用,为全国之首创。民国初年,任山东都督府和巡按使署秘书。1916年后任北京总统府秘书多年。1925年任山东省教育厅长。次年创办山东大学并任校长。病逝于天津。


如果你觉得此文不错的话

可以转发+点赞,十分感谢

如果喜欢他的文章,就关注他吧

喜欢记得来一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宁有状元吗?
科考奇趣:时隔28年,一巷俩状元
状元胡同
潍县科举人物与地名
不到30年,一条潍县巷子里走出两位状元
清朝潍县“状元胡同”的两位状元曹鸿勋、王寿彭_贵文草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