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科学解读:6岁前做这件事对孩子智能发育最有效,越早开始越好

前几天,有妈妈问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千妈,你在阅读上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会不会挤占孩子其它领域的发展?孩子不只要读书,还要玩拼图玩乐高做运动……

其实玩乐高做运动乃至舞蹈画画等兴趣爱好,我们都有。但确实没有阅读花的时间多,尤其学龄前,每天阅读在我们家是最重要的事。

如此重视,并非随意而为,而是遵循了一些科学依据。

正好有人问到,今天就跟大家聊聊。

为了把这个问题掰透,接下来,我将分两部分为你做阐述:

第一部分,我会从脑科学的角度解读“为什么学龄前抓阅读,对孩子智能发育最有效”;

第二部分,我会结合自己多年来在阅读领域的学习和伴读经历,解读“为什么陪孩子读了很多书,孩子没有体现出智能优势”。

有兴趣的爸妈,耐心往下看,干货都在后面~~

01

为什么学龄前抓阅读,

对孩子智能发育最有效?

说到阅读,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你可能会讲:

“孩子小的时候,阅读就是看看书、听故事咯。”

脑科学研究结果不是这么简单哦。

当孩子眼睛接触到书本,他就开始进行视觉处理,之后是图像处理、文字解码,因为故事有语言环境,所以他的大脑还要做语意解读,分辨听进来的东西是什么意思。

听懂后还没完,孩子还会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听到的东西对“我”有什么意义,这时,他的大脑在忙着做背景知识的提取。

接着,因为故事有情节推动嘛,孩子还要做因果判断和推理,才能听得明白读得下去。

故事内容中往往包含角色情感、情绪的变化,所以,阅读还需要调用到大脑里掌管感觉、情绪的部分。

最后我们会跟孩子讨论、复述故事,孩子需要回忆内容、梳理时序、组织语言,这样大脑里记忆、逻辑、语言区块整个都亮起来。

你瞧,看似简单的阅读行为,却促使了孩子大脑非常多区块,包括视觉、语言、逻辑、注意力、记忆力、感觉脑的同时活化!

这是十分难得的现象。

国外科研机构用ERP脑波研究、FMRI脑造影研究及言谈分析研究等方法做实验,证实了这点:

比起其它学龄前从事的活动,拼图、玩玩具、运动等,阅读是用到大脑区块最多且活化程度最高的。

从这个角度看,你就理解了为什么学龄前抓阅读是件超值的事。

因为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黄金的时期,这时候介入阅读,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孩子大脑活化。

所以,你的共读陪伴对孩子来说,不只是童年美好的亲子时光,更重要是会促使他大脑智能的开启,是孩子终生受益的无价宝藏!

02

怎么读才有效?

这时候可能会有家长问:

我从孩子出生就陪他阅读,这些年读的绘本都快把一个房间堆满了,为什么孩子没有表现出智能优势?

是啊,同样是读书,有的孩子读出了表达力、思考力,有的孩子却没有明显变化呢?

台湾清华大学幼教系针对这个疑问,做了语料分析实验,请一些爸妈作为参照组,看他们怎么讲故事,再去测孩子的大脑反应。

发现共读不是照书讲故事给孩子听那么简单,爸妈怎么讲,直接影响到阅读的质量。如果你想把握0-6岁黄金期,通过阅读促进孩子大脑智能发育,至少有2个共读要点是需要留意的:

1

共读不是父母的“show time”!

因为长年泡在绘本馆的关系,我有了很多观察亲子共读的机会。

观察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爸妈给孩子讲绘本真的是超用心,可谓声情并茂,唱作俱佳。

讲《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会学霸王龙嗷呜吼起来,讲《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会模仿茱莉娅吃坏肚子的样子,哇哇叫疼。

生动的演绎无可厚非,早年帮千寻建立阅读兴趣时我也常这么做。

但久了我注意到,如果只是家长在讲,孩子就好像一个听众,自己表达很少,互动也少。

想一想,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要陪孩子共读呢?

如果共读目的是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阅读能力、智能发展,那阅读的主角就应该是孩子,而不是我们自己。

所以,建议爸妈们在陪孩子共读的时候,一定记得提醒自己:

共读不是父母的“show time”,而是我们帮助、引导孩子思考、互动与表达的过程。

仅仅单向输出,孩子大脑是不会活跃起来的。只有通过“诱导”,尽可能让表达的人是孩子,思考、反应的人是孩子,才能促进他大脑各个区块的活化。

具体怎么“诱导”,我在之前文章里有过分享:

在《泛读10本不如精读1本,大语文时代我给孩子这样讲绘本》里,我讲了通读后,家长可以慢慢放手,多讲连接词,余下内容鼓励孩子补充;

在《孩子“精读”效果不好?2个雷区要避开,3个窍门要记好!》里,我讲了3个能激发孩子思考、表达的共读技巧;

在《孩子从只想“听故事”到自己“讲故事”,我用了两个小技巧》里,我讲了如何让孩子从被动倾听者变成主动表达者。

以上,供大家参考。

2

不同阶段不同招

孩子不同阶段阅读特点不同,契合特点地共读,事半功倍!

感知期(0~2岁)

这个年龄孩子靠感知了解世界,他们一拿到书就会啃会撕,因为不知道书本的功能是什么。

这个阶段,家长有件重要的事要做:选书。

大量选用能调动孩子五感的书。

翻翻书、洞洞书、触摸书、洗澡书、机关书、生活中事物出现频次高的书……都是很好的选择,符合孩子特性,容易帮他在“书”与“感知”间建立联系,不仅利于早期智能开启,也利于阅读兴趣的建立!

图画期(2~4岁)

待孩子大一些,你可能会有些郁闷:

我认真地讲故事,他却没有专心听,怎么回事?

有爸妈甚至联想到“是不是小孩专注力有问题”。

其实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是有专心的,只不过他们更多专注在自己感兴趣的图画上,而不是你讲的内容。

这时家长要顺势而为。

孩子对图画感兴趣,正好借图画提升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他大脑感知区域的发展。

观察绘本封面封底、根据插画猜故事是这个阶段很好的共读游戏。

不要小看孩子的观察力。

举个例,在《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这本书里,最后一副画面是这样:

小孩有疑问了:

为什么瓶里插着一只枯萎的花,而不是盛开的花呢?

这还真是画家留下的伏笔。

原来,这种花叫萱草,它一朵花只开一天,然后就凋谢。画家画它,是想对看绘本的人说:

值得称道和冒险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大人也不见得能留意到这细微之处。

所以,当孩子指着图画某处,向你提出问题,请别用随意的答案打发,肯定他的好奇,陪他探索一会吧,你希望孩子拥有的文综能力不就这么累积起来的么?

小时候不打底,怎能苛求他日后就在大语文上爆发?那不合理嘛。

故事文字期(4~6岁)

到了4岁,孩子兴趣逐渐聚焦到故事脉络上,他听故事时的神情开始变得专注,常常沉浸在情节里。

这时候,促进大脑逻辑思考和语言区发展的精读就该隆重登场。

具体方法,之前的精读系列里有详细解读,就不再累述。

《泛读10本不如精读1本,大语文时代我给孩子这样讲绘本》

《孩子“精读”效果不好?2个雷区要避开,3个窍门要记好!》

除了聚焦故事内容,4~6岁还是宝贵的文字敏感期。

被脑神经学家称为“文字盒子区”的大脑左侧枕~颞区在这个阶段异常活跃,如果你把握机会,适当指读、做好字源解读,对孩子日后语文学习会是莫大帮助。

看到这儿,想必你也发现了,孩子不同阶段,阅读特点是不同的。

契合特点,不同阶段不同招,阅读对孩子智能发育的促进才有效!

反之,不了解特点,从头至尾都用“讲故事”这一招搞定,结果就是花了时间却收效甚微,消耗自己也耽误孩子。

长期以来,父母都清楚阅读重要,却并不十分清楚重要在哪里,于是把阅读视为简单的“讲故事”。

事实上,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对孩子智能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型阅读评比,世界各国每年都在做。不论是小学的PIRLS还是中学的PISA,各国都想知道,做了这么多教育投入,孩子究竟学得怎么样。

为何用阅读测评?就是因为大量研究证实了阅读能力与孩子的智能发展、学习水平高度相关。

然而人类的大脑并非天生为阅读而设计,阅读脑的改造是个长期的过程,唯一不变的法门就是从小坚持,不断刺激,不断练习。

So其它事也许不着急,但阅读一定是越早开始越好!

参考文献:

《fMRI、PET与ERP技术整合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从阅读启动孩子大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岁认识1000字,5岁自主阅读西游记,一个速成小方法分享给爸妈们
宝宝的大脑营养,你给了吗?
怎么培养高智商的孩子?学龄前,家长要抓住机会,从这三方面入手
揭穿杜曼闪卡的骗局(儿童接受训练后眼神呆滞、语言障碍……)
孩子智商高怎么培养
哈佛研究发现:孩子大脑会经历3次发育高峰期,能抓住一个也不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