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有味:也说“少不读水浒”(作者:徐景洲)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时,读了《水浒》,难免不义气用事,难免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就难免不招惹是非了。但这也说明,《水浒》这部小说,影响力颇大,很容易使模仿力特强的年轻人着迷的。

    记得自己小时候,最早接触的小说就是《水浒》,是一位父母早亡,小学未毕业就进了街道工厂上班的年龄相仿的邻居借的。破破烂烂的一本书,不知看了多少人,可我刚看了个开头,他就慌慌张张跑来,说到处正破“四旧”,收缴旧书,这书他得藏起来,以后再看。他后来还带我到一个公共厕所里去学“水浒拳”,谁之刚刚“弓步马步”,就有人如厕,只好作罢了。再后来,又借到了一本扬州平话的“武松”,比《水浒》更精彩传神,我都看到了能开讲的地步,经常给街坊中的小孩们绘声绘色地“血溅鸳鸯楼”呢!那时也常听大人们说起“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话,总是不明白,那么好看的书为什么年轻人不能看。但那时镇子上打群架的小孩特别多,不知是否是受了《水浒》的影响,不过最能打架的几个孩子的外号都取自梁山好汉倒也是真的。

    但时过境迁,“少不读《水浒》”也具有了新的内涵。

    有朋友为了使刚考上重点高中的儿子打下点文学基础,让他暑假里读点中外文学名著,谁知,“那孩子竟说《水浒》没意思,比金庸的武侠小说差远了”。而且还说,许多的同学都这样认为。这真成了实实在在的“少不读《水浒》了”。

    不过细想想,与金庸的现代武侠小说相比,《水浒》的确不合年轻人的口味。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缠绵绯恻的多角爱情,想像天外的武术法器,身临其境的格斗撕杀,更具现代感的文化品味、侠义观念....都似乎更高于《水浒》一筹。记得我读《射雕英雄传》时,就迷得忘乎所以,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用了两个下午,便“一气呵成”,并啧啧称赞称奇称妙称绝不已,又何况新潮的小青年乎?“少不看《水浒》,似乎是大势所趋了。

    但我最近又把《水浒》通读了一遍,一方面我也感觉到《水浒》中的确有着过时的或并不精彩的部分,比如那后半部分的招安后征辽征方腊,文字很粗糙,而且又是英雄末路,实在不忍卒读;比如宋江,整日里婆婆妈妈的要把梁山第一把交椅让这让那,整日里想着荫子封妻的招安,(而他竟无妻无子)最可恶者是毒死了李逵,简直是个混蛋,却是第一号英雄人物;比如林冲竟能对抓到手的高俅无动于衷;比如武松“血溅鸳鸯楼”时的滥杀无辜;比如李逵的吃人肉....但另一方面,它毕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典范的长篇武侠小说,而且它所显示出来的追魂摄魄的语言功力却是现代武侠小说所难以忘其项背的,更不要说它的不可比拟的历史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了,即使是上面所说的弱点,其实也是有着深刻的阅读价值的。

    于是可以不客气地说,如今读《水浒》,更确切地说吧,是读懂《水浒》,是要有着相当强的审美力的。从这一角度说,“少不读《水浒》”,并不奇怪,而这一点,也正是《水浒》与现化武侠小说的高下文野的差别所在,也正是现代的武侠小说如今还进不了文学史而且即使有朝一日进了也永远不会有《水浒》在文学史上的至尊地位的原因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浒与武侠小说的内在联系探秘
为什么不让看武侠?
夏志清:旧版《射雕英雄传》附录
少年狂之《水浒传》
【周鸿祎致年轻人:重复的价值在哪里?】
品读【水浒传】水浒传的打戏为何不如武侠小说中的武打好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