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支历法的研究和演算
userphoto

2022.09.17 广东

关注

关键词:

太岁纪年、干支纪年、五运六气、王莽、超辰、历元、太岁、岁星、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在研究我国各种历法的过程中,发觉从早期的水族“无闰历法”(一年365天,只根据星宿固定一个起甲子日的起点,360天结束以后,5天没有干支,叫做“过年日”)感觉比较原始和粗糙

并且纪年是采取“太岁纪年”(只用地支,不用天干,比如我之前整理出来的“天星六龙历”),并且不是采取“干支纪年”,到后来可能是随着时代进步,逐渐变成“不间断的记录日干支(干支纪日),并且纪年从“太岁纪年”变成了“干支纪年”(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历史上关于历法的有很多改动,不过显然遵循一个原则:历法的制作从简单到越来越精密。

上面主要说的是“客观事实”,是历史,接下来我主要说的就是自己经过长时间计算、观测,整理出来目前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一:让干支历法能反应客观、真实的“五运六气”。

二:让干支历法能反应客观、真实的星象。(比如岁实,也就是“真太岁”木星的位置)

三:让历法更精确的同时平时的日常记录时间也不会增加难度。

需要做到以上几点,有一个最为关键的步骤:用360天换算一个年干支,并且连续纪日、连续年。

也就是我之前的文章——《破译干支历法和五运六气》里面提到的算法,下面我们来慢慢看和演算。

历法天数关系示意图:

筛选“初始点”或者叫做类似“历元”的时间点用:太初历:公元前104年 (软件-1041224日)丁丑年,冬至,初一,甲子日,JD:1683430JD表示虚拟天文馆里面的儒略日)之所以采用这一天,是因为很符合历史上个普遍观点“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巧得是,这一天的天象也是很特殊很理想的。

(可以把这一个时间点作为最佳的: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也可以不作改动。这里改动年干支或者不改动的区别就是:只需要使用者知道真实情况、或者误差多少,在演算过程中适当调整,确保准确无误就行了,换句话说年干支是一个演算的符号,可以随意改,只要符合实际情况,相当于你把某一个参数设置为AA=1,另一个人和把这个参数设置成BB=1,两种表达结果并没有区别,只要最终能演算出准确结果就行

这一天的天体情况是:

1:冬至点在斗牛宿之间,距离牛宿最近,相差大约6度。

2:太阳当天进入冬至日。

3:月日重合(阴历初一),白天的时候,月亮接近牛宿。

4:木星和太阳在大约相差12度重合,木星在斗牛之间。

5:木星和土星在大约相差18度重合。

6:木星和月亮都是在节气的“子”月内。

图片1

图片2

其他天体暂时忽略,日月相合于冬至日的甲子日,符合《史记》记载的“朔旦冬至甲子日”

先来看看关于年的术语,根据记载: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星纪(丑)

  单阏 卯(大火) 玄枵(子)

  执徐 辰(寿星) 诹訾(亥)

  大荒落 巳(鹑尾) 降娄(戌)

  敦牂 午(鹑火) 大梁(酉)

  协洽 未(鹑首) 实沈(申)

  涒滩 申(实沈) 鹑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鹑火(午)

  阉茂 戌(降娄) 鹑尾(巳)

  大渊献 亥(诹訾) 寿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奋若 丑(星纪) 析木(寅)

图片3

《尔雅》十个岁阳:

阏逢:甲

旃蒙:乙

柔兆:丙

强圉:丁

著雍:戊

屠维:己

上章:庚

重光:辛

玄黓:壬

昭阳:癸

《尔雅》十个月阳:

在甲曰:毕

在乙曰:橘

在丙曰:修

在丁曰:圉

在戊曰:厉

在己曰:则

在庚曰:窒

在辛曰:塞

在壬曰:终

在癸曰:极。

按目前历法:公元前104年,是丁丑年。

这里假设!

这里假设!

这里假设!

丁丑的丑说得是,岁星木星在丑,符合上面的摄提格、星纪(太岁位置在寅是不太符合的。本意是映衬到地理方位上,表达虚拟的运行方向,用丑寅之间作为顺逆分界线,以地支子丑寅卯这样作为顺行的时间,来表示木星运行相对的几种位置,只是和寅没多大关系)这样理解来进一步演算的话,那么验证例如2025年冬至巳年,木星会落在鹑尾巳吗?

实际上不是,2025年木星全年是落在井宿以及井鬼宿之间的鹑首位置,这种误差古时候叫超辰,解决这种诸多问题,确保能做到前面的“一、二、三点”用我以前提到的算法是这样:

(下面的演算几乎全部都是在我们常用的历法上演算,先不作改动)

已知:-1041224日木星在子月、斗牛宿之间,已经和太阳相合过头了一点,JD:1683430

已知:20251221日,甲子日冬至以相差了777600天,JD2461030

理论基础:

天干:太阳和天体的角度关系(比如星象上的甲年,这一年开始的时候,木星和太阳几乎重合。而纪年是甲,不一定木星在甲,需要演算)

地支:天体和节气的角度关系(比如星象上的子年,是这一年开始的时候,木星在节气冬至附近。而纪年是子,不一定木星在子,需要演算)

演算基础:

777600/360=2160(年干支)(360天换算一个年干支,主要用于记录时间)

777600/3592166(年天干)(359天换算一个年天干,主要用于演算年天干)

777600/3612154(年地支)(361天换算一个年地支,主要用于演算年地支)

先演算和五运密切关联的年天干的星象:

问题A:求2025年附近木星最类似-1041224日的天干位置;

问题B:求的在2025年以后最接近木日相合的时间

问题A演算:

1683430+2160*359=2458870JD=2020122日,木星类似-1041224日的位置。

图片4

问题B演算:

777600/3592166.01(十月年天干)

2166.01-21606(个)

这个6是十月干支历法里面的36天一个天干月,意思就是2025年冬至以后的6*36天,也就是:

1683430+777600+6*36=2461246JD

图片5

木星和太阳接近重合,这是以“年求月”主要算出某年内某月木日相合,以“年求年”如下:

这个6也表示多出来了6个天干年,6*359=2154

1683430+777600-6*359=2458876JD

图片6

这个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和图2的太阳木星角度是非常类似的。

再演算和六气密切关联的年地支的星象:

问题A:求得2025年冬至木星实际位置。

问题B:求得在2025年冬至以后木星最类似-1041224日的木星位置的地支位置。

问题A演算:

2461030-1683430=777600(天)

777600/360=2160(年)

因为2160完全被360除尽,所以,理论上:20251221=-1041224=丁丑年,暂时先记住“丑”。

777600/3602154.02(单位年)(每361天换一个地支年支,主要用于演算实际木星位置)

2160-2154.026(宫位)

这里的6个宫位,就是,实际2025年用360天换算一个年干支时,应该是丁丑年,木星应该在丑的位置,因为实际相差了6个位置,少走了6个宫位,因为这里用的表格,所以得顺行6个,就从丑开始顺数,数到6的时候,落到“未”,未代表的是星宿里的井鬼宿,符合,如下图,这里就是类似前天天干的以“年求月”的简便步骤(以年求月存在一定天数的误差,暂时省略)

图片7

再往后面增加1200年,看看情况。

2461030+1200*360=2893030JD

到了3208930日这一天

2893030-1683430=1209600(天)

1209600/360=3360(年干支)

1209600/3613350.69(年支)

3360-3350.6910(宫)

演算结果:3208930=-1041224=时间记录上的丁丑年,而实际上有10个宫位的差距,丑顺行10位以后,落到“亥”宫,“室壁”宿

图片8

(前面的是用记录的时间,来演算实际位置,也就是演算问题A,主要是演算木星在星宿的位置;下面我用实际的位置,来演算具体时间,也就是演算问题B,这一步是演算木星所在节气,前者可以在知道当前冬至点的情况下,转换演算成木星所在的月份

问题B演算:

777600/360=2160()

777600+(777600/360-777600/361)*361=777600+5.983379*361=777600+2160=779760()

1683430+779760=2463190JD

图片9

779760天以后回到-104年冬至时,木星所在的月份这里需要增加月20多度,对比图2,所以会落在子月冬至日附近

(实际地支推算节气的时候每隔1200年(1200*360天)木星会前进星宿大约1,这里大约有20°,演算星宿的适合没有多少误差,这个主要是因为冬至点会受“岁差”影响

再往后面演算几千年也是这样,误差很小

简化步骤:

如果还要简便一点,就得矫正年支里面的几个参数:年名、太岁、岁星。因为我在演算上面的过程中,发觉,公元前104年丁丑年的丁,是和星象不对应的,这一个时间点,年天干的位置是癸末甲初(不排除年建干支的起始时间更古老;或者对于年天干的记录,仅仅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连续不断的记录或添加天干、改进等等,不是经过修正后的真实年干支,不论符合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可以为了方便计算,直接归零,简化计算量的同时又不失准确性,这一切的原因主要因为:无法了解到“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朔旦冬至”这个关键的初始参数)

在多方面综合考虑后,我想到的解决方案如下,可以简化很多,下面开始假设、改动:

术语假设一: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诹訾(亥)

  单阏 卯(大火) 降娄(戌)

  执徐 辰(寿星) 大梁(酉)

  大荒落 巳(鹑尾) 实沈(申)

  敦牂 午(鹑火) 鹑首(未)

  协洽 未(鹑首) 鹑火(午)

  涒滩 申(实沈) 鹑尾(巳)

  作噩 酉(大梁) 寿星(辰)

  阉茂 戌(降娄) 大火(卯)

  大渊献 亥(诹訾) 析木(寅)

  困敦 子(玄枵) 星纪(丑)

  赤奋若 丑(星纪) 玄枵(子)

(仅按照之前的移动一个宫位)

地支假设二:

年支表示当年太岁位置(虚拟的)

(木星所在位置也就是岁星一定是在和它呈现六合状态的宫位,这样本身表示的是天体运行对应仰头和俯视的顺逆关系(比如月建在子,日躔在丑,月建在寅日躔在亥等等,太阳月建的日躔是地支六合的关系),一虚一实,也是古人之前用个太岁纪年的方案)

那么:-1041224日就可以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

(在不做任何假设的情况下,自然星象上面,-1041224,只可能是某亥年或某子年,而月份一定是甲子月,日干支因为早就一直采用连续不断的记录,自然也是甲子日)

按照360天换算年干支则20251221日是:纪年甲子,纪月甲子,纪日甲子。

然后按照推算和观测制成简表如下:

20210116日,纪年己未,纪月乙丑,纪日甲子,年名赤奋若,岁阳旃蒙(乙),太岁在丑(星纪),岁星在玄枵(子),JD2459230

20220111日,纪年庚申,纪月丁丑,纪日甲子,年名摄提格,岁阳柔兆(丙),太岁在寅(析木),岁星在诹訾(亥),JD2459590

20230106日,纪年辛酉,纪月己丑,纪日甲子,年名单阏,岁阳强圉(丁),太岁在卯(大火),岁星在降娄(戌),JD2459950

20240101日,纪年壬戌,纪月庚子,纪日甲子,年名执徐,岁阳著雍(戊),太岁在辰(寿星),岁星在大梁(酉),JD2460310

20241226日,纪年癸亥,纪月壬子,纪日甲子,年名大荒落,岁阳屠维(己),太岁在巳(鹑尾),岁星在实沈(申),JD2460670

20251221日,纪年甲子,纪月甲子,纪日甲子,年名敦牂,岁阳上章(庚),太岁在午(鹑火),岁星在鹑首(未),月名毕陬(以冬至后的月份为正月),JD2461030,如图片10:

*这里的岁阳和太岁是相对20251221日的依次相差1-6天,2021116日岁阳+6天,太岁-6,只因为岁阳就是年干计算是隔359换算实际年天干、也就是换算岁阳;而演算实际地支是用361天换算,纪年则采取每隔360天换算一个年干支,这样连续记录)

关于“月名毕陬”这里说明一个观点,《历术甲子篇》:“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有人解释说“月名毕聚”就是正月寅月,所以太初历正月是在寅月里面,要知道-1041224日明明是在冬至的时候,冬至的月份是子月,和寅月相差1.5个月,如图1,《尔雅·释天》记载的正月为陬,所以,就这句话来说,表示的是,冬至的子月里面的阴历月份是正月。

而且,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比如,为什么岁阳在庚,太岁在午,组成的年干支不是“庚午”吗?为什么纪年是甲子?是的你没看错,“庚午”这是客观天象,而纪年甲子是表示目前“理论上的年干支”,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这个“理论年干支”演算出精确的实际星象,至于称呼、取舍,看你怎么喜欢怎么来都行

“五运六气”在使用的过程中,我建议是用实际星象位置为准,因为有事实依据,比如现行历法2025年干支为:乙巳,照前面演算纪年干支为:甲子,而实际星象干支为:庚午,用庚午来解释五运六气比较可靠

小结:

虽然历法就纯粹从记录的角度来说,难以一目了然和自然天象对应起来,不过,只要把记录时间的方法采用不断连续的记录和360换算一个年干支,后期演算再额外换算真实的天象,就能很好的解决,前者属于记录方法,优势在于年干支连续记录不会错乱,后者属于演算方法优势在于实际星宿无误,两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并且经过现代电子产品的帮助,精确度大幅提高。个人见解,不当之处恳请斧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支量纲发明来源:“岁星纪年”
中国古代的时间制度
说年岁(易学与天文学漫谈之二)
古代的天文学很深奥,看完这一篇文绝对让你受益匪浅!
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
第四十讲 运用天文历史年代学方法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