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州教育出品:郑州中考命题组支招2018年生物、地理考试
导读

 

2018年中招【生物考试支招


嘉宾教师: 班冬梅老师

郑州中心命题组成员

郑州市学科技术状元

郑州市回民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




主持人:2018年生物中招考试具体的考试办法是什么?

班老师:依据河南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今年6月我们将迎来生物学科进入中招考试,本次考试的对象是2016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也就目前在校的初二年级学生!

本次考试采用的是闭卷的方式进行,卷面分值为50分。考试结束以后,评卷成绩将上传至河南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录取服务平台,在2019年普通高中教育录取时计入中招的总分数。


考试的重要内容


本次中招考试主要是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来命题,涵盖了课程内容部分要求的十个一级主题、50个重要概念、122项具体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在命题的时候的主要考察的内容。

在命题方向上重在考察学生的生物学的基本素质,突出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对学生的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处理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有实验分析的能力,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即是不是关注日常生活,还有生态环境这些方面的综合的考察,总之就是基础性能力的考察,然后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难度比例

本次考试具备选拔性和检测性双重的功效,它既是检验初中阶段学生就毕业这个达到毕业阶段,又是满足高中阶段的一种需要,所以在命题的时候就要关注到大部分孩子生物学习的能力,同时又要为咱们高中阶段的录取来提供一个重要的证据。那在题目的设置上,就是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来控制试题的难度,大概有这样一个比例,即基础题中档题和较难题的比例大概在5:3:2左


中招题型设置

本次生物中招考试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其中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大概占20分左右。初中阶段的选择题常见的类型有概念辨析类择题、实践应用类选择题和实验探究类,选择题设置干扰性的常见方法有偷换概念、以篇盖全、因果倒置、错误组合等,有时会对干扰项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这个结论趋向绝对化,有时设置的备选项还需要对这个图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非选择题部分每空一分,大概占30分左右,包括识图作答题、分析说明题实验探究题等题型。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插图量非常大,有许多图片或反映某一生物学事实,或是展示某一种生物体的结构,或表达某一个生理学的过程。图形的种类也很多,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图与这个食物的联系。


解题技巧

答题技巧的训练要从日常作业中开始培养,其实就四个字,审抓握调,即认真审题,抓住关键,把握规律,调整心态。因为试题中约有80%的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较难的题目只有20%,所以说胜负的关键还在于基础题的把握

拿到试卷以后先迅速的浏览试卷,掌握题型,然后标注中档题,先做送分题,最后再区别难题容易出错的题。对于不太会的题目也要最大限度的得分,坚决不留空白,能写多少写多少。

复习建议:抓好五个方面

按照整个的教学进度来说,这学期一共安排两轮复习,一轮复习要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把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十个一级主题,50个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围绕这些来构建知识框架。二轮复习要进行专项练习,来提升一些答题的技巧。那具体该怎么做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第一方面:用好《说明与检测

充分利用说明与检测研究考点题型和方法,其中:

①考试内容部分明确了课程内容的十个一级主题,122项具体内容对应的考点,以及所达到的水平要求。

②题型示例与解析这一部分,中招的方向标往往也成为命题人参考改编的一个对象。

第二方面:重视基础知识、技能、方法

基础知识:一轮复习要回归课本,注重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梳理。比如说生物与环境这个主题,整个就围绕着生态系统这个重要概念展开来构建一个知识网络,生态系统是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知识框架的形成有利于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一个联系,这是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比如显微镜是咱们这学期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独立地完成制作动植物或微生物材料的一个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等常规实验,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基本的这个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将这些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体现在试卷上。

基本方法:生物学上有很多科学探究的方法,比如说观察、实验、探究,要学会根据我们具体的内容,选用适当的方法以获得事实和证据,并且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来展现这个证据数据,并依据对证据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判断来得出结论。

第三方面:关注生物学的重要概念

加强对命题内容涵盖的50个重要概念的学习,对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这些重要的概念,不能简单机械地来记忆,要在复习当中也把它当做新课来进行探究。比如光合作用,刚一开始老师肯定要给你展示一个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加水,上面有叶绿体又有光,然后产生了有机物和氧气,那么这个表达式是怎样得出来的?那就要看光合作用相关的这个实验。

等我们把这这个实验搞清楚了以后就知道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有光产物是有机物,那么接下来再分析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氧气,把这个表达式当中的第二个产物氧气已经得出来了,好像第三个二氧化碳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那么综合起来以后才能搞清楚这个概念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四方面:要强调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我们获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又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探究常实验结合性命题,是生物考试的必考题型。如果考察科学探究的时候,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这是探究实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中招重点考探究实验。

第五方面:关注生物学科的应用价值

考生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生物试题常与生活生产、时代和地域相结合,突出生物学学以致用的思想,重点考察学生生物学科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如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的应用,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农民伯伯在种的时候就要提倡套种、合理密植,有些同学就搞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其实还是在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这样一个因素。

再如呼吸作用,土壤板结的时候我们要疏松土壤,以及遇到下雨天要及时的排水,这其实也是为了满足根部的呼吸。这些东西搞明白以后,我们就知道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服务于生活的,服务于生产的,所以还要注意就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另外也要关注科技前沿,比如我们提出的环保口号,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口号的提出和生物学上有哪些方面的联系等等。

就同学们要制胜中考,是要从点点滴滴日常的积累当中来拓展生物学知识。总结一下致胜中招考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即:明确方向,注重能力,夯实基础,实践运用关注概念,强化探究规范表达高效提分。


家长配合致胜中招

第一点要调整心态,不焦虑也不能松懈,要紧跟孩子们的步伐,就为孩子们做好后勤工作,这是一点。

第二点:要和老师配合好,做老师的得力助手,做一个有心的家长在很多方面是可以帮助到孩子。比如克隆技术属于生物技术,而生物技术是十个一级主题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和克隆技术相关的还有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等,这些都和咱日常生活相联系。比如孩子早餐的酸奶、面包,用的就是发酵技术。同样是食品,酸奶和面包同样也是用的这个发酵技术,那他们在这个军工的利用上又有什么不同?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当中,无形中就为孩子梳理了这个知识,也是体现了这个学以致用。相比起来,家长去简单粗暴的提问孩子默写和背诵,我觉得这样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这样的知识梳理的这个效果也会更好一些,所以说就是家长朋友要把心态要放好!

第三点:做一个就是智慧的家长。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家长和同学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知识,记忆知识,这也是非常好的。

2018年中招【地理考试支招


嘉宾教师: 徐丽珊 老师

郑州市教研中心命题组骨干成员

郑州市名师和杰出教师

全国优质课特等奖获得者

郑州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


中招地理考试基本情况

徐老师:在2017年12月12日,河南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发布了2018年河南省生物地理学科中招考试办法及命题要求的通知。通知显示2016年秋季入学的初中在校学生,也就是目前初二年级学生将迎来地理学科进入中招考试的首场考试,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卷面分值为50分,考试的时间是50分钟,考试安排在2018年6月27日上午10点半到11:20进行。评卷工作结束后,考试成绩上传至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服务平台,在2019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时,会计入中招录取的总分。

地理试卷的命题依据

2018年地理中招考试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为命题依据,内容涵盖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具体内容,命题遵循基础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践性等原则,发挥不同题型的考查功能,科学控制试题难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现实生活。

尤为重要的是,它会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相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学科能力等形成状况并进行考察。

中招地理的命题会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体现特征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加强试题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材编制的依据,更是每位地理教师教学的依据和指挥棒。2011版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给出了课程设计的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作为地理教师和学生,应该尤为重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部分,它总共有一百条内容标准,共分为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大板块。

这一百条内容标准是初中学的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即最低标准。对于中招考试这种选拔性考试而言,那么对学生的读图运用分析评价等地理学科能力的考察将是最终目标。

中招地理考试题型设置

2018年地理中考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类,其中单项选择题部分每题一分,约占20分,它均是以主题的形式出现,即每段材料和地图后面会配套有2-3道选择题目,学生要通过阅读这一组图文素材来进行选择。

综合题一般以图表分析文字材料分析和问答等形式呈现,共计30分。根据分值的设置情况,会有4到6道大题,也是会考察学生结合所给的情境和图文材料来读图、分析运用等地理的学科能力。

试题难度适宜,杜绝偏题怪题,容易题约占70%,稍难题约占15%,较难题约占15%

考生如何备战中招地理

首先要学会如何读图。也就是一读图名,二读图例,三读地理信息,四读方向,五读比例尺。

其次要特别关注《中招考试说明与检测》。其中的考试内容部分明确列出了课程内容的四大板块,13个一级主题,100条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和水平要求。其中题型展示与解析部分展示了测试的方向,考试的难度,要求学生具备的学科能力等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也就是说不同学校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对于地球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概况内容要熟练掌握。对于世界和中国区域地理部分,重在构建认识区域的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描述和归纳区域要素特征,分析去要素之间的联系,不需要对每一个具体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去死记硬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第四,专题整合。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可以从考试要求中提炼出一些关键要素,进行专题的整合。比如说有认识地球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认识区域环境问题等专题,每一个专题内容可以从概念辨析,阅读相关地图的方法,归纳规律和特征,与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整合学习。

第五,要转变固有的观念,改变学习方式。此前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可能会认为地理只要考前突击一段时间,读读背背书上的内容,就足以应对中招考试了。这种想法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在人教版的教材中,首先学习的区域是亚洲,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是把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位置特征,亚洲的地形区的名称、气候类型和特征河流湖泊的名称完全记住,就算学会了。我们仔细研读一下考试要求,会发现学生应该学会的是运用地图资料认识大洲位置的方法去描述其它大洲和区域的位置特征。

学生还应该学会的是归纳大洲的地形气候和水系特征的方法,这样即使在考试中给出的是一个教材中没有提及的大洲国家和地区,学生也能够运用所给的图文资料迅速归纳其自然环境特征。

第六,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学会用地理的知识和规律来解释这些生活现象。比如说我们每天经历的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它是和地球的自转运动相关的。再比如说不同季节,我们家通往阳台的客厅在冬季和夏季入射的阳光面积不同,这又是因为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太阳高度角的差别造成的。

备考技能和知识

在初中学段学生必备的主要知识和技能有以下两大方面。

运用地球和地图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② 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

认识区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运用地图描述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还有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区域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并能够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交通工业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的方法,并能够联系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先要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因,最后就是运用图表说出某区域的气候地形特点,并能够分析该地的气候地形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影响的一般方法。

复习指导建议

我以气候这个专题为例,谈一谈专题复习该如何进行。

首先要仔细阅读考试要求,仔细研读一下我们发现和气候相关的内容总共有11条,我们把这11条的内容进行一个分类的整理,可以归纳整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气候相关的概念、辨析气候相关的地图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对每一个模块打破教材的界限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梳理。例如在概念辨析部分,我们容易混淆的词语有天气和气候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等,和气候相关地图的判读部分有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和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有气温曲线图的判读,还有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例如影响气候的因素部分可以归类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其中呀自然因素它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和季风因素。气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还可以把它细分为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对植被类型对农业分布,对交通线路的分布,以及城市和人口的分布,聚落类型分布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再对每一个模块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够仅仅是文字材料,更要结合相关的地图材料和案例来进行分析。比如我们在梳理委托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结合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图,解释冬季我们国家黑龙江和海南两地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再对地形河流等专题复习的整合时,我们都可以接参考气候这个专题的复习方法,从相关混淆的概念和辨析入手,到相关地图判读方法的总结到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联系地图和身边的地理现象。

答题技巧

第一点要充分阅读所给的图文材料,要从材料中准确寻找答题的关键信息。比如说我们看到地图中的图例信息,指向标、比例尺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都是我们要极其关注的内容。

第二点要看准题目设置的关键词,比如说动词名词和限定词,甚至在答题前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关键词呀勾画和标注出来,比如题目中的名词他是地理位置,但是如果动词他描述分析和评价那我们的答案呢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了

第三点不遗漏任何题目,合理规划做题时间。做题时先选择比较容易的题目作答,对于稍有难度或者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题目可以先做标注,待容易题目做完以后再思考作答,绝不能押在一道题目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第四点看清题目的分值设置,尤其是综合题目,每一道综合题目后面还可以再划分为2-3道小题,每道小题后面都会有相关分值的设置,而这些分值恰恰可以提醒大家每道题目的得分点。一般情况下遇到简答分析类的题目,每一个得分点都会是一分。

第五点不能错写地理的专有名词,每一个地理的术语和专有名词的意义是完全不相同的,可能我们错写一个音同字不同的汉字,意思就会相差甚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中考真题押真题:地理、生物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长沙市2023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答案
地理试题命题的原则与实践
高三各科复习和规划要点,做到这些成绩稳升30分!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56:“2016高考”考前心理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