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将至,那些“月饼+岩茶”的组合套装,为什么不推荐你买?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近期,月饼很累。

因为月饼除了是月饼,还得附带不少搭档。

礼品市场里,“月饼+”的组合形式,比比皆是。

月饼+礼品水果;

月饼+冬虫夏草;

月饼+高档白酒;

月饼+各式茶叶。

这种两两组合的形式,往高大上了说,算跨界创意。

但某种程度上,也算强行混搭。

一荣未必能“俱荣”,但一损俱损却是板上钉钉的现实。

《2》

前天打开手机,看到这样的新闻。

福州本地市场在巡查时,点名了不少“天价月饼”。

咦,继天价岩茶后,天价月饼也涌现了。

话说,按照月饼的标准,何种程度才算天价?

再次细看了报道,每盒月饼单价超过500块,就算天价饼。

想来也是,月饼的本质只是一个饼。

最基础的原材料,还是面粉、糖、馅料。

随便几个月饼凑在一块,单盒就要超过500,着实有些不值。

但这些被查出来的天价月饼里,不单单是月饼,还有不少组合配套。

最常见的是岩茶。

也是,福州是武夷岩茶的消费重镇。

过中秋,但凡有送礼需求,一手提月饼,一手提岩茶是再常见不过的姿态。

但这背后面临现实问题。

假设一份组合礼盒装5个月饼、5泡岩茶,最终定价888元。

按天价岩茶的限价令(每斤不超过6万),这还算合要求的。

再说,但凡走高端品质陆续的岩茶,定价超500不过是常事。

但按照月饼定价来算,却踩中了红线。

于是乎,接二连三的“月饼+茶”,就此被曝光点名。

《3》

按麻花看来,抛开限价不谈。

茶叶就是茶叶,不该和其它东西混装。

专长月饼的商家,未必能拿到好茶资源。

而常年做茶的人,在月饼糕点这块也很难内行。

这种组合装要达到强强联合,没有那么容易。

再说,茶叶的保存原则是干燥、阴凉、避光、无异味。

哪怕独立泡袋包装的岩茶, 将它和香喷喷的月饼摆在一块,不论如何也画风不搭。

万一不小心,包着蛋黄肉松馅的月饼,封口没封紧。

打开礼盒后,里面全是月饼的甜腻味道。

随便拿起一包茶,凑近去闻,月饼味明显。

如此“串味茶”,太影响喝茶心情。

同理,茶与酒混装,茶与花胶、冬虫夏草、燕窝等混装。

两者存放要求不同,强行组合在一起,反而会有串味风险。

今年端午节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于今年8月15日起实施。

标准号是GB 23350-2021。

按照新规要求,“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

白纸黑字,一目了然。

混装、混搭的月饼,本身就不合规!

《4》

近期看月饼新闻,麻花屡屡想到岩茶。

不论限价,还是简化包装,两者都有相似处。

以月饼包装为例,新规里有不少看点。

“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不得超过15%。”

“同时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

此外,还有包装层数、压缩包装空隙等细节,这里就不再多阐述了。

麻花觉得,上面提到的这些规定,替换掉主语。

将关键词从“月饼”改到“岩茶”,完全没问题。

两年之前,天价茶的限令引起过圈内、圈外众多讨论。

很多人在关注限价。

其实,当初有推出过三限,一限天价茶、二限过度包装、三限恶俗花名。

提倡包装简化的新闻,早已经说了很多年。

但今年推出的这份月饼包装瘦身新规,要求得比较细致,有可执行度。

比如,包装成本占比。

如果买一盒月饼,包装成本要占掉五分之一,那太不划算了。

岩茶同理,如果花三百买了一盒茶,里面的包装成本就要占100块。

且不说包装浪费,此消彼长下,茶叶品质隐形缩水也是一大现实问题。

从经验看,那些外包装浮夸又繁琐的礼品茶里,没有半点性价比可言!

同时,还有包装材料的规定。

贵金属茶叶罐、红木茶盒、羊皮拎箱式印花包装……

这些花里胡哨的包装,在密封、防潮性能上未必出色,价格却贵到不行。

买月饼也好,买茶也罢。

许多包装浮夸的礼盒,早已不再接地气。

即便买来不是自己喝/吃/用,仅为了对外送礼。

说句实在话,除了表面功夫外,未必能体现多少诚意。

《5》

天价月饼的新闻看到最后,还是看到熟悉的收尾。

即,贴着限价严令,各家在卖月饼时纷纷打折出售。

比如,原价888,优惠价388。

比如,市场参考价568,折扣价298。

又比如,同样一份月饼,中秋节前/节后大跳水……

一桩桩,一幕幕,一件件。

和当年的天价岩茶收尾,如出一辙!

前段日子,朋友拿了一盒网红定位的岩茶过来分享。

那是一泡号称百年树龄的老丛水仙,试喝下来,发现品质表现很一般,具体就不再细说了。

当天喝完茶,朋友如是感慨。

“讲真的,就算天价茶不限价,那些曾经在榜单上高高在上的天价茶,有几人花原价买过?”

“还不是打折卖,或者用非卖品的名义,每年在包厢消费满两万、3万就能赠送,半卖半送……”

朋友的这番话,是大实话。

这种曾经高高在上,如今跌下神台的天价茶故事,圈内一抓一大把。

也有人如此调侃,标价这么贵的茶,本身也不是为了喝,而是送礼方便。

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

原价3/4万每斤的茶,看着价值颇高,但实际入手却只要两、三折不到,这种做法在礼品茶市场很常见。

于送礼方而言,能降低买茶成本,节俭开支。

于收礼方来说,看着某盒市场参考价XXX的肉桂、水仙,对这份大礼更满意。

先将价格拔高,再打折。

一番操作下来,两头都能讨好。

只可惜,这种做法走不长远。

《6》

老话说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站出局外,客观来看,若是一份价格大跳水的礼品茶,对商家而言哪怕打上一、两折依旧有利可图。

那是不是意味着,曾经高高在上的天价,本身也是价格虚标。

随便一挤,能挤出不少水分?

月饼,是用来吃的。

岩茶,是用来喝的。

没有什么比好吃、好喝更重要。

如果只有高价,连好喝二字都不能保障。

这种价格自嗨,肯定没有未来。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休闲摄影:花色多彩的阔叶半枝莲
美丽的金色郁金香(花卉摄影)
简单美食:口蘑西兰花儿
南非-博茨瓦纳见闻-----(1)
摄影:在微风的吹拂下--尤如跳动的火苗
摄影:美丽中国村寨(9)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