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叶只是消费品,绿茶、白茶、红茶,六大茶类都不值得存老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界里,有一部分茶客买茶,坚持这样的信念。

即,不管是什么茶,平时喝茶从来不刻意存老茶。

喝多少,买多少。

一次性买太多,要是没能及时喝完。

将好端端的茶放到存坏、变质、报废,实在浪费!

村姑陈觉得,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

然,接下来要分析的这类想法,就略显极端了。

关于存老茶,有人持这样的看法:

“茶叶是树叶子,每年都会生长,都会有,卖茶的是今年的茶没卖完,新茶又下来了,不得不存。”

“喝茶的就没必要存老茶了,增值是不可能的。”

“什么爷爷存茶孙子喝,全是扯淡。要是孙子长大爱喝茶还行。要是不爱喝茶,全给你扔垃圾桶里。”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关于“存老茶”这个话题,对方的态度非常敌视。

甚至于,充满怨气与戾气。

平心而论,就事论事,大可不必如此着急上火!

围绕着老茶的收藏价值,村姑陈在想,对方估计是没捋顺下面这3条逻辑。

《2》

首先,新茶年年都会有,这点不假。

品质绝佳的原材料,年年都是精品,产量有限,价格不菲。

再加上,每年的天气、物候不同,茶树生长情况也有所差别。

葡萄酒里,为什么82年的拉菲能成为经典。而81年、80年、79年的拉菲,少人问津?

这背后的差距,是因为品质的不同。

好的年份,好的天气,绝好的“温光水气土”。

这“三驾马车”拉动与成就的是一款不可复刻、值得收藏的好茶!

因为新茶年年有,所以没有藏茶价值,这绝非爱茶人所言!

其次,不可否认,有的茶的确是存老了后风味更突出。

绿茶、茉莉花茶、清香型铁观音、黄茶、金骏眉等,风味注重清新鲜醇口感的茶类。

的确需要在试饮阶段内,趁早喝完为好。

这些以鲜为主的茶类,不提倡盲目存老茶。

打个比方,以龙井绿茶为例。

将新茶存放3、4年以后,即便是茶叶本身没有受潮、发霉、严重变质。

但绿茶本身清香、清新、清爽的风味卖点,早已消失不见。

所以,藏老茶不能太盲目。

存茶之前,要做出正确选项。

像普洱、白茶、黑茶等,才是目前市场上认可度较高的,适合存放成老茶的选项!

关于这点,从它们的市场定价上,就可见一斑。

在原料、工艺、采摘等级相近的基础上,老白茶的市场价明显要比新白茶更高!

最后,藏茶的出发点,并非是将老茶当成“传家宝”。

收藏老茶到底有哪些好处?这个话题,下文会具体另说。

但是,茶叶属于草木,而非金石。

人参存放过久,药效尚且会减退,更何况是茶?

所以在藏茶时,不可能说无限制地一路久存,甚至流传为传家宝。

宣传“爷爷藏茶,孙辈喝茶”等说法,的确是不合理。

但由于老白茶、老普洱、老黑茶等,它们兴起的时间有限。

它们到底适合存放多长时间?目前为止,相关研究资料较少。

一切的答案,还有待时间给出最终定论。

以白茶为例,从保守起见,目前暂定的保质期是15年以内。

年份高达二、三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半古董”老白茶,不论从买茶,还是从藏茶角度看,风险都太大了!

喝茶时,应该以品质为主,认准一款好茶的色、香、味表现。

盲目追求一款老茶的年份越老越好,是很不理智的想法!

话说回来,对喜欢老白茶、老普洱的茶客而言。

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适当存点老茶。

等存放满7、8年左右再去饮用,存新茶,喝老茶,满足个人饮用所需。

按这样做,又有何不可?

所以,对于要不要存老茶,态度不能一刀切。

一概否定,不可取。

盲目高捧,亦不可取。

一分为二去客观看待,才是明智之选!


《3》

理财界有这样的金句——投资有风险。

其实,对藏茶而言,同样如此。

围绕着茶叶收藏话题。

即便是作出正确的大选项,不藏绿茶、不藏茉莉花茶等以鲜为重的茶类。

跟随市场主流,去收藏普洱与白茶等,同样会有风险。

简单来理解。

只有优质茶,才值得久存。

而劣质茶与垃圾茶就算再存100年,也不会有积极改变!

所以,不管是买白茶,还是买普洱,出发点大同小异。

即,认准品质很重要

为了挑选好茶,从宏观来看,是看产区,看工艺,看储存条件。

而从具体来看,则是关注它的香气、滋味、韵味表现。

尤其是对白茶来说,一款值得用心收藏的好茶,它在新茶阶段的风味表现就必定不能差。

唯有新茶时,风味就已经表现优异的白茶。

假以时日,在岁月的静静陈化下,才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华!

另外,对普通茶客来说,在日常存茶过程中,需要讲究方法与策略。

茶叶保存的基础要求,离不开避光、密封、干燥、洁净、无异味的环境。

不管是白茶,还是普洱,都建议层层密封保存。

长期存茶时,常温阴凉保存为好,不要放入冰箱,不然会影响它们的内在茶味转化。

同时,存茶时,密封防潮很关键。

不能将茶叶存放在太过潮湿的地方,存茶过程要避免频繁开箱翻动,存老茶时用不着开箱透风。

总而言之,存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漫长多年的岁月等待下,存茶究竟有没有意义,唯有试过才能知道!

《4》

存老白茶、老普洱等,到底有什么意义?

茶叶的本质,是一种饮品。

我们藏茶的目的,为的是收获更好的茶味。

而不是单纯将其当作古董,盲目炫耀一款老茶的“高龄”。

一旦忽略了饮用价值与风味表现,老茶的年份不管有多老,都只是浮云罢了。

从多年经验看,存新茶,喝老茶,收藏老白茶与老普洱等茶叶,意义不小。

一者是,新茶没有年份因素干扰,不用担心遇上做旧茶。

一者是,新茶的可选择空间更广,可供选择的种类更多,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遇到“孤品”。

以白茶为例,包括霜降茶、寒露牡丹、头采米针、荒野银针在内,它们在新茶刚一上市时,就被识货的茶客收入囊中。

等到它们存老后,市面上极难买入。

除非是,额外花上高价,从这些大藏家手中购入。

但这样做,未免太不划算。

一者是,新茶的性价比高,价格空间更透明。

老白茶的存放不易,往往年份越老的茶,标价越高。

相比下,新茶入手成本更低,价格会更实惠。

一者是,适当存茶,对个人学习茶知识而言,更有帮助。

当你刚接触白茶不久时,站在客观角度看,不建议你一下子就购入十几年陈的老茶。

说实话,这样做的风险太大。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与其羡慕别人的十年陈老茶,不如稳扎稳打,从新茶时期喝起。

选入一款高品质的新茶,妥当保存。

隔上半年数个月后,开箱取出部分茶样试喝。

当你大致喝过,年份真实的白茶在存放满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后会是什么风味。

有效积累一手喝茶经验后,买茶时才不会再吃亏!

《5》

时光不可倒流, 老茶不可再生。

任何的老茶,在市面上都属于孤品级。

喝掉一斤,少掉一斤。

卖掉一饼,少掉一饼。

物以稀为贵。

这一点,就是最简单、朴素、实用的藏茶出发点。

借用一位茶友的真实留言:

“除了两饼18年秋分茶,我买的都是今年的新茶,因为刚入茶门,不敢多买,每款各一斤。”

“等着把今年的新茶种类补齐,边学存茶边品茶,估计明年新茶出来就不用纠结买哪款了。”

“可以直接入手自己心仪的那款,每年都入点,就可以有不同年份的茶喝了,希望存茶成功。”

“我这几天没喝茶饼,改喝今年的一级牡丹,天呐太好喝了,估计我要喜新厌旧了,新茶都这么好喝,转化三年那还了得。”

看完茶友的留言,心里很感慨。

站在喝茶角度看,白茶不一定非要等存老了后再去喝茶。

品质好的茶,新茶、老茶各有所长。

新茶鲜爽,老茶甘醇。

真正爱茶的人,在意的从来不是将一款茶藏到多老。

而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从一杯香茗里探寻到美妙的茶味!

重在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切实的茶味感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料搭配顺口溜汇总,需要的收藏:
美丽的虞美人
摄影:葱莲种子
摄影:美丽的中国村寨(1)
摄影:南京梅花山观梅影集(3)
2023年立春之日去南京老门东看灯(10)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