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靶子都没有了,为什么还要用靶向药?

编者按:国际肿瘤领域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6月2日-6日在芝加哥召开。作为展示学术成果的最佳平台之一,每年ASCO年会上的新研究、新热点、新观点、新药层出不穷,是一场当之无愧的学术“嘉年华”。

此次大会中,有数项研究提示,免疫治疗可作为难以治愈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延长患者生存。这与清华细胞治疗研究所所长张明徽教授的临床治疗研究理念不谋而合。

美国,芝加哥

2~7 June

2017

ASCO 2017

2017ASCO会议的亮点依然是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带来的研究成果,因为该成果可能会改变将来许多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并使他们从中获益。

靶向治疗在一定情况下会优于化疗

吴一龙教授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早中期肺癌患者(II-IIIA期),如果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易瑞沙)辅助治疗,疗效会显著优于化疗,副作用也会变小。

以往,许多早中期肺癌患者手术后,医生通常会采取化疗进行辅助治疗,相当于割完草后再撒一遍除草剂,以期能延长复发和转移的时间。但化疗的副作用相应较大,许多患者无法耐受,并且术后复发或转移仍然是绕不过去的坎。而大部分偏晚期的肺癌患者,由于无法接受手术,是靶向治疗的目标患者。

但这个研究提示我们,如果是合适的基因突变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可以提前使用!并且显示出更好的优势来。

何以见得?下面从疗效和副作用两方面为您解释。

该实验一共对200多患者进行了3年的观察,他们都是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分为两组,一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化疗,另一组则采用靶向药易瑞沙治疗。

结果很明显,易瑞沙组胜出:

1)至再次复发的时间延长为两年半左右(28.7个月),而化疗组只有一年半(18个月);

2)严重副作用的发生率(靶向药12%)远低于化疗组 (48%),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很多。

所以,在效果提高和副作用减少方面,靶向药都显示出了更大的优势。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是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

这样的治疗思路,清华细胞治疗团队也一直在为患者科普。之前也经常遇到术后肺癌患者前来咨询,当得知对方有基因突变时,我们往往会建议优先使用靶向药。

许多患者仍然比较疑惑,他们经常这样发问:靶子(肿瘤)都没有了,为什么还要用靶向药?这样治疗到底有效吗?先来看一则案例。

患者尹先生肺部有个小肿块,穿刺结果提示非小细胞肺腺癌。他接受了清华细胞治疗研究所所长张明徽教授的建议,先使用靶向药物易瑞沙控制三个月,复查肺上占位消失后持续跟进NKT细胞免疫治疗。从2013年12月至今已控制42个月,尚未出现复发转移征兆。

我们还认为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很好的治疗思路,不仅仅针对早中期患者,晚期患者也同样适用。

再来看一则案例。患者王女士,非小细胞肺腺癌Ⅳ期,由于发现时已出现了多发骨转移,无法选择手术治疗。幸运的是,她存在EGFR突变,所以采用了靶向与免疫联合治疗的方法。

前期先使用靶向药物治疗3个月,当病情得到控制后,暂停靶向药,单用NKT细胞免疫治疗维持。

当出现肿瘤可能再次复发信号(肿瘤标志物逐渐升高)时,再次启用靶向药进行压制,直到指标下降时停止靶向治疗,恢复NKT细胞治疗维持。王女士从2014年2月至今已控制40个月,病情保持稳定,生活质量很好,也没有出现靶向药耐药的情况。

还有许多类似的患者依然在持续观察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在延长肿瘤复发和转移时间,提高患者总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生活质量改善并延长生存期,才是肿瘤治疗的终极目标

面对纷繁复杂的肿瘤治疗选择,患者及家属其实最需要的是治疗选择策略的专业指导。

在肿瘤治疗的目标上,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过去,大部分的治疗思路是对肿瘤赶尽杀绝,希望永绝后患。但是癌细胞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隔一段时间“春风吹又生”。患者只得跟着遭遇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打击”(治疗),身心俱疲。

从这几年的研究进展来看,大家已经慢慢转变观念,认为带瘤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才是最符合实际的,并希望“将癌症变为慢性病”。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虽然道路阻且长,但一方面我们可以不断的发展新技术新疗法来实现,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治疗策略来接近这个目标。

手术、放疗、化疗一般近期效果比较明显,“三板斧”一下去,基本上立刻或者很快就能见到肿瘤消失或者缩小,但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大;靶向治疗解决中期疗效,但容易遇到耐药的问题;而免疫治疗,是着眼于长期疗效。

具体来说,响应免疫治疗的患者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能观察到肿瘤的缩小,甚至有些患者存在假性进展。但是,将观察时间延长至几个月甚至几年来看,就会发现这部分患者肿瘤后续发展的速度明显减缓,或者保持稳定,有很大机会高质量长期存活,这就是免疫治疗的“生存拖尾”效应。

所以在病情发展比较迅速时,选择近期效果比较显著的治疗手段,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当症状得以控制或消除时,可以选择中长期效果较好的治疗手段,为避免再次复发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由此可见,不论是本届ASCO会议,还是张明徽教授的癌症治疗理念,整体趋势上看,免疫治疗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对于过去几乎束手无策的患者,免疫治疗能在维持治疗中取得鼓舞人心的疗效;还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在停药后仍帮助患者实现临床的持续获益。可以说,免疫治疗的发展,已横向延伸、纵向扩展到治疗的各个方面。

欢迎点击下面的 了解更多 听听肿瘤医院的医生如何说肿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免疫治疗时代,多项研究直击免疫耐药!
吴一龙教授:免疫、靶向治疗齐头并进,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获新进展
PD-1、CAR-T后,免疫疗法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
2015ASCO临床肿瘤学进展年度报告之治疗篇
新希望!乐伐 K药无化疗方案开启肺癌三期试验!免疫 靶向打破肿瘤传统治疗格局!
ASCO : Keytruda将肺癌死亡风险降低31%!|一文了解抗癌靶向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