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如伟:解决药价高需切断药品和医生隐形利益

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王如伟(图片来源:搜狐健康)

  中国网财经4月24日讯 第25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今日在苏州召开。大会特邀演讲嘉宾、康恩贝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兼董事王如伟教授表示,药房托管和二次议价的现象,是医改的一种倒退现象,解决不了药价高、医院使用高价药的问题,必须切断药品销售和医生隐形利益。

  以下是王如伟发言全文:

  我对医药产业有三点看法。

  药房托管无法破解以药养医

  医改在中国变成了一个让大家感到很迷茫的东西,一下子说要进入深水区,一下子说要弯道超车,医改到底是为了什么?个人认为,中国的医改,缺乏的是一种科学的规划、人文精神和伦理精神。

  第一个问题,医院药品零加价,能否解决医院喜用贵药的问题。

  我认为是解决不了,这是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医院的管理方面,政府有些方面是越位,有些方面是缺位,但是大部分是错位。医院的管理其实也很艰难。

  错位的原因之一是:医改是以药改为突破口,并不是综合的改革。如果把医改当成综合改革,可能面临的问题会少一些、或者解决的办法会更多一些。随着医院零差价的推行,如何解决医生的劳动成本和医院的管理成本,是否会演变成另外一种现象——以费养医,是否过度的医疗行为变成了另外的理由,这是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面临的唯低价是取的招投标政策,导致了低价药消失、过度用药等,不仅表现在加重消费者的负担,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或者使用的误区。

  我们有着各种目录,进入目录的品种大部分没有经过药物经济学评价,科学性和依据都是缺乏的,所以有很多的争议。

  股阿奴药房的托管问题。最近资本市场炒得很凶,药房的托管,某药企花了20亿拿下了广东某医院所谓药事经营权。有识之士认为,这个事件不仅涉及到商业伦理也涉及到法律问题,如果药房托管直接结果是排斥了竞争对手,同时20个亿是否也会涉嫌利益输送等也会存在争议,还有中国的《垄断法》。

  医疗机构的二次议价,这也是改革倒退。很多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用不同的规定支持着二次议价,把招标和二次议价作为平行线来做。还有包括大家深恶痛绝的商业贿赂,我们希望的是在阳光下进行交易。

  还有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问题。大部分的医务人员是白衣天使,但也有一部分影响了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古人讲医者父母心,我们真正希望医生像父母亲一样对待患者,个别的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包括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手术,医院的社会形象也是医改重要内容,但这恰恰被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忽略掉,医改也要改医德医风!

  同时医院有多少自主权有多少活力和动力?很多医疗纠纷、杀医事件,也是暴露出医患关系并非那么简单!

  第二个现实,医院喜欢卖贵药,哪个药贵哪个就在医院卖得好,我们国家在该管的地方是失位的,有些地方越位有些地方错位。

  第二,作为医疗机构,药价贵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这里面要看到三个方面。一个是如何解决看病贵,保证医患关系和睦,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

  第三方面,公立医院盈利、利益、发展,财务投入,包括合理收入,它的平衡性到底在哪里。这里面我们做了很多治标不治本的工作,零加价的问题最后还会产生,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企业如何回归到合法经营的途径,药价虚高?仅仅用药品零加价解决不了药品越卖越贵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办法是有的。有的地方做了一些尝试,按照医药分业或者按病种付费。医药分业,在《国家规划》当中有明确的条款。切断医生、医疗机构、药品营销之间的利益关联,医院药房的职能由社会化的机构承担。

  药品市场数据统计被质疑

  这个数据纯粹是我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企业。首先我把中国社科院中康咨询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2012年是9700亿,2013年1.1万亿,中康做的两个数据把中国的药品市场做了细分,把药品市场分为六大终端,包括城市等级医院、县级医院、城市据层、农民据层、药店、网上药店。

  为什么人到大医院使用药品而不愿意去零售药店?就是因为医疗机构垄断了大部分药品的市场销售的经营权,并没有社会化,这个数据表明整个医疗市场并没有市场经济。

  各个机构对国内药品市场统计最大相30%,额度相差3000亿左右,这个数据到底可不可靠?我们怀疑质疑这些数据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一个跨省统计,包括我们企业也是一样,在不同省份有不同企业,每个省都有不同统计口径。

  远见肯定要面对现实。现在国内制药强国远未成功,业界同仁仍须努力。我们民族民族工业制药强国到底差距有多远? 我把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做了排序,强生公司以接近3千亿美金的市值排名第一,中国企业跟它差距非常大。

  这两年,每年印度医药企业的增长都是在两位数,净利润增长都是在两位数。我们中国的制药企业跟发达国家地区差距非常大,跟印度这样的国家的差距也没拉开,印度有很多跨国型的企业在某些方面超过我们非常非常多。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可能是需要有一些远见,现实很骨感,包括医疗机构的医改、外部形势、竞争对手实际上给我们带来很多挑战。

  云南白药,曾经市值突破过600亿接近700亿的市值,这段时间掉下来了。像恒瑞 医药、天士力利润并不是最高高,但为什么市场会给它这么高的估值,排到中国上市医药企业排行榜的第三第五;而为什么有些企业利润非常高,还排在后面。企业的内涵、商业模式,内在的价值、创新理念、管理模式等是非常重要,同时它的发展方向也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综合体,我认为,资本市场往往真实反映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

  例如恒瑞医药、天士力这两家企业是全面发展,这两家企业我最看好,未来可能是中国药企最快突破1000亿元市值的药企!未来,医药企业商业模式、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都是和自身努力成正比,衷心希望大家取得超人的业绩。 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都心血管低价药涨价近10倍 药店一药难求
处方药社会零售药店营销操作大法
湘西各医院药房托管之风给湘西人民带来的危害
医院 回扣
药房托管的利与弊
药房托管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深度长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