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过心上,流到心底的紫藤萝

图片来源于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全文不过数百字,却文字清丽自然,情感意蕴深远。那一片紫色的梦幻流过作者的心上,最终流进她的心底。同样是心灵的“流动”,可为何第一处的流动只是在“心上”缓缓地流过,而第二处的流动则是不断地流向“心底”呢?就让我们通过赏析这两次流动,探寻作者独特的内心情思。

宗璞在伫立凝望中所“浸”的是一个纯粹的紫藤萝瀑布世界:“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也就是说,这里没有别的植物,没有人的打扰,也没有动物的喧嚷,这是独属于宗璞和紫藤萝的“一人一花一世界”。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两句单独成段的“我在开花”将紫藤萝的生机与活力强有力地凸显出来,并推向顶点。

而宗璞并没有摘花,不仅是因为文中说的没有摘花的习惯,更是因为一旦摘下花朵,她所“浸”入的这个世界就被打破了。

接着,第一处“流动”出现了:“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它带走了这些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当“浸”在这里时,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这种“浸”,不仅仅是被眼前紫藤萝的生机与活力所打动,更是因为宗璞想要获得心灵之暂歇。唯有“浸”于其中,作者才能短暂地忘却现实带给她的苦恼与烦闷,获得片刻的喘息,让心灵和精神松弛下来,感受到生命的喜悦畅快。

这种“浸”毕竟只是暂时的,宗璞心灵中的沉重感并没有被完全解除,一旦回到现实世界,那些疑惑和痛楚又会回来。因此,才有了接下来的回忆。

此处的流动和宗璞内心的感悟密切相关。那么,宗璞到底从紫藤萝中感悟到了什么呢?我们需要结合文本的写作时间以及文中提到的时间点联系当时背景进行思考。

首先是宗璞回忆的十多年前。当时是“文革”初期,宗璞一家被无休止地批斗、陪斗,在那段晦暗的时光她甚至想到自杀以求解脱。其次是在1974年至1977年短短四年间,宗璞一再经历永别之痛,姑母、大姐、叔父和母亲先后辞世。——此时她内心的落寞与消沉,可以想象。《紫藤萝瀑布》写于1982年。当时,宗璞的小弟身患癌症,在本文完成后没几个月就去世了。

面对眼前充满生机的花朵时,她心头闪过的是生老病死、坎坷磨难种种人生痛楚,所以不禁回忆起了曾经衰败的紫藤萝。花的稀落、凋零、衰败,对应的是人的磨难、疾病、死亡。然而多年过去,藤萝又开花了,那么人呢?人自然也是一样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花开一季,人只百年,但从宏观的角度看,生命的长河确实是无止境的。因为“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个体的人经历生老病死终会消亡,一个一个的人却组成了璀璨绚烂的人类历史。属于整个人类的生命长河,当然是永远奔腾不息的。

作者有了这层领悟,这茂密繁盛的紫色瀑布才能“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此处的“流动”是有力的、深刻的,是真正流进了宗璞的心灵深处。也唯有如此,宗璞才会“不觉加快了脚步”。重要的是,她从所“浸”的世界中走出来了,快步坚定地走向真实的现实世界。作者深知,现实世界并非如花的世界那般梦幻美好,它有着真实的残酷。但是,只要我们眼有紫藤心有“瀑布”,便可无所畏惧。

END

本期编辑:卢柯含

责任编辑:蔡沂汝 赵桐玉

资料来源:统编新教材;“流过心上”与“流进心底”——《紫藤萝瀑布》解读,童志斌 徐嘉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本解读丨春日读《紫藤萝瀑布》,读花亦读人
读宗璞《紫藤萝瀑布》
【定琴专栏】宜昌展示课之《紫藤萝瀑布》解读与思考
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好托物言志的文章,写景状物是基础
紫藤花开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宗璞美文阅读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