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时方完美结合于一炉,竟解决患者一辈子失眠和便秘的痛苦!!

“张胜兵中医”



医道之漫漫,苦心而求索,常待东方白,不为世俗同。

张胜兵:武汉知名中医,中医研究生,成名代表作《医门推敲》五部,《攻癌救命录》,《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

有一个患者在我们这里治疗,用她的话说解决了她一辈子的问题。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是因为师父张胜兵在治疗这个患者时,不仅使用了脏腑辨证的时方,同时也使用了方证对应的经方,经方与时方完美地结合于一方,这种临床不拘于学派,一切以患者实际情况出发灵活用药的思维对于中医临床有相当的帮助,现就具体情况进行介绍,以供同仁参考。


病案


患者女,55岁,一直以来睡眠不好和大便秘结,从小就是这样。现正处更年期,每日潮热烦躁,心慌,小便短赤,有点耳鸣,腰膝酸软,头发也有点白,据她自己讲2018年有一段时间狂吃冰淇淋,自此每到夏天就会咳嗽。因家人在我们诊所进行治疗,效果较好,遂也到诊所求诊。经诊,见舌苔水滑,边有齿痕,舌下小血管稍瘀阻,脉沉滑涩,左脉甚。

患者时处更年期,证属肝肾阴虚,水热互结,心阴不足,肠道津亏,治以滋阴增液,养心安神,利水清热。

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猪苓汤、二至丸、增液汤、安神定志丸加减化裁。

处方如下:

柴胡25g、黄芩10g、法半夏10g、龙骨15g、牡蛎15g、知母10g、合欢皮15g、首乌藤30g、茯神15g、枸杞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鳖甲15g、白薇10克、秦艽15g、怀牛膝30g、泽泻20g、猪苓15g、滑石15g、茯苓15g、阿胶10g(烊化兑服)、生地黄30g、玄参30g、麦冬30g、陈皮15g7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吃了七剂以后,拉肚子腹泻了,此是中焦阳虚,于是在上方基础上加干姜、桂枝以温心脾之阳,加炒酸枣仁、灵芝片以养心安神。

处方如下:

柴胡25g、黄芩10g、法半夏10g、龙骨15g、牡蛎15g、知母10g、合欢皮15g、首乌藤30g、茯神15g、枸杞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鳖甲15g、白薇10克、秦艽15g、怀牛膝30g、泽泻20g、猪苓15g、滑石15g、茯苓15g、阿胶10g(烊化兑服)、生地黄30g、玄参30g、麦冬30g、陈皮15g、干姜3克、炒酸枣仁30g、灵芝片30g、桂枝10g7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潮热已消,大便好转,小便正常,于上方去生地、玄参、麦冬,白薇、鳖甲、秦艽,干姜加到10克。

处方如下:

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10g、龙骨15g、牡蛎15g、知母10g、合欢皮15g、首乌藤30g、茯神15g、枸杞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怀牛膝30g、泽泻20g、猪苓15g、茯苓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陈皮15g、干姜10g、炒酸枣仁30g、灵芝片30g、桂枝10g7剂,水煎服。

四诊:患者诸症全部好转,用她自己的话说,困扰了一辈子的失眠、便秘居然好了,诊见脉偏沉,苔水滑,加远志、石菖蒲、党参、炙甘草。

处方如下:

  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10g、龙骨15g、牡蛎15g、知母10g、合欢皮15g、首乌藤30g、茯神15g、枸杞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怀牛膝30g、泽泻20g、猪苓15g、茯苓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陈皮15g、干姜10g、炒酸枣仁30g、灵芝片30g、桂枝10g、远志12g、石菖蒲6g、党参10g、炙甘草10g、,7剂,水煎服。


按语

患者正处于更年期,由于肝肾阴虚,故而每日午后潮热,心悸,小便短赤,耳鸣,腰膝酸软,头发白,此皆肝肾阴虚之候,而患者又长年失眠,是心阴不足,心火亢盛,故而烦躁不宁,故治以二至丸加怀牛膝、枸杞以滋阴,知母、鳖甲、白薇、秦艽以清虚热,用安神定志丸方意,加龙骨、牡蛎、合欢皮、首乌藤等以宁心安神。患者便秘多年,是肠道经亏,故以增液汤加陈皮,以增液行舟之法。而患者在吃了几付药之后,原来是便秘,现在居然拉肚子了,乃是中焦阳虚,因患者曾有嗜食寒凉,伤了脾阳,故二诊时立即加干姜、桂枝以温阳故腹泻止,大便通。这是脏腑辨证,时方思维。

最为关键的是,在治疗中用了两个经方加减,一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是猪苓汤。经方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分别介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现用于癫痫、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

该方出自于《伤寒论》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该患者在使用此方时,因情况不同进行了加减,每日潮热,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寒热往来,故以柴胡、黄芩和里解外,以治寒热往来;以龙骨、牡蛎重镇安神,以治烦躁;半夏和胃降逆;茯苓安心神,利小便;共成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功。

二是猪苓汤,组成为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该患者有心烦不得眠而小便短赤,正是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治宜利水清热养阴。故取经方中的猪苓汤以治之,方中以猪苓为君,取其归肾、膀胱经,专以淡渗利水。臣以泽泻、茯苓之甘淡,益猪苓利水渗湿之力,且泽泻性寒兼可泄热,茯苓尚可健脾以助运湿。佐入滑石之甘寒,利水、清热两彰其功;阿胶滋阴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五药合方,利水渗湿为主,清热养阴为辅,体现了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的配伍特点。水湿去,邪热清,阴津复,诸症自除。

经方使用的一个捷径是方证对应,但方证对应并不是所有证都要具备,而是要理解其病机,病机同即可用此方,并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加减,上两首经方均是抓住了方证的病机大胆使用,故而收效显著。

这例患者在治疗上既使用了经方,也使用了时方,经方与时方结合化裁于一方,而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经方与时方完全可以合于一炉,并非用经方就不能用时方,用时方就不能用经方,临床上灵活变通不拘一格,也扩展了中医临证思路,可供大家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几十年的失眠和便秘,没想到几个老方子就搞定了
《伤寒杂病论》7款治疗眩晕经方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功效简介
口干口渴。五苓散口渴是一种水饮化热的渴,口渴不欲饮,或欲饮但饮水不多。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 。口干甚,饮水也不解渴。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茯苓、炒白术、麦冬。胃阴不足证 呕吐,纳少,呃逆
伤寒论42:小柴胡汤、大承气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五苓散、四逆汤、白...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治慢性泌尿系感染案
【经方临证】鼻炎、传导性耳聋治疗前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