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孙思邈的千古名方,被称为“神一样的方子”,化痰湿、降三高、安睡眠!
userphoto

2023.10.21 山东

关注

现在很多人都很注重祛湿,不仅因为湿气会让人变得臃肿困倦,还因为湿气会给身体带来不适,影响身体健康。
当体内湿气堆积过多,没能及时清理,就会造成另一种更严重的情况——痰湿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药王”孙思邈的方子,不仅能够预防痰湿,治疗痰湿更是既治标又治本!




PART

01

痰湿有哪些表现?

在中医里,“痰湿”既是一种病症名,也是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
它的特点如下:
1、体型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
2、舌体胖大,舌苔滑腻、舌边常有齿痕。
3、面色晦暗、易出油、长痘痘,有眼袋、黑眼圈。
4、口干、口苦、口臭,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
5、痰多,嗓子有异物感,起床就要咳嗽,刷牙容易干呕
6、头发爱出油,易脱发。
7、容易出汗,汗味大,汗出后皮肤多凉;
8、老是觉得很累,身体沉重无力,容易困倦,怎么睡也睡不够。
9、大便次数多、不成形,粘马桶;小便次数多、色清如水。



PART

02

痰湿有哪些危害?

文章开头提到,体内湿气太多,无法运化,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痰湿。
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因为脾胃虚弱。“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虚弱,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水液运化受到阻碍,在体内聚而成湿,身体代谢缓慢,所以容易出现肥胖。
肥胖只是痰湿导致的各种病症中的其中一种。
痰湿体质的人还特别容易被三高找上门来。

中医上有“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中招痰湿体质后,随着人体气机流动时,痰停到哪里,病就在哪。
痰停在,就会咳喘,甚至容易有肺结节;
痰阻于,可见胸闷心悸,神志不宁,失眠、发狂、心情抑郁或焦虑;
痰停在,胃气不能降,就会恶心呕吐;
痰停在经络,就会四肢麻木,痛风,半身不遂;
痰停在子宫,可见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




PART

03

温胆汤治痰湿,治标又治本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加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和肺的宣发能力才是治疗“痰湿”的重点,治标又治本!
温胆汤正是这样一个既能治标又能治本的方子。
温胆汤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温胆汤



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橘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枚(二两),炙甘草一两半。
宋代医家陈无择对孙思邈温胆汤的方子进行了改良,将大剂量的生姜改为5片,然后在方中加茯苓,以增强健脾利湿之力。
经过陈无择改良的温胆汤一直流传至今,也是现代常用的温胆汤版本。




PART

04

温胆汤方解

对于温胆汤的功效,历代医家多有论述。
孙思邈的温胆汤方中,半夏长于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胆和胃,除烦止呕;
治痰当理气,气顺则痰消,故用枳实橘皮理气化痰;
生姜可助半夏、竹茹祛痰止呕;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从配伍角度看,半夏与竹茹相合,一温一凉,相反相成,对于痰热互结中焦之病证,既清既温,可得中和之妙;
枳实与,均为理气药,可降胃气、降痰气、降浊气,使盘踞于中焦之湿痰之物散而解之;
生姜与甘草,为调和中焦湿气药,一散一守,散者散痰气也,守者守中气也,可使胃气得和,痰气渐消。
陈无择改良的温胆汤减少了生姜用量,不使辛温燥热之性干扰心脏之气阴,并增加了健脾安神的茯苓,所以它的治疗不囿于一个“不得眠”,而是扩大为“惊悸”的“变生诸证”。
温胆汤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很多病都是由痰湿引起,治好了痰湿,也就治好了痰湿导致的各种病症。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易得三高的痰湿体质,药王孙思邈一个方子就可以改善,一用便知
药王孙思邈一个方子,化痰湿祛怪病,很有意思!
药王孙思邈一个方子,把痰湿彻底去除,痰湿没了,很多怪病就会消失
搞定痰湿、寒湿,温胆汤泡脚就很好啊。。。
尤舒彻:有一种顽固失眠需用温胆汤来治
温胆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