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心庐医话 | 命门真火乃生中之本

人的脾胃肠之消化系统,五行属土,方位在中,故名中土。命门真火乃生中之本,这是观心居士最重要的创见之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 :  命门真火是人脾胃肠的根本动力。要想人的脾胃肠健康,必然应使人的真火得壮。

人身真火得壮,就能生通身大阳。人的通身大阳充实,五脏才能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人的通身大阳,就好像工厂的电力系统一样。

人身的阳气充足,人的饮食吃进去,才会被正常消化和吸收。

如果一个人的阳气薄弱,他的身体内部,就会像工厂停了电一样,会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或者便溏、腹泻,以及其他种种脾胃和肛肠科的疾病。

严重者,吃进去的饮食会停滞在肠中,完全不消化。患者会感觉肠子完全丧失了动力,进而怀疑自己命不久矣。

西医病名,例如胃溃疡、肠息肉、十二指肠溃疡等诸多我们不熟悉的病名,实际上都属于这种病因病理的范畴,在此中医病理概念范畴内,都是可以比较快地治愈的。

那这个病理病因,就是命门火衰。命门火衰者,其中土必虚。

所以调理一切脾胃、肛肠科的疾病,其治疗根本办法,是治理人的真火。真火若得正壮,肠胃与肛肠病不求祛而能自然祛除。

自古以来有医学家认为非附子不能生阳,而实际上,附子的作用是壮人命门真火。人的阳气,皆从真火生来。

真火与真阳,它的概念是不同的。正如真阴与真水,虽然真阴生真水,但它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世间百药中,唯一能壮人真火的,就是附子天雄乌椎之属,其本性是一物。附子若未经炮制,其力浑厚。霸气有余而君气有失。

附子若经炮制,性气平正柔和。于百药中最具君王气度。炮附子,亦名制附子,实乃百药之君。

自古以来理中之剂,有用附子者,但观其药理,显然未认识到附子才是治疗肠胃病的唯一的真火正药。例如附子理中汤,居然用了附子人参各等份。

显然这是觉得附子不够正壮,而把附子看作是有点轻贱之药的意思,故又用同等份人参。但各位听我一言,人参与附子万万不可同用。

人参与附子同用者,皆是不懂药之人。人参与附子同用,一能克破人之真阴,二能引发邪火实逆之症,三能徒增不恰当的客邪客热。害处远大于益处。

以我亲身饲药七年,遍尝百药的实际体验说,真火正药,绝不可与邪火邪热之品同服。

百药可分为正品、邪品、半邪品。人参、鹿茸、灵芝、虫草均是邪品。菟丝、枸杞是半邪之品。邪品能生邪热,对人有害之热。自古有云“人参杀人无过 ”,确是大实话一句。

我见过许多因常服邪品而患种种不测之症的人。最常见的是因服邪品而患皮肤病和肿瘤者。自古以来,因邪补而致病者实是数不胜数。

附子之正用,在壮人真火。人的真阳来自于真火,而真火真阳在人的健康之中又为第一重要。所以附子实是百药中第一利人之品。

虽然附子不可常服,常服能刑人真阴。但对于现代人十人九寒、普遍真火虚衰的时代化病征来说,附子称之为第一利人之品名副其实。

百药中如果缺少了附子,就不可能治好人的种种阳虚证。包括现代人最普遍的脾胃肠病,以及其他一系列阳虚寒病。百病皆起于阴阳,缺少了附子。人世间起码一半的病不可能治好。

有人看了我的文章后问道:“ 纯火纯阳的药有哪些 ” 我答道: “附子。”  他说:“ 附子有毒,有没有可以常服的 。” 我顿然连搭理也不想搭理他。

这个世间除了附子天雄乌椎家族兄弟,并没有第二种能壮人真火的药,绝对没有。真火、纯阳对人是多么地重要啊!它们对人的作用那真是讲十年也讲不完,那附子对人的作用,也是十年讲不完。

有很多人,包括很多中医都不理解真火是什么,不理解纯阳(真阳、正阳)是什么。所以在行医治病过程中,其药理完全不对病理。所用的药,都是以邪补或燥补为主。

比如用人参、白术。人参是补人的客邪客热,它是很强的客邪客热。并不能壮人真火。真火纯阳都是使人舒服的,不是像客邪客热那样使人强烈不适。

附子除非剂量和频次用得不恰当,使阳火刑阴。产生过当的热。但是即使这种过当的热,也与参类的邪热完全不同,它完全是真火纯阳。但真火纯阳过当,以致刑人真阴,也是不对的。阴阳忌孤局。

对于一些从来没有用附子补壮过真火的寒人,纯用附子而不用阴阳并调,往往都是必要的。但孤火孤阳这种手法,这都只能暂用。无论是孤火孤阳,还是阴阳兼施,都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本质上都是在兼济水火、调和阴阳。

火神家“ 非姜术不能培中宫之土气 ”的话,也是本末倒置之语。干姜实是可用可不用。有些时候,必然不能用。

比如阳虚患者,三焦本已受燥较重的情况下,就不可用干姜了,用了会伤任脉的阴气,损人精气。这个时候只用附子即可,只要剂量得当,反而会使任脉得润。

因为真火得壮,真阳顿起,可迅速蒸调真水,上济于人的肺胃。而用干姜,反而妨碍了真水上布。

干姜不像人参那样有邪热,它也像附子一样是纯火,虽然纯火,但却是客火,它不像附子那样是真火。所以人如果在阳气不通,本就上燥下寒的情况下,独用干姜而不用附子,只能使人越补越燥。

阳气不通的患者,根本就受不了干姜的客火燥气。只有先以附子使人真火得壮,阳气温通之后,上焦得真水行布,患者才能受得住干姜的客燥。

或者直接把干姜与附子同施,干姜须是少份,附子之剂量足以温通阳气,这样同施方能无碍。我们说附子温通阳气,这个概念都是越过了一步。附子作用是生人真火。

人的通身大阳,是从真火而生,是这样一个道理。所以我们说附子温通阳气,都是一个缩略的说法。这个概念问题一定要清楚。

火神医家们对干姜作用的过度拔高,对学习中医的人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导。我见过许多火神派的学子,在解释干姜问题上都是牵强附会,误入了药理的歧途。

很多人一看我用药,都说我是火神派。我其实并不是火神派。我的医学主张是阴阳并调,水火双济,这是我最根本的主张。至于对于很多阳虚寒人直接施以孤火,是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内有伏寒的患者,并不适合第一步就阴阳并调。

白术的应用在近代以来被应用得太泛滥了。至民国某医家时,把白术的滥用发挥到了极致。对后人用药习惯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引导。

人的三焦,天然秉受润气。人身前部三焦与任脉,最不堪燥、不堪火。所以人生来就是以背后命门存火,督脉存阳。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一句或许有道理。但如果用在医学上,最为误导人。

女性如果身前冲任二脉受到热燥,极易引发血崩之症。男性身前冲任二脉受到热燥,极易引发失精之症。百药中,益智仁、艾叶均走冲任,非常应当慎用。

人身无论是三焦经,还是冲任二脉,都在身前。身前各经各脉,均秉润性而不胜其燥。

而近古以来医家滥用燥法,大量常用白术茯苓,完全陷入一个燥后还湿,再燥再湿的死循环疗法当中。总是把患者燥得非常不舒服,使患者大失真阴,不但真火真阳未得正壮,反而使患者失了真阴。

人燥失了三焦脾胃之阴,燥失三焦脾胃之真水,同时又因真阳未得正壮,而真水不能上济。就会口很渴,完全忍不住吃水果,寒湿之气则更重,很多患者服用了大量白术茯苓山药后,忍不住大量喝水,喝进去的水更容易内停。

这就是近代医家所谓“健脾”套路。实际上完全不解决根本问题,不知道脾胃肠病的根本是在于人的真火虚衰。

中医如果不懂得去寻找病之根本,不顾水火大义,阴阳全局,却陷入哪里病就治哪里的局部主义当中,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方医学理念,就全无区别了。

中医的精髓,永远在于阴阳大义的全局观。而决不在于当今陷入误区的某些中医群体所认为的分脏辨证。枉顾阴阳大义的局部分脏辩证主义者,是彻头彻尾的中医掘墓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肾气的要领,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如何把握少火量?欢迎讨论
论肝胆相火不可伤
腹痛
辨证录 / 腹痛门。命门火衰,而寒邪留之,制肝益火汤
中医养阳十六法【周伟话养生】
心衰急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