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胜兵奇效医案:高血压伴偏头痛,名方临证化裁三次而愈!

“张胜兵中医”

这个患者是师父张胜兵的一个铁粉介绍的。这个粉丝是一个理疗医生,既往有疑难病例师父都会给予指导。这个患者开始是在他那里进行理疗,虽然有些效果,但偏头痛、高血压一直没有好转,于是他就将患者介绍到师父这里来治疗。

患者女,55岁,2021年08月01日初诊,偏头痛好多年,同时患有高血压,收缩压165mmHg,舒张压101mmHg,看了很多地方都没有好转,同时伴有胁痛,呃逆,自汗盗汗,睡眠不好,纳差,一年多来瘦了10多斤。诊见舌尖红舌下脉络严重瘀阻,脉沉滑涩,尺部沉甚。

诊断:偏头痛、高血压

证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郁脾虚,气滞血瘀

治法:滋阴潜阳,疏肝健脾,理气活血

处方: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镇冲降胃汤、五仙散加减化裁。

炒山楂10g、炒鸡内金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麸炒神曲10g、郁金10g、醋香附10g、陈皮15g、北柴胡15g、茵陈6g、龙骨15g、牡蛎15g、牛膝30g、盐杜仲20g、枸杞子10g、白芍10g、益母草15g、首乌藤15g、茯神15g、丹参30g、红花15g、天麻15g、钩藤15g、(后下)、煅赭石30g(先煎)、醋龟甲15g(先煎)、天冬10g、麦冬10g、炒川楝子6g、合欢皮15g、灵芝15g、炒白扁豆30g、麸炒白术10g、石决明15g、甘草6g,7付。 

8月8日复诊:

用药七天,血压从165/101mmHg降到130/87mmHg,下午和晚上矢气多,排完气感觉肚子轻松,睡眠有所好转,心情好了很多,偏头疼也见轻,整体状况好了很多。还是出虚汗,晚上白天都出的厉害,特别是前胸,后背,头上出汗多,肚子出汗冰凉,手心脚心也出汗,脚手感觉冰凉,眼睛酸涨,流泪,睡觉不沉,肚子凉,涨,这几天右腹上方疼了两次,按摩—下有所好转,两腿走路感觉没力量,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

处方如下:

炒山楂10g、炒鸡内金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麸炒神曲10g、郁金10g、醋香附10g、陈皮15g、北柴胡15g、茵陈6g、龙骨15g(打碎)、牡蛎15g(打碎)、牛膝30g、盐杜仲20g、枸杞子10g、白芍10g、益母草15g、首乌藤15g、茯神15g、丹参30g、红花15g、天麻15g、钩藤15g(后下)、煅赭石30g(先煎)、醋龟甲15g(打碎)、天冬10g、麦冬10g、炒川楝子6g、合欢皮15g、灵芝15g、炒白扁豆30g、麸炒白术10g、石决明15g(先煎)、甘草6g、炒酸枣仁15g(打碎)、醋五味子10g(打碎)、黄芪15g、煅牡蛎30g(先煎)、山茱萸15g、,7付。

 

08月15日复诊:

服药期间只出现过两次胁痛,其余的全部好转,还偶有些呃逆。

处方如下:

炒山楂10g、炒鸡内金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麸炒神曲10g、郁金10g、醋香附10g、陈皮15g、北柴胡15g、茵陈6g、龙骨15g、牡蛎15g、牛膝30g、盐杜仲20g、枸杞子10g、白芍10g、益母草15g、首乌藤15g、茯神15g、丹参30g、红花15g、天麻15g、钩藤15g(后下)、煅赭石30g(先煎)、醋龟甲15g(先煎)、天冬10g、麦冬10g、炒川楝子10g、合欢皮15g、灵芝15g、炒白扁豆30g、麸炒白术10g、石决明15g、甘草6g、醋延胡索10g、柿蒂3g、法半夏15g、木香10g、旋覆花10g(包煎)、烫枳实10g,7付。

这是一例典型的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由于肝阴虚而至肝阳上亢,气血上逆则血压上升;由于肝肾阴虚不能濡养肝胆经络则现偏头痛、胁痛;同时由于患者肝气不舒,故心情郁闷;肝气横逆犯胃,则胃气不降反升,故有呃逆;肝气乘脾,则脾胃运化无力,故纳差;肝气郁结则气滞,气滞久则血瘀,故脉显涩象,舌下脉络严重瘀阻;阴虚严重则自汗盗汗,睡眠质量欠佳。师父用的是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镇冲降胃汤、五仙散加减化裁。

镇肝熄风汤是民国名医张锡纯所创名方,其组成为怀牛膝一两(30g) 、生赭石一两(30g) 、生龙骨五钱(15g)、生牡蛎五钱 (15g) 、生龟板五钱(15g) 、生杭芍五钱(15g) 、玄参五钱(15g) 、天冬五钱(15g)、 川楝子二钱(6g)、 生麦芽二钱(6g) 、茵陈二钱(6g) 、甘草钱半(4.5g)。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专治阴亏阳亢,肝风内动者。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者。张锡纯对此方的解释是: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药。而复深究病之本源,用龙骨、牡蛎、龟板、芍药以镇肝熄风。赭石以降胃、降冲。玄参、天冬以清肺气,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至其脉之两尺虚者,当系肾脏真阴虚损,不能与真阳相维系。其真阳脱而上奔,并挟气血以上冲脑部,故又加熟地、萸肉以补肾敛肾。从前所拟之方,原止此数味。后因用此方效者固多,间有初次将药服下,转觉气血上攻而病加剧者,于斯加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即无斯弊。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反动之力。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舒肝郁,实能将顺肝木之性。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川楝子善引肝气下达,又能折其反动之力。方中此三味,而后用此方者,自无他虞也。心中热甚者,当有外感,伏气化热,故加石膏。有痰者,恐痰阻气化之升降,故加胆星也。

张胜兵中医作品七部,淘宝京东有售!挂号张老师,可获取签名书以及与张老师合影留念!

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组成: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生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然一般用此二方者,多会只选其中一方,因其一方为镇肝熄风,主要以肝风内动,脉弦长为主,重在重镇,一方为平肝熄风,主要以肝风化热,热扰心神,脉弦数为主,重在清热安神,两方合用者鲜,合用化裁更是少之又少。然此患者病程较久,看过很多医生,却迁延不愈,如此明显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症,为何久治不愈,实病重药轻之故也,故师父将两方合用化裁,加强了滋补肝肾之阴、重镇肝阳的作用,但因其热象不明显,故去栀子、黄芩;又因睡眠质量差,故加合欢皮、灵芝以加强安神之力;患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故以柴胡、香附、郁金、陈皮以疏肝理气,以丹参、红花合益母草以活血化瘀;患者纳差,而逐渐消瘦,是脾胃亏虚,气血生化无源,故加炒五仙以健脾,加炒白术、炒扁豆以实脾而长肌肉,同时全方滋阴之品较多,加此两药以防滋腻碍脾。同时患者胃气上冲,呃逆不止,在疏肝理气的基础,配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杭芍,暗合张锡纯“镇冲降胃汤”之意,不但能敛冲,且又能镇肝,因冲气上冲之由,恒与肝气有关系也。

二诊、三诊又随证加减,化裁精妙,各方兼顾,故很快收到满意疗效。细品该案,可知临证选方用药,必由患者病情实际出发,灵活变通,加减化裁,不可死守成方。如死守成方,亦是死路一条,为医者实当戒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妙用这个中医方,偏头痛、失眠、颈椎病都能诊治!
平肝潜阳、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眩晕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
株洲中医马志忠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眩晕
王旭高治肝三十法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