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江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情况汇报

武江区1984年9月建区,是韶关市中心城区组成部分,位于市区西部,下辖5个镇、2个街道、51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总面积6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61万人。

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28所,其中初级中学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小学20所,教学点9个;在校学生28936人,其中小学23590人,初中5346人;全区在职专任教师1597人。

2014年,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均被认定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

近年来,武江区委、区政府本着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坚持把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任务。在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努力破解体制、经费两大难题,全面推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和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一)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情况及校际间差异情况

对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11项办学基本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我区20所完全小学、6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部达标。2014年全区小学和初中8项指标差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小学0.36486、初中0.32023,均达到区域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情况评估“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低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低于0.55”的要求。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统筹规划,促进教育公平

(1)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武江区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武江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认真做好学生入学后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升学享有当地学生同等待遇。2015学年有7013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读公办学校,入学率达100%。

(2)着力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我区成立了由区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武江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相关实施方案切实开展工作。通过寄宿制建设工程、留守儿童资助、开放青少年宫和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创设校园“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近年来,全区分别有6所小学被评为“韶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5所小学被评为“韶关市城市学校少年宫”。

(3)全力解决“三残”儿童的入学困难。我区进一步完善了残疾人教育体系,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水平。目前,我区建有随班就读资源教室2间,并借助区域内韶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通过组织随班就读、开设“特殊教育资源课室”,落实“送教上门”制度等措施,使“三残”学生能正常接受教育,保障教育机会公平。在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的同时,我们加大资助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的力度,确保“三残”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三年,全区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81%以上。同时,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落实每年省下达我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41.62万元,直接受惠学生1508人。

(4)做好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初中工作。2014年,区属普通高中第五中学把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达到32.45%,今年达到40%。

(5)切实做好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我区实行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划片免试、区域初中实行电脑派位招生制度。目前,各中小学校无违规招生,无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无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录取相挂钩,实现了“阳光招生”。

2.完善机制,推进教育均衡

我区通过完善发展机制,落实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等举措,推进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1)健全政府职能机制。制定、印发了《武江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武江区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2至2014年,我区的义务教育经费达到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其中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分别为9.01%、27.26%、22.20%,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分别为6.10%、9.44%和9.98%;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逐年增长:小学分别为3881.46元、4053.68元、5060.22元,初中分别为4971.14元、6115.65元、 9637.45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逐年增长:小学分别为773.63元、990.48元、1272.15元,初中分别为783.76元、1229.24元、2222.21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别是19000.2万元、21074.3万元和24317.9万元,分别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2%、1.12%和1.21%;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3.51%、23.28%和24.36%。同时,我区按省有关文件要求,每年安排198万元税费转移资金用于义务教育。

3.创建教育强区,改善办学条件

2009年,我区全面启动了教育创强工作。至2012年,我区共投入资金1.1亿元用于学校布局调整、校舍改造、设施设备的添置以及功能场室的建设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12年3月,我区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成为韶关市第一个省教育强区,并于同年9月成为韶关市首个省教育强镇(街)100%覆盖的省教育强区。

4.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档次

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区后,我区继续筹措资金约1.185亿元用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档次,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水平。目前,新建的东岗太阳城小学规模24个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已于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在建的瑜丰小学规模36个班,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1.13万多平方米,计划在2016年秋季开始招生,届时我区将新增3200多个优质学位。同时,完成校舍改造维修工程149项,面积近2万平方米。全区所有学校(含教学点)均已实现“校校通”,中小学各功能场室均达到标准,实现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师资配置均衡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区出台了《武江区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工作方案》、《武江区教育局高层次学历提升助学奖励暂行办法》和《武江区“强师工程”实施方案》,为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均衡配置和教育事业稳步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区政府严格执行《关于严格执行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纪律的通知》和《印发广东省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相关制度的要求,将全区教师工资列入财政统发,确保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农村学校教师与城区学校教师工资无差距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为深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制定了《韶关市武江区区直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韶关市武江区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暂行)》,并每年安排600多万元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逐步提高了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福利待遇。

(2)落实学科教师配置制度。近年来,我区共招录或调入各学科教师196人。2015年我区小学师生比为1︰20.24,初中师生比为1:12.46,已达到省定编制标准。

(3)落实教师培训制度。2012-2014年,我区分别选派了中小学教师3583、3891、4199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培训经费分别为76.4万、80万、86万元,三年累计为242.4万元,占教师工资总额1.5%的61.35%。

(4)落实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2012年,我区印发了《关于印发<武江区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2010至2014年,分别对城区中学以及区属小学和乡镇中学领导班子进行了2次换届考核,新提拔了4名校长和18名副校长,对13名校长、13名副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进一步优化了学校领导班子的配置。2012-2014年,我区教育系统共安排了203名教师进行支教轮岗交流工作。同时,通过建立“校际扶助联合体”、“千校扶千校”和依托广州海珠区赤岗小学和第九十八中学对口帮扶等机制,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和师资力量提升。目前,共面向10所学校建立了5个校际扶助联合体。

(5)落实教育人才培养制度。2009年,我区制定了《韶关市武江区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完善了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同时,广泛开展校、区两级公开示范课和“同课异构”、“送教下乡”等教育教研交流活动。截至2014学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市级学科带头人25名,区级学科带头人64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17名。近三年,我区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丰硕,有4人获国家级奖项,281人获省级奖项,698人获市级奖项,369人获区级奖项。

6.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2)坚决杜绝公办义务教育择校、开设重点校(班)现象。近三年,我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在97%以上,其中小学巩固率在95%以上,初中巩固率在98%以上 。

(3)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中小学校全面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近三年,我区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均有所提高,达95%以上;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显著成绩,有43人获得国家级奖项,117人获得省级奖项,349人获得市级奖项,271人获得区级奖项。

二、工作特色与亮点

(一)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2009年至今,我区共投入近2.2亿多元用于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建设、省教育强区创建、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改善了我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了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促进了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布局调整最优化

我区编制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武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制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近年来,我区先后撤并了新华小学、芙蓉山小学等28所学校(含教学点),使学校布局趋于合理。

(三)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硬件建设三个“100%”

1.统筹规划,逐步完善硬件设施

近三年,我区累计安装多媒体电教平台616套,新建和升级计算机室5间,新建高清录播教室2间,新添学生电脑285台,添置教师办公电脑550台,完善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教学点)的校园网建设。全区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实现了三个“100%”:全区完全小学以上学校100%拥有计算机室;100%学校和教学点均实现“班班通”、100%学校和教学点均实现“校校通”。

2.利用网络优势,保证教育信息化应用有效开展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保障,保证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有序、健康的发展;发挥好网络优势,充分利用市教育信息网上资源库“国之源”等平台的海量资料,服务教学;利用武江教育信息网上的“教研驿站”,实现全区教师网上教研交流活动。

3.做好教师培训,保障设备使用常态化

近年来,我们先后聘请多位省、市专家对各校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知水平和电教应用能力。目前,全区所有学校及教学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现常态化,为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

(四)实施“五大工程”,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1.实施校园平安工程,构建平安育人环境

全区各校切实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认真开展安全宣传,建立安全台账,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多年来,全区中小学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2.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我区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创建高效课堂为主线,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深化课堂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三年,我区各中小学校有省级立项课题4项,市级立项课题62个,区级立项课题114项。区教育局连续5年被评为“韶关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3.实施强师工程,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我区通过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落实教师培训、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等举措,促进了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为进一步促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夯实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4.实施特色品牌工程,丰富教育发展内涵

2013年我区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区体育、艺术特色教育的意见》,全区中小学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读书、写字和校园足球等一系列活动,全区28所中小学活动开展率和师生参与面均达到了百分之百,目前,我区已基本做到了校校有特色,项目有精品,有效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带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武江特色的教育品牌已初见雏形,“特色品牌”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5.实施家校合作工程,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我区下发了《武江区教育系统2012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家长开放日”、“家校讲堂”、“千师入万户”“家长会”等多样家校互动活动形式,落实家长学校工作。东岗小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在区域内起到良好的教育辐射作用。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区在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校际间差异系数、政府工作以及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基本达到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要求。今后,我们将以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评估为新的起点,全面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韶关市武江区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区域性义务教育初中质量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实践
玄武区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主要亮点
为实现兰山教育强区梦而努力奋斗
教育强区的脚步
上海普陀: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让家门口就有好学校,好学校就在家门口”
沙湾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顺利通过国家督导检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