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羊拐

羊拐

嘎拉哈一般指羊拐

羊拐(新疆叫做阿斯克,东北地区叫做“嘎拉哈”,源自满语:ga chu ha),在河北称骨头子儿,是旧时代北方(尤其东北)小女孩的玩具,是羊的膝盖骨,只是后腿有,共有四个面,以四个为一副,能提高人们的敏捷力。以小羊拐为上品这种骨头不仅在羊身上有,猪牛身上及野狍子身上也有。也称羊拐(羊的大小适中),北方小姑娘多喜欢此游戏。在河北称骨头子儿。

中文名羊拐

外文名gachuha

新 疆阿斯克

东 北嘎拉哈

作 用小女孩的玩具

河 北骨头子儿

    基本概况

    羊拐(新疆叫做阿斯克。东北地区叫做“嘎拉哈”,源自满语:gachuha。)是旧时代北方(尤其东北)小女孩的玩具,是羊的膝盖骨,只是后腿有,共有四个面,以四个为一副,能提高人们的敏捷力。以小羊拐为上品。此外,人们还常常将羊拐涂成红色。由于当时北京并没有过多的牛羊肉,羊拐在女孩子们的心中便成为一笔珍贵的财富。 这种骨头不仅在羊身上有,猪牛身上及野狍子身上也有。

    也称羊拐(羊的大小适中),北方小姑娘多喜欢此游戏。在河北称骨头子儿。

    游戏介绍

    老东北的怪 姑娘爱玩-----嗄拉哈

    羊嘎拉哈四个为一副。手巧的一次能同时玩三四副。玩嘎拉哈,都是要一副嘎拉哈配一个口袋的。嘎拉哈是六面体(所有动物的都一样),因两个尖角重心不稳,弃之不用。正面像人的肚脐眼儿叫“坑儿”,背面像胖人的肚皮叫“背儿”(肚儿),侧面像人的耳朵叫“轮儿”,还有一侧什么都不像就叫“真儿”。  歘嘎拉哈计数是以阿拉伯数字为单位的:一对“坑”是十、三个“坑”是十五、四个“坑”是二十、四样是五,以此类推。抓满一百,分别翻真、轮、坑、肚;抓起四样、空中抛接在手背上,翻转过来,一个不掉就算赢。“歘”是这个游戏过程和输赢的结果。歘的过程是这样的:用一只手(另一只不用)将四个嘎拉哈散乱地抛在炕上(桌上),然后将口袋向上扔起,在口袋落下的时间内将四个嘎拉哈都先搬(以下的过程叫搬)成真儿,用手抓起,再接住落下的口袋(用同一只手)。如口袋和嘎拉哈都没有落在炕上,则接着搬下个背儿,依次接下的次序是坑儿,轮儿。最后,把口袋抛起,手把都成轮儿的嘎拉哈抓起。如果口袋落下时在手里(没有落在炕上)则第一个回合完成。倘若在搬的过程中口袋没能接住,则叫“坏了”,交由下一个人玩(抓)。其输赢的判断是:在搬四个嘎拉哈的过程中,谁抛口袋的次数最少,谁就是赢家。这只是歘嘎拉哈的一般过程,当然里面还有许多技巧。比如说:在搬真儿时,因为下个是背儿,所以将真儿一字排好,到搬背儿时用手心一压就行了,节省时间和次数。歘嘎拉哈的输赢关键,一是口袋要抛得高(留空时间长),二是抓的过程要快,尽量用少的次数完成全过程;这个游戏要手、脑、眼并用。

    背景故事

    在东北地区农村,每当过年杀猪时,大人就把后腿关节部位的那块骨头保留下来,再用旧布缝出一个小口袋,里面装上粮食,使布袋有重10游戏时,先把小口袋抛到空中,然后迅速把炕上的“吸拉哈,改变方向,然后手脚俐落地接下掉下来的口袋。由这样循环往复,直到炕上所有的“嘎拉哈一都改过四个方向为止。

    相传“嘎拉哈”和金代的梁王金兀术有关。金兀术少年时,父母让他进山打猎。克服重重难关后,他终于取下四种最凶猛的野兽的腿膜骨.从此,金兀术的勇敢和强悍便成为当地的佳话。女真人为了让后代像金兀术那样勇敢,便让孩子们抓玩野兽殡骨“嘎拉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小时候chuǎ的骨头子还有这么多讲究!
    童年的嘎拉哈
    解良:饶舌《嘎拉哈》 文化抚顺
    坐在炕上玩骨头?竟是满洲老祖宗的桌游
    【东北风情6】
    嘎拉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