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博士马俊杰:肺肠同治法对小儿久咳治疗的临证体会
作者:马俊杰
中医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十余项,独著2部,其中代表作《伤寒琢》即将出版,另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曾任杭州人民广播电台FM89《国医奇谈》监制、总顾问、嘉宾主持,江苏人民广播电台《食养中国》嘉宾主持,总顾问。临床擅长中医药调治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病,风湿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及肿瘤等。


小儿久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亦是儿科难治病证之一。各种感染、过敏等是引发小儿久咳的重要因素,对此现代医学虽有相应的治疗药物,然因各种病菌等病理因素清除后容易再复发,或是因为耐药,以及感染后的炎症迁延等,小儿久咳常常久治不愈,针对这一病理过程,目前西医尚缺乏满意的干预措施。



中医用于小儿久咳治疗的方法颇多,诸如补脾益气、健脾化痰、清肺泄火、化痰消积、化痰消瘀等,皆为本病治疗的常用辨治思路。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可以看出咳嗽病机较为复杂,不少患者每每咳嗽,病程较久,少则十天半月,多则数月,甚则数年。小儿体质娇嫩,疾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所患咳嗽则较成人更为复杂。


近年来通过临证观察,我发现小儿久咳与消化道关系甚为密切。中医认为肺与脾胃、大肠关系密切,正如李用粹《证治汇补·痰证》所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其强调脾胃运化与肺脏咳痰之关系,其言:“脏气恒相通也,故外症(证)既现咳嗽稠痰,喉干鼻燥之肺病,又现心嘈倒饱,食少泻多之脾虚,此时若以燥药补脾,则碍肺,以润药利肺,则碍脾,当斟酌于二者之中,拣去苦寒香燥,务以平调为主,泽及脾胃,而肺痰自平,不必专用清肺化痰诸药,盖脾有生肺之功,肺无扶脾之力也,宜异功散(源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由四君子汤加陈皮),加苡仁、麦冬、石斛、桔梗、山药、扁豆、莲心之属”;

又如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正如《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肠者,传导之腑”,肺、肠在生理、病理方面相互联系,在治疗方面,亦可将两者相结合论治,“肺肠同治”为中医经典治则理论,不仅强调肠病治肺,而且肺病亦可治肠。我亦发现对于久咳患儿在平时适当注意调理胃肠,不仅对治疗久咳有效,而且可有效地预防其疾病的复发及耐药的发生。

此外,我亦发现小儿久咳病机往往虚实并见,其中以肺脾气阴两虚,伴肺热腑实证比较常见,在对较大样本的久咳患儿进行证候分析后发现,此类患儿除表现出食欲不振、疲劳乏力、易汗、口干、消瘦等气阴两虚之证外,亦有不少可见肠腑壅滞便秘的表现。


究其原因,由于患儿咳嗽日久,常常损耗肺脾气阴,使肺降不力、脾运不健而致肠腑壅滞;此外,现代儿童嗜食肉类、煎炒零食者多,加上食品添加剂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更易加重患儿便秘等肠壅腑积的程度。同时,肠腑壅热又能进一步阻碍脾之运化、肺之宣肃,致脾湿生痰、肺失清肃而为久咳。

我临证针对此类患儿运用益气养阴、清肺通腑治法后,可有效解除或缓解小儿的久咳症状,阻断久咳的迁延与发展,更可显著预防其复发。益气养阴法与清肺通腑法同用,符合久咳患儿虚实错杂的复杂病理,当然,我临证用这些治法时,亦有新的理解。

其中补气养阴以补脾、肺之气阴为主,较好地体现了中医培土生金法在本病防治中的作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针对该病证的培土生金法不只局限于补脾气以益肺气,更针对该病证特殊的病理变化,蕴含有补肺脾气阴的复法,这是因为,久咳患儿,不仅因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而呈现肺脾气虚的表现,更因久咳亦可伤及肺脾之阴,亦正是其阴气之不足,使得该证比单纯的气虚更为难以治疗。因此,针对这一特殊病理变化,我提出培土生金之气阴双补思路,在临床实践中证实,此举措比单纯补肺脾之气收效更好。

同时就清、下之法而言,此为中医重要的祛邪治法,早在张仲景《伤寒论》就有丰富的理论阐述,值得注意的是,清、下之法由于病证的不同需要进行灵活的变化,如清法运用既要考虑其病邪性质,更要根据热证部位及特征的不同而有清宣、清降等的变化,针对小儿久咳病理,我常运用清宣之法的策略,临证喜用栀子、豆豉、薄荷等药,而对于黄连、黄芩等苦下之药,则有所保留,一方面考虑患儿的口感问题,虑其因药苦而拒喝,另一方面恐苦寒败胃,病变多端,当然对于严重肺胃有热患儿,亦会适当短期用之,然中病则止。

与之相对,通腑之法虽亦有峻下、和下、缓下、润下等的不同,然针对小儿脏腑娇嫩,久咳患儿病程绵长的实际,我们以为此腑气积滞,亦非一般通腑之法所能治疗,应时刻注意护其正气,以利疾病恢复,为此,我们在临床上往往选用相对缓和的通腑之法,药物如枳实、瓜蒌仁、莱菔子、决明子等,既取其缓通腑气,更有化痰之意,其中莱菔子亦有消食、促消化之功,一举多得。

分析通腑与治咳的机制,此由于六腑与炎症之间关系密切,保持阳明大肠腑、太阳膀胱腑等的洁净皆有利于机体炎症的缓解。已有学者研究证实,适当的通腑治疗,其效应并非仅针对腑实本身而言,对全身各脏器亦有着较好的调节作用,基于传统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结合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同时多滞多壅的生理特点,通腑之法尤适合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益气养阴、清肺通腑法对久咳患儿具有重要的治疗与预防意义。通过对益气养阴、清肺通腑法疗效及其全新内涵的探索,将能找到治疗小儿久咳的有效方法,为小儿久咳治疗提供实践依据,亦为中医治法理论创新提供新的线索。

最后,我推荐大家一个针对此类证型的小儿久咳方:

太子党参各5g、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5g、法半夏6g、栀子5g、豆豉9g、薄荷3 g,桑叶9g、浙贝5g、莱菔子15g、决明子25g,茵陈12,麦芽12,苍术12。

在此特别强调,一定要辨证哦,记住是肺脾气阴两虚,伴肺热腑实证,方可用之,若非此证,则勿随便套用。

《纪录中医》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老中医之路之( 18)
感冒论治-刘渡舟
点刺四缝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证
小儿迁、慢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功能性便秘,应用钱乙学术思想来论治
18种小儿推拿手法, 附详细图文, 有孩子的存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