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野蛮生长的“健身行业“如此灿烂

心怀敬意,聊一聊作为外行人的我对中国大陆健身行业的一些观察和思考,若有纰漏或不当,还忘斧正!

本文共计6021个字,阅读时间约20分钟


        现在走街上偶尔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哎呀,今晚上还约了健身课,没时间陪你了!” 我不禁感慨,也就两年前,这样的话语也很少耳闻。如果您对“健身”的概念还停留在这样的时代:两三千平的大型健身房,销售忽悠之后热血沸腾地办了N年卡,昂首挺胸地踏进健身房却因面对N多器械茫然无措又羞于询问各种肌肉男,只能乱举了一通,最多弱弱地跟一下操课瑜伽或单车,便心灰意冷再也不来了,而退卡更是没商量,那您真的out了!



    ×××曾经×××


         像网购的习惯是淘宝培养的一样,国人对健身的概念何尝不是被这样的大型健身房教育出来的?!记忆中这些大型综合健身房出现在2000年前后,那真心高大上:器械全、有游泳池、有免费团操课、有动感单车、能哗哗地洗个热水澡......但需要办年卡(恨不得终身卡)、想退没商量、教练不会教除非您买课,课程越卖越多,夸张的一次能卖您100节(这是1年也上不完的节奏)!上了之后您又发现,刚混熟的教练就要离职了,频繁换教练的同时N节课只上了一半,教练们已经建议购买下一批课了,真心想和教练做朋友的您只有呵呵了......


      好好的健身房咋搞成这样了?是老板太黑吗?是教练太黑吗?非要搞成这样吗?!我告诉您,都不是!健身房老板不容易,教练其实很苦逼!为啥?!因为模式健身行业特征


     先说模式!说白了无论最早的大型综合健身房,还是接下来要聊的绝大多数新业态,都是从米国大叔学那里来的舶来品。当年这种占地大,器械全,配泳池,卖年卡的健身房堪称主流,国内的行业先驱将其引入,注意:当时国内健身房还处在由健美前辈打造的散落在各地文化宫角落里的纯铁馆时代,灯光昏暗,设备简陋。高大上全的模式的确有足够的杀伤力,那时在上海能有一张xx堡的健身卡走路都是脸冲天的!


     “高大上全”=“高初始投入”+“高运营成本”中国高企的地产价格扼杀了多少实体商业,满满都是泪,而讽刺的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倒是领先欧美把握住了电商这个浪潮!),在收入端则是“超低频消费”,健身本来就反人性,且国人至今还没真正养成健身意识和习惯,这和米国大叔们是婴儿和成人距离!严峻的现实面前,先辈们的解决方案是:“透支消费”,即预售 (越多越好)+ 年卡 (越久越好),快速回笼的资金则去开下一家店,之后循环。这种做法对健身这种就近消费属性很强的行业无异于杀鸡取卵,就近人群已吃透,支付庞大运营支出的现金流又从何出来? 卖课、卖粉、继续玩命卖卡.......似乎这种现金流模式是唯一的发展解决方案,也方可见人之逐利本性!?


       相信我,只要您去体验,分店越多的健身房,人们越盯着您的钱包看,服务?先放一边吧!另一方面,我们曾经高山仰止的健身教练团队,也逐渐转型为“小鲜肉”“小嫩肉”销售天团。为啥?销售强呗!


     再说行业特征,跟餐馆,理发,SPA一样,第一,门槛不高,只要有钱就能砸出来;第二, 就近消费,地域属性很强。因此形成两个局面:第一,从业者水平层次不齐,整体缺少长远的目光和卓越的管理理念,品牌化经营更是闻所未闻;第二,行业高度分散,只有区域性的霸主,但没有真正的龙头。因缺少规模,难以真正做强。


     所以很难想象,在一个消费者的行为习惯都已经被互联网“一切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原则教育到移动互联时代了,依靠“选址优势”和“高大上全”的传统健身房们,如果不再调整船头,这条路还能走多久?!




×××现在×××


     如果让我比较现在同十五年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是:1. 人们需更优质的东西;2. 移动互联!    


健身教练们的出走


       正如上图所描绘的一样,近几年大批有理想有抱负,被销售业绩搞得身心俱疲的健身教练们走出健身房(当然也包括专业队的教练等各种专业人士),开创了各种类型的健身工作室,正式引爆了健身行业。用小面积、轻器械、重专业、重服务的模式成长成一颗颗连接顾客亮丽的大树。有了“微博“, ”微信”,“点评”,黄金地段门面房已不是必须,地点可以选择在租金更低廉的商务楼高层,居民小区里,只要有口碑,就会有顾客!商业模式很简单:卖课程,当然善于经营的也会有补剂、服装、配饰等周边产品。


细数种类那可是花样繁多,五花八门,但基本可以归纳为:

  • 按形式:1对1私教、团课、私教团课结合、训练营;

  • 按内容:普通减脂塑形、功能性训练、Crossfit、普拉提、动感单车、康复产后、瑜伽、儿童体势能、以及各种混搭......

  • 按风格:简约教学型、品质生活型、时尚潮流型、金属工厂型、硬核铁血型、酒吧夜店型.......


分享几个个人认为有代表性,并看好未来的工作室:



OneFit - 功能性训练的大本营



        拿创始人Jordan至于OneFit比作Jobs至于Apple可能有些过了,但实际情况却很类似!首先抓准了功能性训练更具广阔的大众市场,“技术狂人”Jordan不断从美国引进最新的权威功能性教学体系,在该领域教练培训和认证上已经颇具统治力,同时另一条腿跨进C端推出面对中高端人群的私教+团课+训练营的工作室,和健身APP合作推出教学视频........把握住教练这个健身行业的'CPU',OneFit的前景颇具想象空间。更关键的是Jordan几乎具备一名开拓者的所有素质:野心、专注、号召力,并且极具自我营销意识!


      接下来能走多远就看创始人的胸怀和眼光,以及管理水平是否能及时从水泊梁山向科学职业转变!



DP- 一名“美国队长”带领的“超能战队”



     

     虽然只有两家店,有着美国队长式成功逆袭的创始人Jay带着一群小伙伴打造的工作室能在业内赢得相当的口碑和知名度难能可贵。这一切源自上佳的用户体验和亲民的价格。稳定有战斗力的教练团队是能够保证用户体验的核心因素,而这又来源于创始人能始终如一的奋战在第一线树立标准,传递激情,并将其自身的生死得失牢牢地与所有教练绑定在一起,同时将“去中心化”的思想运用在日常管理之中。另一层面来自于坚持自有训练体系的打造:自重训练, 已及价格策略上亲民的市场定位使其有更广泛的顾客基础。团队也比较注意品牌形象的推广,创始人Jay本身的形象和气质亦加分不少。


      在越来越红的海里,未来随着分店数量的增多团队规模变大,如何能将这些基因不变味的渗透下去已及是否能像OneFIT一样在行业内建立自己的标准,及进一步提升营销水平,我想这将是创始人极其团队面临的挑战!



DNA隽体 - 用匠人精神打造百年老店      



       有想做大做强的,就有想做精做长的!本人并没有实地去过,据说第一家店已有十多年了,听过创始人沈老师的演讲,“匠人精神”贯穿始终。方向很清楚:不求大,但求精!将家庭作坊式的私教工作室做成百年老店。依靠的是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沉淀独创的“合健道”体势能训练体系.,每天清晨晚间坚持亲自授课,每天数十篇原创文章微博推送......每天如一.......



轻重健身工作室-反商业的商业工作室



      貌似反商业,但其实本着“授人以渔”,“纯干活”的理念,他们做了非常好的社群营销!狂傲不羁,快言快语的风格加上纯干活的分享解答,使创始人谢老板和总教头柔王丸早就是“知乎”红人。教学模式除了私教1v1,1v2, 1v3课程之外,各种针对普通人群,私教,已及工作室投资人的培训班因始终贯穿“授人以渔”的理念也别具风格,貌似特立独行,却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CrossFit Body in Motion- 最炫健身风



     

  论十年来健身模式发展之迅猛,说到Crossfit,无出其右者!虽然始终伴随着“最易受伤运动“的争议,Crossfit BOX从10年前全球18家爆发到去年的13000家! 近两年进入中国后也开始遍地开花,但因强度太大、普通人接受不了,定价高和易受伤等因素始终不被看好。


       在众多Box中,个人很看好CrossFit Body In Motion,因为他们将Crossfit box”社群化“的经营理念做到了全面且极致:温馨舒适的设计概念,不急功近利的课程进阶设计,精选的补充性课程设置,个人数据监测记录,严谨的教学水平把控,竞赛及会员活动,周边产品开发等。如果挑刺,那就是在保持以上水准的同时,在开店的节奏上有更好的把控,并提升品牌营销水平!



小结一下:

      虽然色彩斑斓,野蛮成长下无数教练或投资人怀着诸如“真正享受自己的爱好与专业”这样多么美好的愿景,最终还是栽倒在不懂选址运营、帐务核算、缺乏差异化、缺乏管理水平、缺乏营销意识及能力......


      如果参照优秀的案例,健身工作室如果要能生存下来并有强劲的生命力,除了选址和财务把控外,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1. 核心竞争力:差异化的训练体系:

  2. 行业号召力及管理水平:将核心竞争力落实到位的优秀又稳定的教练团队:

  3. 创造连接不断地让更多的人发现、认同并记住你的品牌;

   

行业搅局者-鲶鱼来了


      伴随着移动互联的浪潮,14年国务院46号和供给侧改革的推波助澜,以互联网届领衔的各行各业的人们,或者是出于对健身的热爱,更多是看到了这个“风口”,怀着“飞起来”的梦想揣着疯了的资本涌了进来!做APP的、做智能硬件的、做SAAS的、做沙拉的......就像割韭菜,倒了一茬又来一茬。随着各种烧钱模式的不能持续,资本平静地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健身和买东西不同,线下是绕不开滴!


      当然仍不乏有像Keep这样优秀的线上教学+电商模式的纯线上公司,我就不一一列举。重点聊聊线下健身房,其主要特征:

  • 面积小型化(300-500平方,甚至100多平的健身集装箱)、人员精简化,无推销;

  • 月付费制/按时计费制

  • 部分24小时营业;

  • O2O:线上支付、课程预约、体测及健身记录统计;

  • 操作自助化:用手环/手机扫码/短信密码录入等模式出入,甚至管理更衣柜及淋浴;

  • 模式有:会籍+私教,会籍+私教+团课,会籍包教练费用,当然还有周边产品的销售;


       不管何种变化,让我们先来认识这种模式的鼻祖:


Anytime Fitness-24小时小型健身房的宗师        



        如果说过去10年间全球最成功的健身房品牌,无论在开店数量还是利润增长上,当数来自大洋彼岸的Anytime Fitness,2001年成立,目前全球3133家门店,海内外加盟店3097家,2015年统计平均单店年营业额在36万美金!这种小面积(400-600平米),低人工(最低只有1-2个营运人员),24小时无推销,高度自助化的模式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4其开始以加盟形式开拓大陆市场。国内随即涌现出的诸多新型小型健身房无外乎都是借鉴了其模式。比较纯粹的模仿者有日本的Joyfit(已登陆上海),北京的Be Active,Transformer;进行一定改良的有来自青鸟最近宣传很猛的光猪圈,小熊快跑的线下自助健身房,上海的Another, Ex-GYM;甚至包括下面要聊的超级猩猩和乐刻。当然还有不时涌现出的新品牌,上海的liking,Running Cat Box......


      而我敢断言,不管是Anytime Fitness自己,还是照搬其模式的追随者,如果不做变革,在中国市场做只要不是自持物业或租金极低(相对位置),难以大有作为,可复制性较低。原因在于Anytime的核心是重器械的自助模式,有限的空间绝大部分让位于器械,而国人自主健身方面无论是意识还是能力都少的可怜,结果这种模式只是单纯的将大型健身房的面积缩小,客人图一时的新鲜感(无推销,24小时)去办卡,之后便很少光顾,低复购率已及空间承载量的限制相信私教课程无论是基数还是转化率都不会高,教练的留存自然也成问题。这样的营收在支付大陆高昂的租金和水电后,最后能装进兜里的究竟有多少?


      不乏有像Another, Ex-GYM打破年卡的限制,用低价月卡制来降低会籍门槛,在私教基础上推出低价小团课,然而购课率究竟如何?是否能真正创造粘性?能否留住教练?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里分享两个全新的品牌,我认为会成为中国健身行业真正的鲶鱼!有意思的是两位创始人的背景鲜明地反映在其各自品牌的战略目标上。



超级猩猩-未来的健身房/工作室管理大师




          听过万科设计师出身的创始人跳跳谈“超级猩猩”的目标,不是成为几千家连锁的Anytime Fitness,而是Nike,Apple,Cocacola这样对人们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品牌!如其所言,无论你已何种方式接触过“超级猩猩”,门店......公众号推文......举办活动......哪怕只是看到它的logo,都应当能感受到其所要传递的内容:高品质、积极乐观、明快、创意、爆发力......


       “超级猩猩”的创立初衷源于一帮做地产的健身爱好者希望做出他们认为“美好”的健身房,从其擅长的设计入手,清晰的定位中产人群,从最初的自助健身仓,逐渐迭代到既有自助健身仓又有主题工作室的模式。要命的选址及租金方面通过和开发商合作从作为“乙方”的租户,转为开发商为有一个优质健身配套而引进的健身设计管理公司的“甲方”;更要命的是教练管理方面的运作更像经纪公司,通过“签约教练发展计划”- 打造百万年薪明星教练,以技术股东的身份拥有自己的健身房/工作室,“超级猩猩”着实让自己打通了线下健身实体“选址/租金”和“教练”的任督二脉,让自己变成了“轻资产”管理公司!


       另外,坚守零售制以倒逼最佳用户体验,100%线上支付,社群化的运营思路都是其筋骨所在!



乐刻-未来的健身运动领域的O2O平台



      如果说地产背景的超级猩猩执着于品牌的质感,那阿里巴巴背景的乐刻则怀着一统天下的野心,因为阿里的基因就是做平台!听创始人阿里巴巴前市场总监乐活说过,其创业选择项目需要天花板足够高或根本没有天花板!没有天花板?!这对传统重线下的健身行业似乎难以理解。但只刚过了1岁生日的乐刻正是这么一步步实施的。


       乐刻的登场其模式颠覆到几乎让人鄙视,只有300平左右,开在写字楼高层,无洗澡,国产品牌器械且力量训练器械少的可怜,主推操课(传统健身房最忽视的一块),震撼的99元/月会籍且操课器械随便玩,还有24小时营业,扫码即入......


      也许所有杰出的模式最初都是从让人看不懂开始,乐刻在杭州的首家店几乎在一开业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约1.2人/平米/天的频效做到了健身业界之最,时隔1年多算上即将开的已经有29家店(25家在杭州,已进入京沪,在杭州还开出了一家Crossfit Box),且大多数的店都实现盈利,模式也逐步清晰:一线城市199/月(租金太高),其他99/月,私教180/节,训练营..........


      聪明的乐刻瞄准了一个增量市场(其实也有巨大的存量):年轻大众,而中国的大众即小白,而至少60%以上有动力走进健身房的小白又是女性,年轻的她(他)们喜欢简单、透明、活力四射的操课,而费用门槛又被拉地极低,在这里她(他)们能交到朋友,甚至约定终身!至于器械多不多,拥不拥挤,能不能洗澡,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另一个关键点是,年轻的她(他)们已经被洗脑了........

   

      对于教练来讲高频的人流和保证有课上,明了的课时费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私教的分成也拿绝对大头,而教练的优劣则由顾客用脚投票决定。而健身学院对盘活教练资源也极具战略意义!


          互联网思维的乐刻的打法是,线下店需要在最短时间不亏钱,而利润率则不能高。他们需要的是最快速度通过开店占领市场,并且最大限度的增加流量。相较于纯线上,来自线下门店的流量质量和粘性都高出太多!应该就在上周,有了20多家店的乐刻才从服务号迭代到了APP,线上教学、电商等功能一应俱全。如果乐刻能解决一线城市棘手的高租金问题手握庞大的高质量的流量,其未来线上+线下的玩法可不可限量!


      乐刻模式能顺利走到今天,我想首先创始团队极具互联网思维,其次具备很强的战略布局、搭建团队、调配资源、以及强大的互联网营销能力!


      如果把找到“超级猩猩”和“乐刻”放在一起,您会发现他们都极具品牌意识,其经营的不是一两家健身房,而是一个品牌;另外,他们都或多或少通过自己的方式绕开了“选址租金”和“教练”的问题。



×××未来×××


对于中国健身行业的未来做几个判断:

1. 因地域属性行业分散度会一直存在,地域性的垄断也会持续,但至少全国范围的巨头一定会出现;

2. 线上线下无法割裂开来;

3. 无论垂直还是平台,社群化的运营一定是主流;

4. 健身房月付制将成为主流!



      最后借用海子的诗来寄予我们的健身行业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老刘私厨 诚邀品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魔都最潮10家健身房,好看的人都去这里流汗!
训练者们的tips
2017健身行业报告
40年了,为什么国内健身房还是很难赚钱?
他要打造健身届的AKB48
你还没开始健身,但健身这一行已经要“变天”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