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



    彝族被外界称之为“黑彝”、“白彝”、“红彝”,而云南、贵州和广西省区的彝族也被称作“花彝”、“青彝”、“干彝”的彝族人。 “黑彝”、“白彝”多居住在四川凉山,“红彝”多居金沙江河谷流域一带。据载,“红彝”和“花彝”因服饰多红或多花而得名,而“青彝”源自于当地彝族祖先崇拜青竹有关。凉山彝族中的“黑彝”、“白彝”是怎么来的呢?凉山彝语称“黑彝”为“诺”、“诺合”或“诺惹”,“白彝”称之为“曲”、“曲合”或“曲惹”。“诺”和“曲”是凉山彝族固有语。而“黑彝”与“白彝”是外来注释语。彝语中的“诺”和“曲”也不完全等同于汉语中的“黑彝”或“白彝”,在彝语中更无相对应的词,因约定俗成而被沿用。但“黑彝”、“白彝”、“红彝”、“青彝”等的含义毕竟模糊不清,有正名的必要。


    彝族原本没有“黑白红”之分,只有“六祖分支”之说。四川凉山彝族总称为“诺蜀”,阿都方言区称“脸蜀”,自称为“尼”或“尼惹”。从历史上看,古代彝族社会曾分为“兹、莫、毕、格、卓”五个阶层。从近古史上看,凉山彝族社会又分“兹、诺、曲诺、阿甲、干席”等阶层。从“诺”、“曲诺”等字意表面上看,虽有“黑”、“白”之谐音,但根本没有现在的“黑彝、白彝”之含义。

    凉山原本无彝人居住,据传只有一种土著叫“朴苏乌伍”的人多居于石板房下。彝人部落酋长向北远征而来时,首先派遣了一大部分亲族兵马在前方征战开路,这部分人彝语叫“诺”;另用大部分兵马驻守在部落联盟酋长周围,这部分人叫“屈”。“诺”,有“悄悄地看”或“前线侦察”、“监视”等意;而“屈”后音变为“曲”,有看守、保卫、护垒的意思。“诺”在近古是一支英勇善战的彝族作战军队,后由远征夺得大片天下,而又无法与后方部落联盟酋长取得联系,故自然形成一个新的统治阶层,与外界不开亲。“曲”也是这样形成的。


   有汉书载凉山彝族中“黑彝”才是彝族,而白彝不是彝族的说法,这完全是错误的。其实“黑彝”“白彝”都源自于一个血脉,而且多半是爱情的结晶。比如说吉克氏,源于黑彝阿陆氏,俄其曲比氏源于黑彝俄其,瓦其氏源于黑彝金恩氏,布萨吉吾氏源于黑彝罗洪氏,吉古阿流氏源于黑彝洛米氏,沙马曲比、俄比、黑子惹所等氏均源于沙马土司氏等等。在凉山彝族“曲惹”(白彝)中许许多多是与“诺”同祖共宗的。所以说“黑彝”、“白彝”源自于一脉。而白彝即“曲”只是当时等级森严,“诺”(黑彝)爱上白彝姑娘而生育的子女就降成了“白彝”罢了。


   (二)当彝族作为这个族群的称谓时,它即具有了象征的含义,它包含了具有某种特征的群体。彝族的情况,自从“诺”和“曲”被误解为“黑”和“白”以后,彝族人自己也接受了下来,并被其象征含义所左右,表现出不同的亚族群认同。以甘洛县为例,从曲木苏(次亚族群名称,下详)的角度出发,如果他们是在和“黑”(诺)对应比较时,就要强调“白”。颜色作为象征符号表达了不同的族群认同。从土司统治区的人的眼里看,“诺”地方的人野蛮,不开化,是不好的,和汉语所说的“生蛮”相吻合,而自己是开化的,靠近政府的,是好的,故强调白;而在诺地方的人的眼里,自己是正宗的彝族,保留了彝族的传统,不屈服于政府势力,不效仿汉族的传统习惯,他们称曲地方的人为“赫苏”,意为“外面的人”。意思是与自己有差异,是和汉族接近的彝族。国家权力(土司)可以在彝族群内部区分次亚族群认同:国家权力所及的土司管辖区是“曲木苏”次亚族群,而非土司管辖区或说国家权力影响小的地区是“诺木苏”次亚族群。这种认同是通过族称和颜色词的同音而产生的象征结果。田坝土语的人对外也称诺苏,只是针对其它土语区诺苏时才自称曲木苏。由此可知,在甘洛县,两个彝族次亚族群分别自称为诺木苏和曲木苏的原因是历史上国家权力影响了次亚族群的不同认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彝族分白彝和黑彝吗?为什么?
有血的雪族(连载56):追述凉山彝族头人斯兹伍各的一生
彝族历史|黑彝和白彝的来源
凉山彝族内部阶层等级阶级关系研究
彝族
彝族文字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