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心法》| ​制心一处才能显露清净心

我们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指的就是以念破念,所以经典里面是有本体论,有方法论。本体论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宇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本体论。而方法论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我们一步一步的修持,能够回归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能够达到明明德的状态。
所以说《大学》里面告诉我们叫明明德,《中庸》里面告诉我们叫致中和,《大学》里面还告诉我们叫如保赤子,赤子之心,《道德经》里面给我们讲的是无为,儒家给我们讲止念,而佛法讲持戒,所以说的是一个事情,它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
《大学》里面的方法论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知止”主要的就是从止念开始。因为所有的万事万物,对我们的干扰和纠缠,其实都是从念头开始,念头越来越少,我们的执念就越来越少,执念降低了之后,我们的智慧就会一点一点地开显出来。所以我们要修学,主要的就是开智慧。所以《道德经》里面也告诉我们方法论,它告诉我们本体论是有生于无,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告诉我们的是,万事万物都是从无中生出来的,从太极里面生出来的,这是《道德经》,这是本体论。那方法论是什么呢?“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这是方法论。方法论还有很多,《道德经》里面给我们讲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无知无欲的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虚其心,实其腹,使夫智者不敢为也”。《道德经》里面讲的智是什么?是世智聪辩。就是我能思考,我能思维。其实真正的智慧不是思考,它是般若,般若里面是没有思考的,只有觉受,感觉的觉,受用的受,这是《道德经》里面给我们讲的方法论。佛法里面方法论就更多了,有各种各样的法门,但是所有的法门无非就是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戒定慧。所以说经典里面给我们讲的所有的道理都是告诉我们把念头治住,让本来的清净心显露出来。


摘选自李连胤老师《大学心法》


编辑:刘实之

素材:校对书稿组

审稿:郭文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因何难解其玄?
把儒学化妆成中国哲学,是所有新儒家的坏主意
国学文化中儒释道经典智慧
龙场悟道与心学的形成(2)
《道德经》: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你也敢信?看看后半句是什么吧
《觉》(第二章)妙心吉祥(三)《第二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