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断舍离——人生从此提效30%

这些年已经养成习惯,每个月都会做一次大扫除,去清理一些用不着的东西。

面对干净整洁的家,我的内心也跟着被清理了一遍,随后滋生出幸福感和力量感。

30岁后,希望家里的物件都往往少而精的方向发展,社交也是。

微信好友、微信群,QQ等常用社交软件,我也按照节奏每天进行清理,对于八百年也不会联系或者不会看的人或是群,打声招呼,随即道别删除,这个会让自己神清气爽。

越是长大,越是明白向内求的重要性,注意力>时间>金钱,学会断舍离,从某种意义上就对自己的生活更有掌握感。

GIF

/01/

断舍离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

让你清晰地认识你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有些东西明明一年都用不到一次,却依旧不想扔掉?

有些东西搬家N次,还是打包带来带去,说不上为什么,总觉得有一天用的到?

还有一些人,从来不联系,但是手机号码依旧保存在通讯录里,直到有一天打过去,才发现“对不起,你拨打的号码不存在”。

微信也一样,有些好友,加了从来不聊,发信息从来不回或是朋友圈已经屏蔽的,那就妥善地再见,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必强融。

对于物件,断舍离并不是一次性扔完所有用不着的东西,而是去思考,当自己无意识买很多东西,囤积很多物件的时候,内在发生了什么?

这个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你的内在存在一个问题——你对自己和生活的认识是模糊的。

不难发现的是,很多老人总是喜欢将很多东西藏起来放着,摆满一大间屋子,而当下的年轻人,似乎也有相似的行为,比如囤课、狂加好友。

我也经历过这段时间,尤其在关系上,迷恋权威,被各种大咖的光辉所吸引,心向往之,付了很多费用,最终发现真正的成长来自于内心,向外求往往让自己陷入周而复始的焦虑怪圈中。

混迹娱乐圈20多年的忘年交朋友,每次相聚都会获得很多能量,她在事业巅峰的时候淡出娱乐圈,体会过名利场的浮躁,她最终选择不同的道路,继续深造和学习,成为一名老师。

她变得宁静,褪去了浮躁的欲望,切断了无效的社交,远离了圈内的纷纷扰扰,活的通透而美好。

去到她家里,家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艺术感十足又充满生活气息,整齐而有规划的家居环境,置身其中,怡然自得。

事实上,对自己认识越是清楚的人,越能够自我主宰,朴素而简单地生活,就是物欲横流的现世社会中最幸福的事情。

断舍离,可以让人在不得不选择的情况下逼迫人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思考。

自从17年开始践行断舍离,每次丢完一次东西,我就会深入思考,多想几遍,在这样的思考里,我更加明白自己的生活真实的样子是什么?我想要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当然,这个是一个过程,因为刚开始丢东西的时候,我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疑惑,这次丢的东西其实是有用的,理想中认为的“生活”反而跟现实不符。

人都是习惯的动物,不要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断舍离是持续不断感受生活的过程。

它没有一个终止的时间,而是持续的“吾日三省吾身”。

每次打开淘宝的时候都要“断”,每次整理家务的时候都要“舍”。

不是不买东西,而是买之前认真思考、使用时反复的感受,这个物品是不是对我的生活非常必要。

断舍离过程中买回并不合适的东西、丢掉了又觉得不舍得是正常的,只有反复如此才能在经过多次花钱的切肤之痛,与生活反复磨合、深入了解之后,在一次次和自己的战役里,最终找到“我”是什么样子。

记住希腊神殿上铭刻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

这个过程很难,因为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充斥,人们充满了焦虑和迷茫,却很少愿意安静独处,在自我独处中感受,在实践中体验,在真正需要时候去寻找,在找到以后反复使用。

很多人说想要学习画画,买了很多画材,报了很多课程,但是依旧画不出一副像样的图,原因是什么?

任何技能的学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才能够真正地解救自己,越是向外求,越是求之不得,除非自己愿意行动,改变才会发生。

断舍离的过程,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这个过程是一次次和自己深入对话,认识你自己,让自己活的更高级。

GIF

/02/

断舍离,是物、人、心的区分整理

是整体的内在和谐和外在的稳定一致

断舍离这个概念,其实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这些年深入思考,更加让我明白自己的和做法是与“断舍离”不谋而合。

我的家,整体干净、整洁,即使有两个孩子,我依旧会定期带着他们一起去践行断舍离,每天早上起来,我也会做类似“断舍离”的行为。

在学习心理学之后,更加在意内在的能量,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非他人,因为很多时候,人都是需要一个人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的。

物质上的断舍离

舍其实就是一个筛选,不仅仅是扔掉,而是要考虑该物品使用的频率和长久性。

个人认为,有些东西,并不需要拥有,而是衡量这些东西自己能够使用的频率如何?

比如说,一个一年只做一次饭的人,根本不需要买全套的厨具,要用的时候借或是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即可。

再比如,想要看的书,完全可以在图书馆和书店进行阅读,不是所有的书籍买回家就能够变成枕边书的,何况很多书买了可能从来都不会看!

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打开手机就能够进行购物,购买时进行物欲控制,就从根源上截止一大部分物品带给人的烦恼。

如果不加以控制,日积月累,你会发现买到家里的东西数量惊人,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家里有太多物品,这些是孩子需要的还是你内心的自我弥补?

因此,能够区分物品的重要与否是最先要想明白的事情。

那些非常有意义的纪念,比如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物件,和自己收获的一些礼物等,都可以把这些承载记忆的物品拍照留念,按照年份放在电子笔记中,可以很好的保留人生路的历程,也不会因为物品所累。

那些特别想要买的东西,看看是否已经有了相关产品,尽量保证用起来而非囤起来。

不要被物质牵着鼻子走,总想着这件物品很好、很新,扔了很可惜。而是应该想着,这件物品对我来说,有没有用,有没有意义,值不值得留存?

毕竟,没有用处的物品,就是一种负累,哪怕它一动不动呆在家里,也占了空间。

良田万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物质上的断舍离让自己的灵魂上的欲望减少,从自设的牢笼中走出来。

定期扔掉一些东西,留下实用且频繁使用的物品,放下买买买的迷恋,生活会更加幸福。

关系上的断舍离

人是群居动物,比起朋友圈的伪精致,我们更应该在意的是自己真正的样子。

拒绝无效社交,把花在外在的时间用在内在,会收获更多的能量,而同频的人一定是相互吸引而来而非追求得来的。

至于情感,有一种情况,我强烈建议必须“断舍离”,那就是分手,无论是恋人还是朋友,一旦感情和关系终止,绝不拖泥带水。

人往往睹物伤情,沉浸往事,不能自拨。越早实行“断舍离”,把所有对方的物品清理掉,越早解脱,开始新生活。

微信好友也好,手机通讯录也罢,不相干的人,没必要抢占自己的内存,人生的路上总是有人来,也总会有人离开。

在物质丰富的现今社会,对物质的贪婪、占有,带来不少烦恼,要找空间存放、要整理保养、要浪费时间寻找,寻找中迷失自我。

《道德经》中提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一个浮于表面的人,会因为内心的空虚而去无限制地向外求,将自己的快乐和成长寄托在他人身上。

戒除无效的社交,把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更好地专注于自己重要的物品、事情、人,和感情,这样整个人会清爽很多,对自己的人生也更有把握和掌控感,才能在浮华浮躁的尘世间,活得清醒又独立。

GIF

心释放,凡事不极端

以前我也舍不得扔掉东西,直到两个孩子出生,家里的东西太多,每次整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全职妈妈的时间是碎片,我更希望将这个时间拿来学习和自我成长。

于是,我开始对家里进行改造,衣柜中的衣服只留不同场景下2-3套,买品质好的、款式简洁、做工考究的,这让我心变得愉悦,因为简单的生活让人空出时间和精力独处。

窗明几浄,但不失舒适,这是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内心自在而不失喜乐,这是一个美好的内在空间。

随着自己不断地践行,不断地感受,不断地体会到正向循环,购物的花费下降了,家里的物件更有品质了,连朋友圈子也升级了,关键是我的心更加自由畅快。

曾国藩曾经说过: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必须扔掉4样东西:没有意义的饭局,不爱自己的人,看不起自己的亲戚和虚情假意的朋友。

/03/

断舍离让人生提速30%

内心丰盈,过得充实

刚到上海的时候,我们居住在一个9平方的老公房里,狭窄的蜗居堆满杂物。

邻居家公用的走道里的墙上钉满搁板,搁板上排满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物件,令人心情烦燥。

后来尽快换了房子,重新装饰一下后,家敞亮而清爽,让人做事注意力集中,心情亦好。

不要持有太多东西,无论是物品还是人,少而精,既有热闹的烟火气,又不至于有压力,一切刚刚好。

当然改变不是一蹴而就,信念和行动的调整有时候容易出现反复和极端:

断舍离只是一个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关键看我们怎么用好它。

既不过度消费,又不反物质,而是在适当的范围内满足自己。

生活就是一场修行,学会克制,也享受即时的、真实的快乐。

在自己的能力之内,给自己最好的。

成熟的人能做的,不是假装自己没有欲望,而是正视自己的欲望,处理好和欲望的关系。

而怎么处理好自己的欲望,本来就是我们需要跟自己磨合一辈子的命题。

作家马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复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

人生的美好,在于在一次次的经历和思考中,遇见自己,更好地成为自己!

你若清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难以复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最舒服的状态
生存智慧:最高级的断舍离不是舍弃物品,而是整顿心灵,你会吗?
为什么说极简主义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颠覆千万人生活的智慧:断舍离
人到老年,简单真好!推荐给所有中老年朋友的好文,必读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物质极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