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患者拒绝检查后死亡,为什么签了知情同意,医院还是要赔 26 万?

「这项检查可以不做吗?」

2016 年,康顺(化名)因腹泻来到医院就诊,在检查了血、尿常规之后,拒绝了医生提出的进一步检查。医生只好要求他在告知书上签字确认,并对他进行了简单的对症治疗。

然而康顺的症状加重了,第二次来到医院就诊时,他又一次拒绝了医生开出的检查。第三天凌晨,家人发现康顺没有了呼吸心跳,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结果发现,康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死因正是与此有关。

法院在医院提供的证据中发现:在康顺第二次就诊时,医院没有记录患者病情变化,也没有让患者签字确认拒绝检查。

这一关键信息最终决定了案件的走向,医院被判承担 20% 的责任,向家属赔偿 26 万元。

医院应该如何履行告知义务?当患者拒绝检查,医院又该如何避免引起纠纷?

2020 年 5 月 28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针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方式将原《侵权责任法》中「书面同意」修改为「明确同意」。

来自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的刘中直律师介绍,《民法典》中对告知方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取消了强制书面知情同意,医务人员可以采取更多样化的形式」,例如通过录音录像来记录沟通过程,作为履行告知义务的证据;

二是「不仅要求签字同意,还潜在要求对治疗内容的了解」,这其实就要求医院要对整个诊疗过程向患者做更全面细致的介绍,让患者更充分了解病情和后果,确保他们能理解并接受。

另外,针对不同的患者和病情,也应该减少模板化的「格式条款」,因人因病情而异,避免告知书流于形式。

刘律师还提到,在与患者沟通时,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相关医疗信息,使患者真正知情并能够理解。

策划:地猫、Raphael

监制:gyouza

信息来源:http://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9074c9a4c1c04c048303a9150010f16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病怎样能省钱
爆料!医院的这些“潜规则”,不知道就吃亏了!
看病省钱 专家教六大“妙招”
一文看懂出院记录,记住别再乱丢啦!【缓慢性心律失常与起搏系列之54】
肺CT间隔多久再拍合适?
肺癌患者一般都是怎样去世的?经历了怎样的痛苦?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