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打我?没门。

有这么一件事发生了:

某10岁男生,在学校长期遭到同学的霸陵,2016年11月24日,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孩子妈妈写的控诉文,在网络上走红,校园霸陵于是铺天盖地引发关注。


再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爱尔兰一学校,一父亲找校长说,读初一的儿子最近情况很糟糕,在父亲的追问下,儿子才说出实情,原来是在学校每天被人打。

校长知道了实情后,这样处理。

对于施暴者,他问了这么几个问题:

”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想的是什么?“(不是指责,而是问感受。)

“你以前被打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当A说出以前被打过时,校长让他感受受害者的心情)

”你知道这件事情对同学造成的影响吗?“(引发A同学思考自己行为带来的影响)

”你打算如何做,才能弥补对xxx造成的影响?“(引导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受害者,校长问了这么几个问题:

”发生了什么?“(让孩子自己说出来)

”这件事情对你有什么影响?“(谈感受)

”你觉得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校长引导孩子表达自己)

”你觉得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你才可以完全接受呢?“(让他成为解决问题的主导方)


校长在这件事中,

1,保护受害人自尊,远远比解决身体上的伤害重要(没有出现“你真胆小,你怎么不还手”之类的话)

2,让霸陵者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自己行为的不当,而不是以暴制暴。

3,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校长没有用权力去处理问题,而是让孩子们在这件事上去学习如何在这样的经历中内心强大起来,他起到辅助的角色。




朋友的故事:


闺蜜告诉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也被欺负过,被一男同学扇耳光,原因是作业没给他抄、

“他厉害着呢,叫全班人都不准和我玩儿,我经常受他的欺负,后来我在三年级的时候转学了”,

“其实那个男生是很不幸福的,妈妈跟爸爸关系不好,离开了家,常常被爸爸打,打到学校里去了,全学校的人都知道”。



从心理角度谈霸陵


① 什么样的孩子,会成为霸陵者?


曾经被伤害过的孩子。

家里关系出问题了,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代言人,他们缺乏接纳与尊重,于是就有了行为问题,行为问题的背后都是爱的匮乏。


很渴望得到爱,但是不知道如何得到,于是用偏激的方式去呼唤,如果一个孩子感受到被接纳,他会放下霸陵者的身份的。(这也是上面那样校长所做的,让孩子感受到接纳)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孩子体验到的家庭氛围是僵化苛刻的,家里人没有把爱与温暖的一面传递给孩子的话,这个孩子就可能发展出更多的破坏的行为,发展出反社会的态度,偷东西,欺负别人,说谎,当霸王。


这样的孩子,他们缺乏了两部分的东西:爱与边界


往往是得不到爱,于是不会表达爱,(如果孩子受到妈妈的漠视、甚至是敌意的对待,孩子就会争取得到他人的关注,甚至认同了别人的敌意,孩子主动以敌意甚至是暴力对待他人)。


边界不断地被父母入侵,于是就不懂得尊重他人,就很容易去侵犯他人的边界,(一个打人的孩子,他不懂得尊重边界,他不懂得如何交友,他缺乏边界)


这两个部分造成的原因是,当这个人在小孩子的时候没有爱与正确的边界。


霸陵的孩子,潜意识里是在防御自己内心的弱与空缺,有句话说,“你这么要强,一定是你内心很弱吧”。


越是想要当霸王的孩子,内心就越是弱,不能让自己感受到这样弱,于是就要用强势的方式来防御一下,这是一种心理动机。


潜意识里是在表达:“我不想当一个弱小的人,我不想自己是小的可怜的,我不要做一个愚笨的人,我要让别人感受到这样的情绪,我要让别人看到我是强大的。”


对于这种有霸陵行为的孩子来说,一旦发现,就要早点介入,在发现有点苗头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要去处理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只要不被欺负就好了,打别人的管他呢,有的父母是以暴制暴,你管不规则,我拖你回家打个你要死不活的,看你还敢不敢。


这两种想法都不能让孩子杜绝把霸陵的行为,只会让孩子的行为在日益增长。


然后,慢慢地孩子就可能以后成为反社会行为,反社会人格了。


所以说,早期的有效地介入是控制把霸陵的最好时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霸陵者说出他内心的感受,找出源头,才能杜绝。如果一开始都没有效果地去阻止,他们会上瘾的。



② 以暴制暴?


比如上面例子中的A同学,打人并不是因为他就是想违反校规,而是因为他过去的经历。


如果只是用暴力解决问题,A确实是会在恐惧面前暂时停止暴力行为,可是这个内心的冲突还在的,一有机会就会爆发,他可能暂时不会打这个同学,但他也许会去打别的孩子,他可能不会在学校里打人,但他也许去校外打更弱小的孩子,比如幼儿园的,他会用别的更狠的方法,将”暴力“转化为别的更加隐蔽的行为,或者把暴力上升一级。


解决的根源在于,要制止,但是同时要给予他接纳,让他说出内心的感受,家长要在行为上给予他支持,正面引导他走出来。


霸陵比较容易出现在有自卑和有困扰的孩子身上,他们不知道谁才能够帮助自己克服那渺小、无能或者妒忌的感觉

----by 苪内佳/玛格



③ “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欺凌者的目标”?


▲ 在群体是格格不入,显得孤立与与众不同的孩子。

  弱小胆怯自卑的孩子

▲ 被父母剥夺了独立权,事事包办的孩子。

▲ 没有归属感的孩子

▲ 偶然,运气不佳,刚好被霸陵者撞上。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是体会不到被理解与接纳,那么当他面对霸陵的时候,他会意识到大人是帮不上忙的,孩子就会默默忍受这种被霸陵。


(某次,我看到一小孩的玩具被另一孩子抢走了,他哭了起来,妈妈听到哭声跑过来,怒气冲天地给了自己孩子一巴掌,“你怎么这么弱,你有什么用”,这类情况,只会让孩子越发变成被欺负的人,而无手博鸡之力,并且以后发生同类事,孩子会不敢告诉家长。)


不懂得交友的孩子,孤独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融入群体里,他们往往可能会用讨好的方式去交朋友,就会可能出现认同那些能够欺负别人的人,认为欺负别人的人有力量,也愿意成为霸陵者的跑腿,甘愿讨好他们。


在家里没有归属感,找不到安全的位置,这种孩子最容易吸引来别人对他的霸陵,他们仿佛在自己的身上“贴上”了一个标签,“你可以欺负我”,他们很焦虑,但是同时也很会吸引别人对他的不尊重与欺负。


虽然是自己身上容易招来被欺负,但是被欺凌是不可以的,我们要帮助他们不被霸陵。




 怎么做才让孩子避免成为被霸陵者?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用暴力制止那些欺负我们孩子的人,而是更要把力量放到我们孩子的身上,让孩子从中去成长起来,强大起来,这才是解决之本。


如果我们讲大道理,去跟孩子说,那些欺负别人的人是因为被欺负过,因为他们缺爱。这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作用。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你要狠起来啊,你要打回去啊,对于本身内在力量就弱的孩子,也是然并卵,没有什么用。


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在家里感受到被倾听,如果孩子的情绪被看见了,感受到父母的接纳,孩子在家里是有归属感,这样的孩子不会被霸陵。


多与孩子交谈,不是只谈功课,设想一下,一个孩子除了学习就是功课,除了功课就是成绩,他不木讷谁木讷。


我们要多与孩子谈除了功课之外的东西,引导孩子去融入一些团体里,更好地有能力去融入人际交中,


我们还可以谈电影,去运动,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是灵活的,是可以分享话题的,这个孩子的状态就是很自在,在学校里被欺负的状态也会减少。


我们还要放手,当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宝宝一样全面呵护,必要的挫折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


当一个孩子还没有摔倒的时候,妈妈已经跑前一步去做好了护着的动作了,妈妈过度入侵了孩子的生活 ,不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事事唯恐孩子吃亏,不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这样子,孩子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挫折,当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他除了目瞪只有口呆了。


如果孩子成长在一个能够沟通,且愿意倾听和接纳他的家庭里,孩子就会有自信,

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不容易被霸陵,哪怕遇上了霸陵事件,也会主动寻找帮助

-----by 苪内佳/玛格



⑤ 当孩子遇到霸陵后怎么做?


 共情


要先处理的不是事情,而是心情。跟孩子谈感受。如果孩子愿意说,去倾听,再表示理解与接纳;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可以用故事引导的方法,孩子在故事里所说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想法。


可以跟孩子聊天,不直接问你遭遇了什么,也不问你在害怕什么,而是讲你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讲你自己小时候遇到的无助啊紧张担忧之类的事(如果没有经历过,你可以用吹的,可以用编的),孩子就会打开话闸了。


利用孩子喜欢的动画,绘本,卡通,……主角,去编制故事,孩子在回复说的,就是他投射的内心的想法,


“从前有只恐龙,他想着……他想要……后来他……接着他……最后他……”


可以跟孩子一起编,也可以用疑问提问的方式问孩子,你觉得恐龙是怎么了什么了呢,

……

往往孩子所说的就是他内心的投射。


我们要去认可孩子情绪的合理性。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他拥有终结一切悲伤的主动权。



 表示支持


这样子做,是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孩子会得到力量,受到霸陵后的心理伤害会大大减轻。


 跟孩子一起讨论,


告诉孩子每样事件最少有三个以上的解决办法,跟孩子把所有能想到的解决方式都说一说。

是因为什么事被霸陵了?以后可以怎么避免和说不,或者脱身?


让孩子思考,这件事情,还可以怎么做?


孩子是不是有力量可以去解决,如果不行,要不要联系学校,找校方的帮助,还是其它社会上的资源的帮助?要不要找来霸陵者父母?严重的要不要转校?


我们这样子做,是把这些不好的经历当成了一次成长的机会,让孩子下一次有力量去面对问题,学会怎么面对霸陵凌,如果孩子不知道要怎样做到,还有大人在,还要以寻求更大的社会帮助。



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亲身感受到什么是“任何杀不死你的东西,都会让你更为强大!

--by KY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我们可以跟孩子这样说:


如果有人打你,你要说不!(重要的是生活中你教会孩子说不)

如果有人打你,你说不了,他还继续,抓住他的手,用力甩开。

如果你推开他还来,去找老师或者大人的帮助。

如果找不到帮助,不管了,打了再说。

                                                      --3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温柔而坚定,和善而有边界的父母
如何让孩子内心强大?教你这4招就够了
爱的情感发展(1)
缺乏内驱力的孩子,父母怎么管都没用
【图文】别用爱的名义伤害你的孩子
取悦型“乖孩子”背后,都站着控制型父母,别让孩子自己承受太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