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植百科: 盆栽菊花栽培管理技术
菊花又叫做鞠、黄华、帝女花等,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茎草质,生长到末期 稍呈木质化。每年花开后,地上部分枯萎,留下宿根越冬,翌春 萌发新枝。菊花的根系发达,须根众多,生长正常时根呈嫩白色。茎直立或半蔓性,表面具短柔毛,易生分枝,在自然生长情 况下可高达80至150厘米。是中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菊花的品种很多,色彩也十分丰富,花型多变,姿态万千,观赏价值、食用价值非常高,深受现代人的喜爱,菊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地位,“梅兰竹菊”一说中,菊花就占有一席。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早,怕涝。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亦能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经受微霜,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
菊花繁殖
有营养繁殖与种子繁殖两法。营养繁殖包括杆插、分株、嫁接、压条及组织培养等。通常以扦插繁殖为主,其中又分芽插、嫩枝插、叶芽插。
芽插
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脚芽杆插。选芽的标准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芽选好后,剥去下部叶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于温室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c室温,春暖后栽于室外。 嫩枝插:此法应用最广。多于4-5月扦插。截取嫩技8-10厘米作为插穗,插后善加管理。在18-210C的温度下,多数品种3周左右生根,约4周即可移苗上盆。
地插
介质可用园土配上1/3的砻糠灰。在高床上搭芦帘棚遮荫。全光照的插床,如有自动喷雾设备,不需遮荫。 叶芽插:从枝条上剪取1张带腋芽的叶片插之。此法仅用于繁殖珍稀品种。分株:一般在清明前后,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另植盆中。
嫁接
为使菊花生长强健,用以做成'十样锦'或大立菊,可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进行嫁接。秋末采蒿种,冬季在温室播种,或3月间在温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时移于盆中或田间,在晴天进行劈接。 压条:仅在繁殖芽变部分时,才用此法。
栽培技术
盆土
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为宜。一般选用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河沙,加园土、腐殖土配制。比例为腐殖土:园土:河沙=4:4:2,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用福尔马林或多菌灵等消毒杀菌剂按说明书浓度喷淋培养土进行消毒。先小盆后大盆,经2-3次换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选用6份腐叶土、3份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成混合土壤。浇透水后放阴凉处,待植株生长正常后移至向阳处。
浇水
菊花生长期的水分管理一定要要按照“旱时及时浇水、涝时及时排水”的原则进行。并且在孕蕾期前后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浇水也可以结合施肥进行,还要注意做到“见湿见干”,就是既不宜半干半湿,也不宜过干过湿。还有就是每天早、晚给叶片喷1次叶面水。 春季菊苗幼小,浇水宜少;夏季菊苗长大,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浇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浇一次,傍晚再补浇一次,并要用喷水壶向菊花枝叶及周围地面喷水,以增加环境湿度;立秋前要适当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窜高疯长。立秋后开花前,要加大浇水量并开始施肥,肥水逐渐加浓;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长,植株水分消耗量明显减少,蒸发量也小,须严格控制浇水。浇水最好用喷水壶缓缓喷洒,不可用猛水冲浇。浇水除要根据季节决定量和次数外,还要根据天气变化而变化。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要多浇,反之则要少浇。一般在给花浇水时,要见盆土变干时再浇,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叶枯黄,引起植株死亡。
施肥
菊花生长要施足有机肥(一般是作为基肥)。在营养生长期,追肥以施氮肥为主,可以配施部分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这样可以促使菊花枝干粗壮和端直还能使叶片肥大。菊花生长中后期,追肥就应以磷、钾肥为主,也可追施花卉专用肥。施肥的方式可以采用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相结合,施肥后要及时浇水。注意如果菊花叶片小而薄、叶色发黄,可以多次喷施0.1%尿素溶液。
摘心与疏蕾
当菊花植株长至10多厘米高时,即开始摘心。摘心时只留植株基部4-5片叶,上部叶片全部摘除。待长出5—6片新叶时,再将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个主枝,以后长出的枝、芽要及时摘除。摘心能使植株发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后一次摘心时,要对菊花植株进行定型修剪,去掉过多枝、过旺及过弱枝,保留3—5个枝即可。9月现蕾时,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个分枝上只留顶端一个花蕾。
病虫防治
斑枯病又名叶枯病。4月中、下旬始发,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收花后,割去地上都植株,集中烧毁;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交替喷施1∶1∶lbo倍液波尔多液和50%托市津l000倍液。
枯萎病6月上旬至7月上旬始发,开花后发病严重,为害全株并烂根。防治方法:选无病老根留种;轮作;作高畦,开深沟,降低湿度;拔除病株,并在病穴撒石灰粉或用50%多菌灵l000倍液浇灌。
虫害: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褐斑病、蚜虫、螨类害虫等。许多病害多发生在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中。因此合理控制空气湿度、水分以及温度是预防这些病害的主要手段。
盆栽菊花,在管理上比地栽菊花要费事一些。大体上说,管理好菊花有项工作需要留心做好。
1)定植时,如能用六成腐叶土、一成饼肥渣、三成砂质土壤,就能使植株长得枝繁叶茂,并可减少花枝遭病虫害侵蚀的可能性。
2)要合理浇水。浇水是否合理,对菊花生长的好坏有重要的关系。首先,要做到适时浇水,比如,夏天炎热的季节,水分蒸发得快,宜在清晨浇一次水,傍晚再补一次“叶水”。浇叶水时,宜用细眼喷壶对整个菊花植株及地面喷,以增加菊花周围环境及空气中的湿度,但不要把盆土浇湿,以免菊苗徒长。春季时,菊苗幼小,浇水宜少不宜多,多则反而妨碍根系发育;冬天花枝已基本停止生长,处于越冬期,植株本身对水分消耗量少;加上天气寒冷,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也很少,须严格控制浇水。总之,浇水要根据菊花生长的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的当天气候(温度和空气湿度)来决定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比如,雨天不必浇水,阴天少浇,晴天则多浇;气温低时少浇或不浇;炎夏季节宜多浇;春、秋两季适量浇,寒冬季节应控浇或不浇。还要注意:浇水的水温要和当时的土温一致或接近,切不可在炎热的季节,用冰凉的井水去浇,这样对花卉会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此外,浇水宜用细眼喷壶缓缓喷浇,不可用猛水冲浇。不论什么季节,浇水都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烂根、枯黄,甚至植株死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盆栽菊花矮化技术
各种花卉养植知识(秋季花二)
盆栽秋菊矮化栽培技术
盆栽的菊花如何矮化?
菊花的繁殖方法和生殖方式
怎样养好茉莉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