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教老师摸索带班小窍门

1999年9月,曹彧老师怀着对职业教育的热忱走进了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转眼间17个寒暑过去,其中12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她对职业教育多了一份依恋,对她的学生多了一份了解和难以割舍的爱。在工作中,她也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带班“小窍门”,即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动之以情“三步走”

曹彧坦言,在大多数人眼中,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甚至有出现极端行为的情况。但她相处下来觉得,他们大多本质善良、讲义气,有的可能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缺乏情感上的依靠。曹彧总是变身为他们的朋友和妈妈,坚持动之以情。

在她带过的班级里曾经有这么一个男生,他的性格孤僻,对班级漠不关心。通过家访,曹彧了解到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他和七十多岁的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于是曹彧决心帮助他,她开始了自己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走进他的生活,做关心理解他的朋友。曹彧每天到家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打个电话,即使是周末,也会坚持拨通他的电话,跟他聊几句。慢慢地,他们发展到无所不谈。

第二步,站在他的身旁,做他迷茫时引路的师长。作为一个从小缺乏父母关爱和教育的孩子,他的外在表现很偏激,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计后果。有一次,他和一个原本要好的同学发生了矛盾,损坏了对方的手机,在他茫然无措时,曹彧及时伸出了援手。通过这个事情,他学会了控制情绪,懂得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加深了对老师的信任。

第三步,走进他的心里,做他情感上的妈妈。在班级里,她会注意他的点滴表现,有进步她会鼓励,有问题她也会及时指导,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他的日常生活。慢慢地,他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转变,也开始自觉地学习了,成绩也有了提高。


晓之以理力争家校合一

为了做好家校合力教育,曹彧会经常把学生们的点滴进步以短信、电话或微信的形式及时告知家长;每月下发一份家长联系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日常表现,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家长重塑对孩子的信心。

曹彧会把自己照顾孩子的酸甜苦辣与他们分享,让他们知道自己从小到大,父母付出了多少辛苦,并且在班里进行以“我和父母的感动瞬间”为题的主题班会,使孩子们多了一份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戴。

另外,让孩子尝试换位思考,理解家长。她会让学生们给自己未来的孩子写一封信,写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希望,以此促使他们理解今天父母对他的教诲,从而反省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教育。

曹彧每学期都会走访一些问题学生的家庭,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增进和家长的交流,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使学生和家长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学生懂得了感恩父母,家长对她的工作也更加支持和理解,这就努力做到“家校合一”。


养成教育坚持导之以行

曹彧认为,作为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符合职业需求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可以为他们将来顺利地步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她在教学管理中始终强调,学生们应具备两个意识,团队意识和职业意识。

首先,她会让学生设计出响亮的班级口号,唤醒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其次,设立班级相册,把同学们互帮互助的场景拍下来。再有,鼓励同学们打爱心电话,主动给生病同学打慰问电话,一次次温情的电话让学生们学会与人沟通和关心他人。

另外,她所带的班级会召开有关职业选择的主题班会,协助同学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不同阶段的学习,设立不同的目标,实现自我完善。

作为班主任,曹彧总是用鼓励和提建议的方法来纠正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素质。为此他们班级设立了“班级荣誉墙”,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成长进步的故事,“班级荣誉墙”帮助学生们找回了自信、赢得了自尊,促进了班集体的共同进步。

来源:京华时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
那天,老师把我说哭了···
家访体会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怎样才能把小孩教育成为不胆怯、自信的孩子?
即将小升初,成绩还是班级垫底,家长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