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45期 洪厚甜:碑学与帖学的用笔区别
我们不是按照江湖上那种教一点一画,教每一个帖的每一个点画书写过程,不是教这个东西,不是教这个形状是什么写出来的,而是按照我们从认识线条到运用线条,从认识空间到掌握空间这样一个思维形态来做的。我写了几十年的楷书,从来不研究结构,为什么呢?我只关注线条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我只关注这个线条、这个点画在这儿的表情和神态。他们两个组合完成什么样一个感觉就达到我的目的了,是内收的还是外放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横向错动还是纵向错动,是往内收还是往外边辐射,它和旁边的字是相迎的关系还是相背的关系,你只看这个关系。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我们在观察用笔技巧的时候应该如何去把控。

通常在学帖学的时候,就是我们写行草书的时候,大家注意,毛笔入纸的状态跟我们写碑毛笔入纸的状态是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两类用笔,碑是尽量隐蔽入笔之痕迹,就是说碑是要越浑穆越好,你不知道我是怎么进去的,这样碑味就越重。我写篆书你知道我是怎么样用笔的吗?越不清楚、越隐蔽的毛笔入纸就越高,为什么我们一绞裹它就入纸,哪怕我们写龙门二十品也是只有一个大概,大家一定要记住,就是介乎清楚与不清楚之间,好像有好像没有,这个是最高的。实际上清人写篆书,包括吴让之,他们那种过程越清晰格调越低,你看吴昌硕和黄宾虹高,他们整个的入纸过程是又清晰又模糊,所以说绞转以后直接入纸,不管是写隶书还是写北魏,还是写篆书,它都是这样。
那么写帖学、写二王、写《书谱》就不一样了,它就一定得要非常清晰的,我这个线入纸以后它的变向、一条线到另一条线技术转换,这些都是帖学的东西,这些东西越细腻越好。它就是要靠毛笔在纸上的这些丰富的技巧所传递的力的节奏感来表达它的美的感觉,传递这个美的感觉。我们看一件碑学作品的技术到位不到位,就看在这里面你是不是在浑穆之中有东西,我们看帖学就是看你技巧的细腻程度上传递的东西是朴的还是巧的,是沉厚的还是花哨的。用最细腻的技巧传递最朴的、最古的审美元素,你就是高手,就是说线是以古质为高,而不是以花哨、单纯是小技巧,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这种技术一点优势都没有。

我之前看过一个文章,是一个老学者做了一辈子学问,但是他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局限还是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就往往没有深刻认识到技术应有的价值。技巧是你不要厌精,就是从来没有走到头的技巧,也就是说只要你当了书法家,就好像你当了钢琴家一样,对技术的追问永远没有止境,永远没有尽头,不是说你先弄三十年技术,后半辈子全部读书,这样就成大师了。它一定是在技术的追问过程中你只要有深刻的哲学思想的引领,人的修养不断的提升,那么你最后走的就越远。你如果放弃了对技术的追问,单纯去求一个虚的东西,你的思想可以说越来越系统、越来越有想法,但是你落不了地。所有落不了地的理念都是空头支票,很多研究炒股的去炒股,最后衣服裤子都没有了,你说他说的没有道理吗?他们说的全是道理,但有什么用?你说我用技法一定要用的神乎其技,出神入化,那我问你隶书的捺怎么写是出神入化,你给我来做一下。说的全都是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那些理论都只能作为参照,不能来取代实践中的东西。大家在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两个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房器玩45种
一代碑学大师“撝叔”才华横溢、名满海内影响深远
书法行笔过程中,影响汉字笔画质感的3个关键因素,看看你知道吗
决定笔画质感的三大要素
书法名碑《好大王》的学习方法,其中有三个技巧是重点
到底什么是书法基本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