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唐诗》里一首经典的咏菊诗,通篇不用一个菊字,但是句句写菊

菊花、梅花、兰花、竹子,那都是深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由于它们所代表的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样的一种精神,那都是值得学习。以菊花为例,它就与别的花不一样,并不是在春天开花,也不是在夏天绽放,而是选择在百花凋谢,大片一片肃杀的秋天里开花,而且它开出来的花也是与众不同,即使是枯萎了之后,它们也是紧紧地抱在一起,不会被风吹落。宋朝诗人郑思肖就有过描写菊花的名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正是菊花那种高贵的品格,即使是枯萎了,那也是紧紧地抱在一起。

那除了郑思肖写过菊花之后,还有一位大才女朱淑真,同样也有描写菊花的名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她的这两句与郑思肖的名句可谓是遥相呼应,同样是在赞美菊花高尚的品格。我们再往前推,唐朝时期的诗人也是写过很多的咏菊名篇,譬如元稹的《菊花》;李商隐的《菊花》;黄巢的《题菊花》等等,那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笔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荐一首比较冷门的咏菊诗,也就是郑谷的这首《菊》,那这首诗也是别具一格,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菊花。而且整首诗表现手法也是极为高明,通篇句句描写菊花,可是双又不用一个”菊“字,可谓是写出了独一无二的菊花,从而也是令这首诗显得与众不同,成为了咏菊里的经典之作。

《菊》

唐代: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字守愚,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今天江西宜春人,他一生也是写过了无数的经典名篇,而这首《菊》,也正是他众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通篇写得极为生动有趣,诗人正是通过另一种角度来解读菊花,于是有了这么一首与众不同的咏菊诗,所以这样的作品,其实也是最为有感染力,也最值得我们一读。

第一二句便是写得很有趣,也很是有讽刺意味,”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那些王孙公子是不认识菊花,即使是看到了那些艳丽的菊花,也误以为那只不过是一堆荒草,每当到了重阳佳节这一天,人们都会争相把菊花插在头上,从而也使得菊花在与人争艳。这两句写得很是传神,同时也非常的深刻,诗人也正是以另一种角度来描写。

第三四句则是进一步地描写了菊花,同时也突出了菊花的独特性,”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正是因为有了露水和阳光,所以也使得菊花更加滋润,开出来的花朵也更加艳丽,看上去非常的漂亮,菊花的香味令两岸都充满香气,而它的叶子也是把菊花衬托得更为完美,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从来不会去羡慕那松树是不是比自己更高。

郑谷的名气尽管并不是很大,可是他的作品却又是与众不同,这首《菊》看上去平淡无奇,可是写得又是极为抒情,也很有趣,诗人先是以菊花来讽刺那些王孙公子,同时又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菊花,从而也令这首诗显得与众不同成为了一首难得的佳作。而我们从这首诗中,也最是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菊花的喜爱,而整首诗文笔清新,写得很是唯美,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为此这首诗也是收录在了《全唐诗》,成为了里一首经典的咏菊名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门见大雪郑板桥写下这首诗,通篇无一个名句,却成一首咏雪名篇
解析唐诗选本优劣:《唐诗三百首》全面但保守
宋诗里最经典的一首咏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全唐诗》最霸气的一首诗,通篇描写战争,营造出一种紧张气氛!
李白此诗通篇犯忌,却被推为千秋绝调,《全唐诗》这种诗仅此一首
《全唐诗》里被严重低估的一首诗,通篇句句是经典,最后两句充满了诗情画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