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到夏季就感冒?这是阴暑,必须艾灸!

昨晚小编与几位医生朋友聚餐,其中一位告诉小编,最近感冒患者激增,且绝大多数都是冻出来的,让小编当心孩子们,别给整感冒了。
 
讲真,朋友这样说,小编一点儿不觉得意外。正值三伏,室外高温湿热,室内冷气嗖嗖,身体反复经受“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不感冒才怪呢。
 
朋友说的这种“冻出来的感冒”,中医称为“阴暑”,对于现代人来讲,这应该算是夏季最常见的疾病了。
 
那么,阴暑了,该怎么解决呢?

1


一、什么是“阴暑”?


讲它之前,我们先弄清什么是“阳暑”?

暑,热也。大热天里,外界温度高,人体出汗多,如若体液流失之后不能及时补充,就没有汗出了,身体排热功能就会出现问题,体温就会迅速升高,人也随之昏迷、虚脱,甚至死亡——这就是阳暑。

对付阳暑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迅速给身体降温,二是立即补充体液。

现代人很少出现阳暑,倒是阴暑极为常见。

阴暑其实就是寒湿,大热天里,人体毛孔张开,从外面出汗回来后,迅速钻进空调间吃冷饮,空调吹出的虚贼邪风和冷饮的寒湿趁机入体,导致人体出现一些寒湿为患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鼻塞流涕、上吐下泻——这就是阴暑。

而且夏季人体阳气浮越,内里虚寒,体内相对处于“阴”的状态,本就容易被寒湿伤到。等到寒湿入体后,影响气血运行,人体正气不足,又会加剧其他外邪的入侵,造成恶性循环。

因为这是热天得的病,但同时又是寒症,所以古人称之为“阴暑”。

1


二、阴暑有什么症状?


▲阳暑VS阴暑

上文说了,阴暑就是寒湿,那么,寒湿容易在哪里作乱呢?

概括来说,它们会引起上中下三焦的混乱——伤于上焦,则头昏、头痛;伤于中焦,则胸膈痞闷、脘腹胀满;伤于下焦,则便溏、泄泻。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发热恶寒,一边发烧一边怕冷;


2、无汗或汗不多;


3、浑身皮肤发紧发冷,还起鸡皮疙瘩,比较干燥;


4、头晕脑胀,身体沉重,关节酸痛,没有力气;


5、舌质淡,就是整个舌头颜色很淡(因为感受寒邪,阳气不足),如果体内有热,舌质会发红;


6、舌苔白腻,甚至铺满舌头,有时会带点儿黄;


7、脾胃问题多,诸如腹痛腹泻、上吐下泻等。

1


三、“阴暑”怎么治呢?


有人问过老师:冬季又湿又冷,怎么反倒不如夏季容易患上寒症呢?

这是因为冬季身体对外界环境有所防备,有厚厚的衣服作为身体的“保护网”;而夏季身体处于松懈状态,根本就不防备寒湿,加上毛孔大张,寒湿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入体了。

所以,与冬季遭受寒湿相比,夏季寒湿入体更易感冒,而且感冒更为迅速,且不易好。

如何治疗?我们分成两种情况:

1

针对刚刚受寒的情况

01

晒太阳
 
可以先喝一大杯稍微有点儿烫嘴的开水,然后到室外晒太阳,尤其头部和背部要多晒,让身体出汗,重新热起来。

02

喝姜汤或紫苏叶水
 
生姜是生发阳气的,紫苏叶是散寒解表的,可以到药店买,每次一把煮水,喝下去就会出汗。

03

喝热汤
 
汤里适当放点儿胡椒粉,可以祛除脾胃寒湿,帮助发汗。煲汤时也可以放点儿怀山药,补脾益肺,通畅气血,祛除外寒,补脾祛寒双管齐下

2

针对已经感冒的情况

01

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是温热散寒祛湿的,就是治疗寒湿的。

02

艾灸
 
基本原理就是以阳克阴、以火治寒,尤其阳虚之人,最易寒湿入体,患上阴暑,最需艾灸。

1


四、为啥阴暑必须艾灸?


患上阴暑之后,人最需要做什么呢,八个字:解表散寒,化湿和中



1、艾为阳,火为阳,对于阴暑这样的寒症来说,最需艾灸这种纯阳之法来对付,以阳克阴、以火治寒,最符合天道。
 
2、艾灸可使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
 
3、当前正值长夏,长夏属脾,阴暑之人大多脾虚湿滞,最宜用灸火温阳,并烤干体内多余的水分。
 
4、艾灸可以治未病,《黄帝内经》有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阳气生发,邪气就不易入侵人体。明代医家张景岳也认为,夏季最易患上阴暑的就是那些元气不足的人,只要把正气扶助到位了,寒湿自会散去。



一般情况下,患上阴暑后,建议艾灸以下穴位:百会(升阳举陷)、脾俞(健脾和胃)、关元(温补脾阳)、丰隆(化湿要穴)、足三里(补中益气)。

如果有发热症状,可以先在大椎处刮痧,而后艾灸

注:中医讲究辨证,本文讲的是寒湿引起的感冒,如果艾灸3天之后,症状仍然没有缓解,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1


五、“年年阴暑,今年艾灸根治了”


一位粉丝私信老师,她是东北人,如今生活在广州。她说,从她到广州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十多年里,每到夏季就会感冒,一年都没落下。

老师跟她沟通后,找到了原因:



1、广州天气湿热不堪,她在外面巡查工地,毛孔打开,为寒邪入侵做好了铺垫。等她一身大汗之后进入空调间,湿衣服立刻变得冰凉,紧紧贴在身上,冷风一吹,感冒肯定跑不了。
 
2、她还有个习惯——贪吃冷面,冷面是东北名吃,吃的时候里面放冰块,她在外面巡查工地,热得受不了,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一碗冷面下肚,又凉爽又开胃,暂时是痛快了,脾胃却受寒了。



老师让她拍了舌诊图,果不其然,她的舌苔白腻,舌质颜色也呈淡白色,说明她不光湿气重,寒气也重。

老师仔细分析给她听,让她改掉不良习惯;同时针对身体酸痛,让她在背部膀胱经刮痧,并重点艾灸腹部任脉3要穴——神阙、气海、关元,最好隔三差五就用艾叶煮水泡脚。

老师还告诉她预防阴暑的方法:因她嫁在广东,告诉她每天婆婆煲汤时,别忘了放点儿胡椒粉和怀山药,原理上文已经说了——胡椒粉祛除脾胃寒湿,帮助发汗;怀山药补脾益肺,通畅气血,祛除外寒,补脾祛寒双管齐下。

天气越热,我们越易被寒湿所伤,建议大家在进入空调间之前,务必先把身上的汗擦干、散掉,让身体先适应一下。这就跟大冬天人不能满身大汗出门是一个道理。同时,身体虚弱易感阴暑的朋友,一定记得多做三伏灸,借助三伏的天力和艾灸的阳热,防治阴暑,提高免疫,一举两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湿气?湿气重的症状主要有7个,秋冬祛湿,三招调理
湿气不除百病生!这几个简单的小方法,帮你祛除体内湿气
祛除脾胃湿邪的八大诀窍
常年湿气重老是祛不掉,原来是这出了问题,试试这3方法效果不错
掌握艾灸4大窍门,补阳气,祛除脾胃的寒湿邪气
为什么已经很注意冬补了,身体依旧很差,还上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