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病人煎煮中药,这6个专业术语你必须要提前了解

中药是很多人会选择的治病方法,但比较年轻的人对煎煮中药比较犯愁。其实煎煮中药没有特别难的地方,主要注意一些细节即可。

熬中药为什么用砂锅瓦罐最好?

煎煮中药,选择器皿是很重要的。熬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最忌讳使用铁锅和铜锅。

首先砂锅、瓦罐锅底导热十分均匀,煮起来火力比较缓和,而且整个锅保温性比较强,水分蒸发量比较小,有利于不耐热成分的保存,药剂成分保留比较全面。

当然,大多数人选择用砂锅、瓦罐熬中药,除了科学性外,很大程度上还因为习惯。

煎煮中药,这6个专业术语你一定要知道

我们都知道煎煮中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比如说锅具的选择、火候的掌握等等。下面我们就来教你煎煮中药要注意的6个专业术语:

1、先煎

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因质坚而难煎出味,应打碎先煎,煮沸后约10~20分钟,再下其他药,如龟板、鳖甲、代赭石、生牡蛎、石决明、龙骨等。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以及质轻量大的药物如芦根、茅根、竹茹等,亦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用澄清液代水煎煮其他药物。

2、后下

薄荷、砂仁、沉香、大黄等气味芳香的药物,借其挥发油起作用,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4~5分钟即可,以防久煮使其有效成份散发而降低药效。

3、文火、武火

慢火煎谓之文火,急火煎谓之武文。前人有急煎取其生而疏荡,久煎取其熟而停留之说。一般煎药先武后文,即开始用武火,煎沸后用文火。如《本草纲目》载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

4、包煎

为防止煎后药液混浊及减少对咽、喉及胃肠道的刺激,如赤石脂、滑石、旋复花、蒲黄等,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入锅煮。

5、烊化

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化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鸡血藤等,用时应先单独加温溶化,再加入取渣的药液中趁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以免同煎时粘锅煮焦,且粘附他药,减少药物有效成分而影响疗效。

6、另炖

有些贵重药,如人参、羚羊角等,为了保护其有效成分不被损失,可将其切成小薄片,隔水炖2~3小时,取汁服用。

煎中药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1、水的用量

煎中药,一般水要高出药材面3厘米-5厘米,不同的汤药,要更加医师的嘱咐用量,在煎煮中药的时候不要随意加水。

2、煎煮的时间

有些人认为中药煎的时间越长,煎出来的中药越浓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中药煎到一定时间药液有效成分达到最高值,如果在不断的煎煮,反而会让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降低药效。过浓的药汤服用后还会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所以,煎煮时间也不要太长。

3、煎药时要经常搅动

煎药并不是药材放锅里开火烧就可以了,煎药过程中药不时观察煎药情况,要经常搅动,避免将中药煮糊或煎干。

误区:

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来源:39健康网等

你可能还喜欢看:

牙线有益健康吗?看看国外卫生部怎么说

9成人洗澡顺序是错的!原来洗了这么多年澡都洗错了

夏季晚餐最该吃这3类食物!赶快告诉家里做饭的人

点击下方“订阅”本号,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每天学习一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煎药专业术语及患者常问的问题解答
煎药的“三三三制”
中药:自煎?代煎?
你知道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吗?
年轻人,你还会煎中药吗?
图解 中药煎煮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