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常见健康问题大百科:您知道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这些事吗?

为什么脑卒中后要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正常人步行是双下肢各关节按照一定的规律十分协调地顺序伸展、屈曲,交替完成支撑身体和迈步的动作,向前迈进时能协调地将髋、膝、踝关节屈曲至适当角度,从而使该侧下肢长度“缩短”,轻松地把脚抬离地面。

偏瘫患者足尖下垂,使得患肢“加长”抬离地面困难,只能借助向对侧倾斜躯干同时借助骨盆上提的力量将下肢向上拉起,但因这种拉起的幅度十分有限,仍不能使该下肢顺利地向前迈出,还需向外侧划弧线后再落回身体前方,这就是偏瘫所特有的“划圈”步态,是典型的误用综合征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就是不当的训练加重了负责下肢各关节伸展的肌肉痉挛,使得关节屈曲动作很难完成。如能在偏瘫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在患侧肢体运动协调的基础上再进行步行训练,则能形成较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提高步行效率。不然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偏瘫患者如未经正规的训练而急于开始步行练习,则会出现典型的偏瘫步态。

为什么老年人急性病缓解后应尽早实施康复治疗?

钱阿姨因三月前不慎跌倒导致右侧股骨颈骨折,当日做了右髋置换手术,术后未行康复治疗,一直卧床三个月,结果四肢都细了一圈,浑身无力,右侧髋关节置换后一直不敢动,髋和膝关节都已挛缩,被动活动困难,且活动时钱阿姨疼痛明显,生活完全依赖他人,钱阿姨自己非常痛苦,家人也非常着急。

老年人急性病(比如脑卒中、骨关节病和心肺疾病等)后,因为长时间卧床会出现心肺功能降低、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如骨质疏松会使患者增加跌倒或转移时骨折的危险性;关节挛缩使患者移动更加困难,另外增加护理的难度和强度;肌肉萎缩使患者四肢无力,无法站立行走;心肺功能降低会使患者活动能力下降,增加卧床时间,又进一步出现如上并发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并发症都会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日常生活活动依赖他人,给家庭也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强患者的生活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您了解脑卒中患者什么时候接受康复治疗最好吗?

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上还没有统一的时间点,但早期介入已被认可。在临床工作中,许多脑卒中患者由于早期病情不稳定或各种并发症,甚至不知道需要康复治疗,致使到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常是得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的患者,这样错过了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黄金时期(发病三个月内)。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事实上脑卒中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脑卒中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治疗量一般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就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您知道什么情况不能进行康复训练吗?

刘大爷患脑出血已5个多月,经过及时正规的康复治疗后刘大爷现在已经可以回家继续康复锻炼。刘大爷也是非常积极,每天刻苦练习,无论阴天下雨都不误,但是上星期在室外练习走路时刘大爷出现了胸闷的症状,刘大爷当时没在意还是坚持练习,过了十分钟后胸闷症状加重,大汗淋漓,被紧急送往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以上说明康复训练具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建议老人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停止康复训练并及时就医:①胸闷、心慌、心前区压榨性疼痛;②血压过高;③血压过低;④严重感染,发热;⑤严重头痛、头晕;⑥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如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活动性风湿和严重的精神疾病等。

您知道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原则是什么吗?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原则是:①康复应尽早进行:如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即可进行;其他疾病的康复也同样越早开始康复效果越好。②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的过程,所以康复锻炼需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康复成效。③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专业运动处方进行适量和适度的训练,不盲目加量或减量、加项或减少,否则康复效果会不佳,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④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康复锻炼应持之以恒。

脑卒中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的意义何在?

徐阿姨患脑梗死已有2个多月,病情稳定后一直在康复科治疗,虽然徐阿姨经过治疗目前已能抬胳膊抬腿,但是徐阿姨每天还是强烈要求治疗师多做被动活动,多做手法治疗,而治疗师让她自己主动训练时却极不情愿,她认为只有治疗师给她做的手法治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让她主动运动时有逆反心理。

人体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现实的能力,这就是大脑的可塑性。神经系统可塑性是康复的基础。但神经系统可塑性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如不再使用就会退步。因此,在偏瘫患者的运动训练中,一旦建立了正常的运动模式,应反复训练,强化这种模式。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恰恰能强化这种运动模式,康复医师及治疗师正是基于这种理论而为患者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这就是康复师经常对患者及家属说主动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康复效果好的原因。

您知道为什么要定期进行康复评定吗?

康复评定即对残疾人的功能状况进行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疗过程中可能重复多次康复评定,且往往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康复评定是贯穿于康复治疗的全过程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意义。

①初期评定的目的:⑴确定障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⑵根据障碍有目的的制定康复治疗计划;⑶判断预后(告知家属);⑷预防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②中期评定的目的:⑴判定康复疗效的优劣;⑵确定现有障碍,以制定下一阶段康复治疗计划;⑶通过与初评结果进行比较或根据患者(家属)对康复期望来调整康复治疗计划。

③末期评定的目的:⑴判定康复疗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⑵为残疾等级划分提出标准;⑶制定出院计划指导患者后期的家庭康复。

因此,定期康复评定对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效果有哪些影响?

陈大爷患脑出血后已三个月,目前在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陈大爷患病前性格开朗、爱好广泛、乐于助人,是个好父亲、好丈夫,老同事及邻居们有口皆碑。但自从脑出血后性格变得郁郁寡欢、不善言辞、不愿见老朋友老同事,经常叹气,觉得生活没意思,无故发火、甚至责骂儿女不孝,很难配合康复治疗。大家都觉得很难接受,感觉陈大爷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后经诊断陈大爷患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

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情感功能障碍,发病率高达20%~79%,其中约15%为重度抑郁,可有严重自杀倾向或产生自杀行为。抑郁患者主动参与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很差,不能很好配合治疗,严重影响卒中后的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造成病程迁延,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所以当家属发现脑卒中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淡漠、焦躁不容易配合康复治疗时,一定要早期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风偏瘫怎么做康复训练?
脑卒中康复8原则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神经康复知识问答(脑中风篇)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偏瘫后,扎扎针灸、做做按摩、多走走路,偏瘫就能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