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疗八法之—下法
 
    下法为八法之一。是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又称:泻下、攻下、通里、通下。
    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分为寒下、温下、润下等。除润下药较和缓外,其余多较峻烈,年老体弱慎用,孕妇和月经期勿用,无实结者不要轻易采用。
 
 
寒下法:
    下法之一。是用于里热实证的治法。里热实证表现为:大补秘结、脘腹胀满、潮热谵语、口干作渴、舌苔焦黄、脉滑数有力,或饮食积滞、积水等。
    所用药物多属苦寒,有:大黄、芒硝、番泻叶等。
    代表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
    注意:孕妇、新产妇及久病体弱者忌用此法。正气虚弱的病人必要应用时,应配合扶正药同用。
 
 
温下法:
    下法之一。用于寒性积滞里实证的治法。如大便不通属于寒结的,症见:腹满而实、手足凉、苔白腻、脉沉弦或沉迟等。
    选用温性泻下药,如巴豆霜;或以温热药与寒下药配用,如附子、细辛配大黄。
    常用方剂有::三物备急丸、大黄附子汤等。
 
 
润下法:
    又称缓下。用于不宜峻下的肠燥津枯的病证。如老年人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以及孕妇或产后便秘,采用的药物多属甘平而润滑,如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
    又如大肠热结而津液枯燥的便秘,则用滋阴增液的药物,如玄参、麦冬、生地等。
    常用方剂有:增液汤。
 
 
导滞通腑法:
    下法之一。指以行气消导药与泻下药合用,治疗积滞内停的方法。如胃肠有积滞,症见: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
    常用方剂有:木香槟榔丸。
 
 
增水行舟:
    润下法。用于温病热结液枯的便秘症,尤以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为宜。
    代表方为增液汤。方中大剂量的玄参、生地、麦冬增益津液,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
 
 
逐水法:
    下法之一。用峻烈泻水药攻逐水饮的方法。适用于腹水、胸胁积水等实证。
    常用方剂有:十枣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八章 下法 //大黄、芒硝 .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
中医传统治法:泻下法
《处方纲要》(各论--第二章)
方剂方药——泻下剂
《方剂学》学习笔记70
方剂之泻下剂之逐水之十枣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