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生五邪-下(人到养生时-健康小知识)

以中医传统理论基础为依据,以身体健康、养生为目的,传播健康知识。大家的分享、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如喜欢请关注,将有体系的持续更新相关内容。

内伤五邪,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五种外邪致病特征的病理变化。

湿浊内生

又称内湿,指由体内津液输布、排泄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饮内生并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内湿的形成多与脾脏有关,脾主运化水液,喜燥恶湿,脾失运化是湿浊内生的关键,故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此外湿浊内生和肺、肾也有关系。素体痰湿内盛;饮食不节,内伤脾胃;肾阳亏虚,火不暖土,都可造成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注:“痉者,经脉强急,不得屈伸,湿闭气血,不得流通,故皆属于湿也

常见病症表现如下:

  • 湿犯上焦——胸闷咳嗽

  • 湿阻中焦——腹胀、食欲不振、口甜腻、舌苔厚腻

  • 湿滞下焦——腹胀便溏、小便不利

  • 泛滥肌肤——水肿

  • 滞留经脉、筋脉——头重身困、肢体沉重、屈伸不利

外感湿邪(外湿)与内生湿邪(内湿)的区别和联系:

外湿是从外部感受湿邪,以湿邪伤于肌表、筋骨关节为主;内湿是由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脾,水津不布,留滞生湿所致。两者间的联系是湿邪外袭容易伤脾,若湿邪困脾伤阳,则易致脾失健运,滋生内湿;脾失健运,内湿盛者,又容易招致外湿入侵。

津伤化燥

又称内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久病损伤阴津;汗、吐、泻太过;亡血失精;热病伤阴耗津等,导致津液亏少,对内不足以灌溉脏腑,对外不足以润泽肌肤,形成津伤化燥。故有“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常见病症表现如下:

  • 肺——口鼻咽干、皮肤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 胃——干呕、舌光红无苔

  • 大肠——大便干燥

附注:燥有内外之分,外燥乃感受燥气之邪,内燥由阴虚液亏。但不管何种病因,总以津亏液虚为特征。涩、枯、涸,皆喻津液匮乏的程度。如舌乏津润,即见舌苔毛糙或起芒刺,或舌质干涩无泽;目少液润,则眼球干涩,转瞬不利,如有物染,视物不清;皮肤少津液,则干燥粗糙,挛急不柔和,严重者可见皲裂,掀起,状如鳞片,即所谓“肌肤甲错”,也是津液枯涸的常见症状。此外,还有口干欲饮,尿少,便结等。

火热内生

又称内热、内火,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均可导致火热内生。

阳气过盛化火——阳气正常时,可以养神柔筋,温养脏腑。阳气过亢,则易伤津耗液,气有余而成或。可表现为心火炽盛、肺热壅盛、胃火偏亢、肝火上炎、小肠实火等。

邪郁化火——指由外感六淫、或病理产物、或食积、寄生虫,导致气机郁滞,郁而生热。

五志过极化火——由于五志过极,情志内伤,使脏腑阳盛、气机郁结,郁久化热。

阴虚火旺——精亏血少、阴液大伤,使得人体阴虚阳盛。阴虚内热表现为全身性虚热象。阴虚火旺表现为虚火上炎,聚于一处。

内生五邪,都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具体表现。

大家的分享、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如喜欢请关注,将有体系的持续更新相关内容。

本文由杂家归真编辑撰写,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生五邪
内寒、内火、内燥、内湿生成的机理
病机学说
总论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3
内生五邪之湿、燥
内生“五邪”: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