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中医 | 运用止痛健骨方治疗痰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验案举隅

膝骨关节炎(KOA)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软骨下端骨性病变和滑膜炎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关节炎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年加重,KOA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估算,55岁以上X线片检查显示KOA者达60%,65岁以上KOA发病率达85%。

骨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通过及时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和国家医疗负担。

对于KOA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案,多采用中药、西药、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方案,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而中西医结合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KOA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止痛健骨方是由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传人朱克俭研究员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用药经验制定出的治疗KOA的经验方,其具有化痰通络、祛瘀止痛、强筋健骨等功效,能明显改善痰瘀痹阻型KOA患者的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

故本研究在常规西药配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止痛健骨方治疗痰瘀痹阻型KOA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关节科门诊就诊的痰瘀痹阻型KOA患者90例。

治疗组中,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3.38±6.95)岁;病程1~15年,平均(7.40±4.24)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26例;平均年龄(63.76±6.30)岁;病程1~15年,平均(7.27±4.08)年。

  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

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病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关节液清亮、黏稠,白细胞(WBC)<2000个/ml;中老年患者(年龄≥40岁);晨僵≤3min;活动时有骨摩擦音。即可明确诊断。

疾病分级标准根据分级法进行分级。0级:正常;Ⅰ级:可疑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边缘骨赘。

Ⅱ级:确诊骨赘,可能关节间隙狭窄;Ⅲ级:骨赘较多,关节间隙狭窄明显,轻度硬化,骨形态可能畸形;Ⅳ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狭窄明显,硬化严重,畸形明确。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骨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拟定痰瘀痹阻证的辨证标准。

主症:膝关节僵硬、刺痛,夜间痛甚;关节肿大变形。

次症:肢体沉重,屈伸不利;肢体麻木;舌象和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或薄腻,脉沉涩或沉滑。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标准;K-L分级为Ⅰ~Ⅳ级;性别不限制,年龄为50~75岁;近1个月内未进行相关治疗及参与其他临床研究;依从性高;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有膝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胃溃疡、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患;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如膝关节置换术;近15d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中枢性止痛药等药物。

  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配合屈西药;氨基葡萄糖胶囊,每次2粒,每天2次,饭后30min口服。

艾瑞昔布片,每次1粒,每天1次,饭后30min口服,屈伸康复训练。

患者端坐于椅子上,双足平放于地,将双足缓慢伸直并保持5~10s,再将双足缓慢放下,重复15次为1组。

然后,患者取俯卧位,双手于头前交叉,头放于手臂上,将膝关节缓慢向臀部屈曲,使双足尽量靠近臀部,停留5~10s后再缓慢放下,重复15次为1组。

2组动作交替重复进行2次,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训练1次,每次约15min;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止痛健骨方治疗。

处方:当归12g,白芥子12g,猪牙皂1.5g,丹参10.5g,鹿角霜7.5g,黄芪9g,鳖甲7.5g,乳香7.5g,没药7.5g,陆英9g,独活3g,千年健9g。该方由我院中药房代煎。

每天1剂,分早晚餐后30min温服。2组均每周治疗5d,休息2d,共治疗4周。

疗效观察: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以下指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评分。

其中疼痛0~25分,不安定度0~25分,闭锁感0~15分,肿胀度0~10分,跛行0~5分,楼梯攀爬0~10分,蹲姿0~5分,使用支撑物0~5分,总分为100分。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内容对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主症: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刺痛且夜间痛甚、关节肿大变形,按症状程度分为无、偶尔、经常、持续,分别计为0、2、4、6分;次症:肢体沉重并屈伸不利、肢体麻木,按症状程度分为无、偶尔、经常、持续,分别计为0、1、2、3分。

舌象和脉象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或薄腻,脉沉涩或沉滑,舌象、脉象有1项,计1分,无则计0分)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抽取患者5ml静脉血,通过离心提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浓度,并记录各数值。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痊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显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疼痛基本消失;有效:关节功能、疼痛部分改善;无效:关节功能、疼痛无改善。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2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比较2组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比较2组血清IL-6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血清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二、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老年人群数量增多,使得KOA发病率逐年升高,应积极进行治疗。

该病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虽止痛效果较好,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且不良反应多。

KOA属于中医学“膝痹”“历节风”等范畴。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提出了瘀血致痹的概念,并总结出了相关治则治法。

《张氏医通》曰:“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

笔者认为,随着年岁增长,肝肾功能衰退,精血逐渐不足,一方面不能濡养、温煦四肢百骸关节,无以推动津血运行;另一方面,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日久致痰湿瘀血等停聚于局部,从而生成内邪。

痰瘀,即痰浊、瘀血,其不仅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理产物,也是疾病的致病因素。

总之,本病病因包括六淫邪毒外侵、五脏六腑失调、七情内伤、饮食失调、跌打损伤等。

主要病机是肝肾精血不足,经脉失养,使气血运行推动无力,气血津液运行受阻,并结合风寒湿等邪气,两虚相得,合而为痹。

该病病因复杂,病机繁多,具有病程长、病因杂、易反复等特点,应积极治疗。

止痛健骨方用药考究精妙,疗效颇佳。

方中白芥子祛痰通痹,当归活血通利血脉,二者配伍,活血补血、除痰祛瘀治其标,补血治其本,共为君药。

鹿角霜补肾精、益骨髓、补肾阳,与当归相配相得益彰,促进精血相互化生,强壮筋骨,且温先天之肾阳助痰瘀消散。

丹参补血活血,起“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效,助当归活血补血;猪牙皂豁痰,共助白芥子祛痰,以上共为臣药。

乳香、没药为止痛药对,消肿止痛,止痛效果尤佳;黄芪补气利水,补气促进血行,利水促进消肿,并可促进气血互生。

独活擅治下肢疼痛,祛湿止痛;千年健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陆英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鳖甲补肾散结,以上药物共为佐药。

全方共奏化痰通络、祛瘀止痛、强壮筋骨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止痛健骨方联合常规西药、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痰瘀痹阻型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并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膝骨关节炎,严重可能会导致残疾,看看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况
中药固骨热敷袋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护理应用
温针灸联合涌泉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高渗葡萄糖增生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分析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Hypertonic Dextrose in the Treatment of Kn...
三藤海桐皮汤局部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0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