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针灸联合涌泉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刘淑如1,邱建清1,张霖云2,林倩琳2,叶国平1,朱定钰2*

(1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州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福州350003)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以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常见关节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的疾病。多项研究[1-5]表明温针灸可明显改善KOA患者临床症状,但针对肾虚髓亏型KOA患者,局部温针灸疗法未能发挥治疗本病的最佳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疗效,辨证选取涌泉穴进行温和灸。本研究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科研设计,对肾虚髓亏型KOA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涌泉灸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6例均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的肾虚髓亏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6]规定,所有患者对该治疗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3例(1例因出差中断治疗,2例自行退出中止治疗),对照组脱落2例(1例因烫伤中断治疗,1例因工作调动中止治疗),最终纳入结果分析6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7]中KOA的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中膝痹病的肾虚髓亏型: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屈伸不利,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2周内未采用治疗本病的相关药物者;③年龄40~75岁者;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有良好的依从性者。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可能累及膝关节的免疫系统疾病者,如风湿性关节炎;③膝关节结构已严重变形或畸形者;④合并有严重内科方面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⑤对本试验操作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取穴:患侧内膝眼、犊鼻、足三里、悬钟。操作:患者仰卧位,腘窝下垫一松软被子,屈曲约90°角,双足跟置于治疗床上。所有穴位以75%医用乙醇进行严格消毒后,均采用0.30 mm×40 mm针灸针,内膝眼向外上方透刺,犊鼻向内上方透刺,足三里、悬钟直刺,所有穴位进针深度30~35 mm,进针后施以捻转补法,使针下得气即可。在内膝眼、犊鼻、足三里、悬钟4穴针柄上各加一段长2 cm的艾段(南阳百草堂天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规格:18 mm×200 mm),然后点燃艾段底部,燃烧完毕再重复施灸1壮,共灸2壮。为防止烫伤皮肤,针柄上的艾段近皮肤端与皮肤相距约2 cm,患者自觉温度过高时用特制的小纸片隔垫。同时用艾条对双侧涌泉穴进行温和灸,患者双足底自然放松,然后点燃艾条一端,另一端插入针灸针包装盒内进行固定,将其置于弯盘上,燃火端对准涌泉穴,与皮肤距离2~3 cm,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距离。每次    治疗30 min,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6周。

2.2  对照组

仅进行温针灸治疗,取穴、操作及疗程同观  察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10]: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炎严重程度,包括疼痛(平地走路、上下楼梯等5项,共20分)、僵硬(早晨醒来时等2项,共8分)及关节日常活动功能(上楼梯、下楼梯、坐位起立等17项,共68分)3个方面,共24个参数,总评分最低0分,最高96分,分数越低表明膝关节运动功能越好。

(2)膝关节腔内积液:由超声科专人操作,采用Sequo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公司),频率调至9~12 MHz,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积液深度,以髌上囊部位的最大前后径作为积液深度。按Walther积液分级标准[11]评定积液量:Ⅰ级为无积液;Ⅱ级为轻度积液,积液深度≤5 mm;Ⅲ级为中等积液,积液深度5~10 mm;Ⅳ级为明显积液,积液深度≥10 mm。

(3)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结束后抽取患者静脉血,由检验科专业人员操作检验,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WOMAC评分[12],采用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骨关节炎指数总分-治疗后骨关节炎指数总分)÷治疗前骨关节炎指数总分]×100%。显效:疗效指数≥50%;有效:疗效指数≥25%,且<50%;无效:疗效指数<25%。

3.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若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者,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性或方差不齐者,则选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疼痛、僵硬程度、日常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僵硬程度、日常活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僵硬程度、日常活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7.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腔内积液量分级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膝关节腔内积液量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腔内积液量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腔内积液量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β、TNF-α、hs-CR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hs-CR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表明两组患   者的关节炎性反应均得到控制;治疗后,观察组血  清IL-1β、TNF-α、hs-CRP含量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见表5。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比较

4  讨论

膝骨关节炎(KOA)属中医学“痹症”范畴,流行病学统计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者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高达42.8%[13]。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和口服西药为主,而长时间口服药物不良反应大,患者接受程度低;手术存在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大等风险。

《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必须灸之也”,有“灸治百病”之说。研究[14-16]证实,温针灸治疗KOA具有良好的疗效。温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有机结合,兼有针刺和艾灸温通的双重作用,是具备补益气血、温经通络功效的疗法。内膝眼、犊鼻为KOA常见痛点,属局部取穴,针刺可直达病所;足三里为多气多血胃经之合穴,有补益气血、扶正培本、舒筋活络之效;悬钟为髓之会,有生髓益骨之功,在此4穴行温针灸,使艾灸温热力量直达病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本研究针对肾虚髓亏型,辨证选取涌泉穴进行温和灸。涌泉是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其名出自《灵枢· 本输》:“肾出于涌泉……为井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因此涌泉具有益肾填髓、通经活络之功。《难经· 六十五难》又云:  “所出为井……万物之始生”,井穴为四肢末端阴阳经气交汇之处,是根结所在,故涌泉为肾中精气之始出,在五输穴中又被称为水的源头。然而《千金翼方》云:“涌泉刺深杀人”,若对涌泉进行针刺,疼痛较甚,患者难以接受,因而采用灸法。艾灸涌泉可借助艾叶芳香、温热的作用,促进肾气之源充盛,源盛则水涨船高,可将肾之经气由井木向上生发滋润,进而使肾中精气旺盛,推动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运行,经气畅通,通则不痛,达到从根本上消除膝关节疼痛的目的。同时现代研究[17-18]表明,氧自由基可引起关节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损伤,灸涌泉穴可加快自由基代谢,减轻组织受损程度[19]。因此灸涌泉治疗膝骨关节炎有理论依据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腔内积液量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现代医学研究[20]认为,人体的足底部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通过刺激涌泉穴可以加强经络之间的联系,能有效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确保下肢静脉血液的良好循环,促使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艾灸涌泉穴可通过药物-穴位-经络的途径,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达到“诸脉皆通,通则疾除”的效果,从而促进关节积液的吸收。

相关研究表明,关节功能的下降与相应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高浓度有关,其中血清TNF-α、IL-1β为机体中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KOA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骨关节炎发病进程中的重要介质[21];血清TNF-α、IL-1β、hs-CRP是对KOA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的可靠指标[22-24]。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涌泉灸治疗,其血清IL-1β、TNF-α、hs-CRP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提示温针灸联合涌泉灸可有效减轻患者膝关节炎性反应。观察组治疗后在改善膝关节疼痛、僵硬程度、日常活动功能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亦优于对照组的87.1%,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涌泉灸可延缓膝骨关节炎疾病进程。总之,温针灸联合涌泉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无痛无创,易于推广,值得临床借鉴。(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19年第八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藤海桐皮汤局部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0例
《芳香疗法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膝骨关节炎,让人头痛不已,怎样治疗?
走近中医 | 运用止痛健骨方治疗痰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验案举隅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况
刘军基于瘀肾合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验案一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