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年到~祝大家“鸡祥如意”


小年将至,春节还会远吗?


既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也为过大年打头阵


那么,关于小年

你知道多少呢?


春去秋来,夏雨冬雪,一年的时光在四季的交替中跑得飞快,几个热闹的国外节日过后,专属我们炎黄子孙的春节也近在咫尺。


于是“除夕”“春节”成了如今所有华人,尤其是长居城市里的人们,近段时间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也许偶有人回想起除夕前还有几个传统节日,却鲜有人记得“过了腊八过小年,小年几天便新年”这类往昔脍炙人口的小年趣话。


而新年的序曲,实际从小年便拉开了序幕。



节 日 由 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 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汉族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汉族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年 俗


除夕夜,熬年守岁

岁从吃年夜饭开始

饭要慢慢地吃,

一直要吃到深夜

守岁的习俗

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

含惜别留恋之情

又有对来临的新年

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以前祭祀灶君的习俗

随着燃气灶的普及

渐渐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了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以前在腊月二十四全家一起大扫除可欢乐了


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以求玉皇,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八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京城又云:'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传统民俗中在这天要洗澡、洗衣

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新春


腊月二十九

腊月二十九,提瓶去打酒

酒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就是一种奢侈品

官方是禁止民间喝酒的

而过年期间这种禁忌才会放开


大年三十

除夕夜,熬年守岁

岁从吃年夜饭开始

饭要慢慢地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守岁的习俗

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

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

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意聚财


大年初二

口门禁忌回门又称“归宁”,即“回娘家”


大年初三

因为怕打扰到老鼠娶亲的喜事

所以大年初三就要早睡晚起

过年歌谣中也说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大年初四

大年初四,为“羊日”

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五

大年初五,破五穷,接财神

放鞭炮,打扫卫生


大年初六

相传这一天

家中主妇都要把节日里堆积的垃圾扔出去

称为“送穷鬼”


大年初七

大年初七,人日捞鱼生

寓意生生猛猛

人日的核心是“人和”

这一天家长是不能教训孩子


正月十五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也叫元宵

在南方,元宵也叫“汤圆”、“圆子”

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

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小年吃什么?回忆小时候常吃的传统美味
揭秘汉族的传统节日及祭祀文化
说小年|古典书城
〖明日习俗早知道〗之腊月廿三:祭灶,开启“过年模式”
古代民间习俗:祭灶节
腊月二十三小年,山西那些不能忘的传统民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