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雨田:上甘岭战役亲历记

引子

本文原作者作者杜雨田。

杜雨田

杜雨田,男,1931年生,四川省泸州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0年10月,考入15军随军学校入伍,1951年3月,随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历任15军45师文工队队员,师政治部宣传科政工员,45师133团1营2连文化教员。1952年4月,进入五圣山前沿阵地,参加忠贤山反击战和上甘岭战役,荣立三等功,并获军功章。1954年凯旋归国后,历任人民解放军15军45师干部部工作员,炮4师政治部文化教员、宣传干事,炮4师5团2营6连副指导员、指导员等职。1969年转业,历任新华书店营业员,泸州市文工队负责人、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党支部书记等职。1992年退休。

正文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打响的五圣山上甘岭战役1,是世界战争史上最残酷、最凶猛、最激烈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和兄弟部队,激战43个日日夜夜,用生命和鲜血,在上甘岭筑起了打不破的防线,歼灭敌军25000余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绩。

15军是1952年4月移驻五圣山地区的,全军3个师,44师部署在西方山、上佳山一线,45师扼守五圣山,29师为预备队。我所在的45师,由135团防守597·9,537·7和448高地;133团防守上锁里北山和忠贤山前沿阵地;134团作预备队。部队进入阵地后,指导思想很明确。准备在这里与敌军长期对峙,打持久战。在“积极防御,巩固阵地”,“消灭与消耗敌人,保存与提高自己”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首先抓紧修坑道、筑地下长城,建阵地之家,同时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消灭敌人。敌人虽在前沿修筑了钢筋混凝土工事,但在我冷枪冷炮下不敢动弹,说得难听点,他拉屎拉尿都不敢出来,只好拉在罐头简里往外扔。9月以后,我军又将“零敲牛皮糖”的冷枪冷炮.扩大为拔据点。29师拔了391高地,出了个邱少云;44师拨了上佳山无名高地,45师又准备拔注字洞(有的译作“诸字洞”)南山。崔建功师长2亲自到上锁里北山主阵地视察,召集进攻部队军政干部,在现场座谈,明确了各连的伏击地点和进攻方向,进攻部队集结在上锁里北山后待命。为便于进攻,攻击部队的手榴弹、炸药包和爆破简等武器弹药,都已经隐蔽在注字洞南山敌人铁丝网的下面,炮火诸元也已定向注字洞南山。正在这时,美帝国主义拼凑的联合国军前线总指挥、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先向我进攻,搬起石头砸他自己的脚了。

范佛里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战场上的美军著名将领,山地战专家。他不甘心与我军在“三八线”上对峙的被动局面,想创造战绩去鼓励联合国军低落的士气,平息仆从国家的怨言。他坐飞机多次高空侦察,分别召开各级指挥官座谈会议,分析战地形势和双方条件。范佛里特认为:平(康)金(化)铁(原)这个大三角是块肥肉,只要打开五圣山这个天然屏障,整个战况就可改观。凭借飞机大炮和机械化优势装备,拿下五圣山,就可以迫使志愿军后退100里。据此,范佛里特制定了所谓“摊牌作战”方案,并就兵源和弹药装备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韩国总统李承晚,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也亲临前线视察。美国总统杜鲁门同意了这个“摊牌作战”方案,指令板门店停战谈判的美方代表哈里逊提出“谈判无限期休会”。

1952年10月8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前五天,哈里逊就在板门店叫嚷:“让飞机大炮和你们去辩论吧。”打响前半个小时,联合国军司令部发言人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一年多以来联军向中国军队最猛烈的进攻——金化攻势开始了”。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300门大炮,40架飞机,120辆坦克,向我军五圣山前沿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轰击3。

当时,我是15军45师133团2连的文化教员。连队驻守在上锁里北山前沿阵地,前沿班离敌人只有300米。打响时,我正在上锁里北山与忠贤山结合部查哨。地动山播的炮火,我意识到严峻考验的时刻到了,立即沿交通沟赶回指挥所汇报情况,然后带着密切注意敌人动向的指令再返回前沿。仅仅几分钟,地形地貌已被炸得完全改变,刚才还好端端的交通沟已被炸平,山上几颗残树,也已不翼而飞。整个阵地被敌炮火像梳头发一样梳了个遍,只见满地都是弹坑,一个挨着一个。我迅速奔到前沿,坑道口被炸塌了,幸好没完全封住,有的战友已经负伤。但他们人人坚决要求留在前沿,接受考验,为国立功。

更多的敌军炮弹,倾泻在友邻的135团阵地上,距离我们只有1000米。他们那边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又浓又剌鼻的硫礦味,臭得特别难闻。有战友说炮弹把山头都烧熟了;有战友问,我们炮火为什么不还击,叫他也尝尝我们的历害?

敌军飞机大炮对我进行地毯式的狂轰烂炸,炮火密集轰击一个小时后,美7师的四个营,由师长史密斯少将亲自指挥,兵分三路,在坦克和炮火的掩护下,进攻597.9高地的我135团8连阵地。韩2师以三个营兵力,由丁一权中将指挥,在坦克和火炮的掩护下,从三个方向进攻537.7北山我135团1连阵地。敌人才是真正的人海战术。天上,飞机从各个角度向我阵地俯冲扫射,投弹轰炸;地面,以坦克炮火开道,掩护步兵向我阵地扑来。敌人炮轰时,我军已转入坑道。敌人进到距我五六十米,我干战才从坑道出来,进入有利地形(当时,只剩下弹坑还可以作为工事),以逸待劳,等敌人爬到二三十米近前,进入手榴弹有效范围后,先一排手榴弹,后一阵冲锋枪,将他们打下去。截至中午,两高地各已粉碎敌人十余次进攻,敌人的尸体堆积如山,我军也有很大伤亡。指挥员懂得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同敌人拼消耗,要保住阵地,首先就要保存自己。这时,步话机员传来指挥所命令,命令部队退守坑道,调整部署,来一个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待部队援军一到,里应外合,打它个天翻地覆。

当天傍晚,我反击部队在炮兵支援下,与坑道战友配合,一个阵地一个阵地进行反击,夺取表面阵地。经过三小时激战,把白天敌人占领的表面阵地全部收复了回来。

这一天,敌向我阵地发射炮弹30余万发,平均每平方米八发之多;飞机轰炸终日不绝,投弹500多枚。我军伤亡500多人,而消灭敌人却有1900多人。

第二天,也就是1952年10月15日拂晓,敌人又在炮火狂轰后向我发起冲锋,我军打退敌军无数次进攻,大量杀伤敌人后,又退守坑道。当天黄昏,又反击,把表面阵地收复回来。这样,每天如此拉锯式地磨战,打得特别残酷和激烈。

秦军长和崔建功师长下定决心:“两个拳头都要打,但对付美国佬的拳头要更狠,要狠狠地教训它。”一个多星期下来,美7师被我打得毫无战斗力,不得不撤出战斗,换上李承晚的韩9师。韩2师虽未撤下,也由于伤亡太大,不到半月就重新组建了三次。

我军步炮协同,上下一心,左右一体,互相配合,以一个师的兵力,顶住了敌人三个师的进攻(补充说一句,讲兵员编制人数,敌军的一个师,是我们一个师的一倍多)。我45师全体指挥员战斗员,人人争挑重担,主动请战,殊死顽强,真是“慷捐忠骨争寸土,血染沙场真壮烈。”血战10个昼夜,涌现了无数气壮山河,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其中包括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英雄排长孙占元,灵活机动的英雄易才学,打坦克英雄陈志勇,爆破英雄崔含弼,保证通讯畅通英雄牛保才,神炮手唐章洪和我营一连英雄排长王彦林,我连抢救伤员模范陈振安等等。我们四川兵灵活机动,敢打敢拼,在上甘岭个个大显身手。记得1951年6月,那时我在师文工队,驻槐叶里。唐万成副师长从四川带兵回来,作报告:“我给你们带来了一大批锤子!”大家忍不住好笑,他马上又说“不要笑,这可是一批新鲜血液啊。”我用“鹧鸪天”作词牌填了一首词,歌颂“锤子”兵:

英勇顽强锤子兵,机灵活泼最忠诚。

能征善战豪雄胆,月夜神奇敌胆惊。

为胜利,敢牺牲。继光血肉筑干城。

少云烈慨丹心献,治国文辉不朽名!

我连因为负责防守前沿,进入上甘岭阵地较晚。10月18日,团里抽调我连一排反击上甘岭,我没有参战。23日晚上,才随2、3排和炮排一起,参加反击537·7北山阵地。出发前,我没想到会活着回来,只想用我的血肉,筑起捍卫和平的长城。我的血书只写了:“请追认我为共产党员”九个字,连同20多万元的人民币(合现在的人民币20多元)交给指导员,算是我的党费。后来,我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滚滚烽烟阵地危,血书誓表死如归。

慷争寸土斗强敌,赢得和平振国威。

那时我年轻,差四天才满21岁,背上扎着八个手榴弹和两壶水,下主阵地过沟,经菊亭,沿着山腰到448高地。运动过程中,屡道敌炮轰击,有战友负伤,我想去帮助包扎,指导员催促我赶快前进,说是能进入阵地就多一分胜利。在448高地坑道里,稍稍休息了一会,连长分配任务,他带3排在前,我随指导员和2排在后,反击1号阵地。得手后,兵分两路,一路夺取2、3号阵地。然后两路合击4号阵地。

我军的炮火,又稳又准又狠,打得真神,说延伸五米就是五米,说向左10米就是10米。我们向1号阵地运动中,遭到敌机枪的火力封锁,战友们个个是出山猛虎,我也耳辨炮声,跳越弹坑,迅猛前进。一排排手榴弹开路,势如破竹。坚守在坑道里的战友配合我们,收复了1号阵地,又攻下了2、3、4号阵地。为扩大战果,连长带领战友们继续反攻7、8号阵地。我没前去,随指导员到1号阵地后,指导员叫我到1、4号阵地山凹部坑道去,协助随一排先期上阵地的我连卫生员陈振安工作。我猫腰钻进昏暗的坑道,一股浓烈的气味扑面而来,我摸索着往前走。还未辨明方向,从后面进来一个背负伤员的人,喊“快来帮忙。”一听声音,正是陈振安。他从外面救下来一个伤员,这个战友已经昏迷,我协助他放下伤员,来不及招呼,他忙着为伤员检查,在胸前打了一针。一会,伤员说话了:“不要管我,我能坚持战斗,千万别送我下火线”。陈振安这才看了我一眼:“你来了,有水吗?”我一边回答,一边摘下早准备好的两壶水。“是开水吗?”“是”。

他接连说了几个“好”字,将水壶放在一边,稍作了些准备,安排我照顾伤员,说是“我还得去看看”,又出了坑道。

陈振安抢救伤员,比二战中苏军的英雄卫生员都多。他克服重重困难救护伤员,给伤员按伤情轻重分大、中、小灶,为伤员找水,关怀伤员,无微不至。战后,他被评为特等功臣、二级模范,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助章。我曾为他写过一首小诗:

弹雨纷飞山欲摧,振安火线显奇傀。

白衣浴血多骁勇,赤胆横戈五圣岿。

抢救伤员旷世罕,关怀战友夺高魁。

口琴管笛怡欢乐,重创凯歌处处飞。

第二天,也就是10月24日,巩固阵地的战斗更加残酷!天还没亮,敌炮就猛烈轰击,坑道内陆动山摇,点的蜡烛全部震熄。我的帽子都被震飞到汽油桶上去了。身旁的战友告诉我,这是敌人的故技,不必惊慌。炮轰约一小时,听到步话机员连续重复着他在坑道外面观察到的情况:“蚂蚁上来了!蚂蚁上来了!”。战友们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分工,迅速跃出坑道,到山岭选择有利地形,准备歼灭敌人。我刚迈出坑道口,指导员叫住了我,命令我返回坑道照顾伤员,组织分配弹药,记录战斗进程和战友们的英雄事绩,执行原定分配给我的任务。不一会,上面就打响了,敌人凶猛,我们更顽强。排排手榴弹,阵阵机枪忽而点发,忽而猛扫,打退了敌人进攻。在这场殊死战斗中,手榴弹功不可没:

铁蛋瓜瓜惯撒娇,短兵相接逞英豪。

花开迎敌情何急,命断黄泉路迢迢。

才到中午,我们就已经打退了敌人的7次进攻。利用战斗间隙,我往坑道外面十多米外的山顶送萝卜(找不到水喝,只有吃萝卜解渴)。刚出坑道,敌机就从后面向我俯冲扫射,我卧下翻滚,边滚边前进。这十多米的距离,真比几千米还难!2班长李法吉,是我连早期进入阵地的。他是全团有名的神枪手,打鹞枪又快又准,百发百中,在冷枪冷炮运动中,消灭过20多个敌人,我连数他狙击消灭敌人最多。反击进阵地,他冲在最前面,用手榴弹闯开道路,真是艺高人胆大。战前,我和他有过约定,打仗时叫他带我。而今,他腿部负伤。我送萝卜到他跟前,他反而安慰我,要我在紧要关头服从命令。我要背他回坑道,他说他的命早交给马克思了。据战友讲,当天下午,敌100多人再次向我阵地扑来,他坐起来双手紧紧抓住机枪的枪脚,托放在肩头上,用自己的身体作掩体让战友在他身后用机枪扫射敌人,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还坐在阵地上怒视敌人。当天,连里就为他请了功,最后批为一等功。我曾写诗对这位英雄战友表示怀念:

上甘岭役炮倾盖,法吉翻飞星夜来。

手雷频频闯障碍,鹞枪屡屡敌哀哉。

无情榴弹夺双腿,有劲分歼活靶栽。

眼见群魔疯跃舞,以身作垒现襟怀。

这一天,敌人发起了十多次冲锋,没捞到半点油水,反折了500多人,我们伤亡也很惨重。连长身负重伤,被抬下火线去了,全连只剩下十多个人。晚上,步话机传来崔建功师长的声音:“根据团党委请示,师党委决定给你们全连记三等功”。

我原来在师文工队当过队员,在战斗的间隙里,就往来于1、2、3、4、9号阵地,唱个歌,说个数来宝,随口编点顺口溜,鼓励战友。记得战友们多次要我唱《王大妈要和平》,还真有点自诩(有时,是陈振安吹口琴,我唱)。坑道里没水喝,生萝卜吃起来也又香又脆。麻袋装来的馒头,有的还沾着运输员的血迹。这样的日子没几天,人人脸成死灰色,双眼都陷进去了,但是人人斗志昂扬,没有一个人泄气。我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说在坑道内坚持战斗也别有一番乐趣:

坑道无泉嗓冒星,哼歌一曲自心清。

乐观豁达纵天下,老调新词横趣生。

我连从23日晚上进入阵地,一直坚持到30号晚上大反击胜利,才撤出战斗。撤下来的时候,连我在内,只剩下七个战友(陈振安是以后下来的)。下来,我就为战友们写报功材料,日以继夜地写了半个多月才写完。

我和我的战友们忍受了难以忍受的艰苦,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人人誓死如归,没有一个是软骨头!没有鲜血,哪来和平?没有牺牲,哪来胜利!

在上甘岭43个日日夜夜的激战中,敌人投入了美7师、韩2师,韩9师,美空降187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共计11个步兵团又两个营,作战过程中又补充新兵9000余人,总兵力6·3万人。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坦克170余辆,105毫米以上口径大炮300多门,投掷炸弹10000多枚炸,打了190多万发炮弹,最多时一天投掷炸弹500多枚,发射炮弹30多万发。我志愿军15军45师英勇抗击进犯之敌。以后,29师和12军31师和34师的一个团相继投入战斗。加上炮兵部队,总兵力约四万人。没有飞机坦克,只动用了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138门。打死打伤敌军25498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敌坦克14辆,各种火炮110门。我方伤亡11529人,敌我伤亡比率为2.5比1。

这场战役,远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更激烈,更残酷得多。敌人称上甘岭为:“伤心岭”、“伤肝岭”,甚至以后看见月亮都伤心。1953年6月16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书房单独接见秦基伟军长。毛主席说:“历史上没有攻不破的防线,上甘岭防线没有被攻破,这真是奇迹。”接着,刘少奇副主席,周总理也到了。少奇同志说:“上甘岭开创了一个世界纪录”。周总理说:“你们打得很苦,很顽强,很出色,是军事史上一个奇观”。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巨大力量。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上甘岭精神永放光辉!

上甘岭战役已经过去50年了,那激烈悲壮的场景,依然如在我的眼前,时常萦绕心中,永远也忘记不了!那惊天动地的斗争,殉国的战友,永远鞭策我在革命的征途上面对事业和曲折,百折不挠,继续前进!

资料来源:

《泸州市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十二辑 抗美援朝五十周年纪念专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甘岭特种兵
揭秘上甘岭战役隐瞒了半个世纪的秘密上甘岭战役真相是什么(二)
开国中将秦基伟回忆上甘岭大反击战
上甘岭之战为什么失败?美军首长:9600志愿军一个团,谁能赢?
抗美援朝血战上甘岭旧照
永恒的英雄赞歌(四)鏖战上甘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