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染导致的急慢性腹泻,哪些病原体更常见?
  • 按发病机制分类

按发病机制分类,腹泻主要有以下四种: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和动力异常性腹泻

1. 渗透性腹泻  

由于肠腔内含有大量不被吸收的溶质(非电解质、药物或食物),肠腔内有效渗透压过高,血浆和肠腔间的渗透压差增大,肠黏膜细胞分泌大量水分并从血浆中吸取水分进入肠腔,直到肠内容物被稀释成等渗为止。大量水分被动进入肠腔,肠内容物增多,促进肠运动,引起腹泻。高渗性食物、高渗性药物(硫酸镁、氢氧化镁、铝碳酸镁、甘露醇、山梨醇、乳果糖)、肠系膜淋巴结梗阻等引起的腹泻属于此类。

渗透性腹泻粪便特点:① 禁食后腹泻停止或减轻。② 肠腔内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③ 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或药物。④ 粪中电解质含量不高,大便量一般少于1L/d。

2. 分泌性腹泻  

分泌性腹泻是指当小肠分泌增加并超过其吸收能力时导致的腹泻。小肠黏膜的隐窝细胞有分泌作用,而绒毛上皮细胞有吸收功能,正常情况下吸收大于分泌,所以每天粪便中水分很少。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以及能够分泌各种神经体液因子的疾病,使得肠黏膜上皮细胞电解质转运机制障碍,导致胃肠道水和电解质分泌过多和(或)吸收受抑制而引起的腹泻。

其特点为:① 大量水样粪便,每天多达数升。② 粪便不含脓血,含有大量电解质,且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③ 禁食后腹泻仍不停止。④ 一般无腹痛。⑤ 肠黏膜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3. 渗出性腹泻  

因肠黏膜炎症、溃疡致血浆、黏液、脓血渗出,同时还可伴有肠道分泌增加、吸收不良和肠道运动加速,导致腹泻。渗出性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前者又包括肠道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及全身性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细菌如耶尔森菌肠炎等在致病过程中,既可直接侵袭肠黏膜引起渗出性腹泻,又可释放肠毒素而引起分泌性腹泻;后者包括炎症性肠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及肿瘤等。

渗出性腹泻的粪便特点为∶脓血便、血便(肉眼或镜下),可伴有发热、营养不良等。

4. 动力异常性腹泻  

由于肠蠕动过快,致肠内容物过快通过肠腔,与黏膜接触时间过短,影响消化与吸收,发生腹泻。此种腹泻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肠易激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等。

其特点为:① 粪便稀烂或水样,无脓血及渗出物,镜检无病理成分。② 腹泻伴有肠鸣音亢进。③ 伴有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排便后腹痛缓解。

  • 诊断时应首先注意流行病学及既往史调查,是否存在共同进食者集体发病?是否有接触毒物、进食不洁食物或食物过敏史?是否存在服用硫酸镁、利血平、新斯的明等泻药史?是否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或肿瘤?是否曾行胃或肠切除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腹泻:可能是吃错药了!——细数八大药源性腹泻
症状体征丨腹泻
消化内科高级考试历年真题高频考点精练-2.2
慢性腹泻诊治
常见症状—腹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